孟子《梁·王辉》第十章的译文

原文

梁惠王曰:“吾为国,吾献身于国。河内若凶,必迁其民于河东,其粟于河内。河东也凶。观察邻国政治的人,和我一样没有任何意图。邻国人不算多,我的国家人也不算多。为什么?”

孟子对他说:“王是好战的。请用战争做比喻。填鼓,矛接③,留下护甲。或百步后停,或五十步后停。锅嫌壶黑怎么办?”

他说:“不,不是百步直,也是走。”

他说:“如果王知道这一点,就没有希望比邻国的人多。不逆农时,谷不能夺粮;不算的话,鱼和甲鱼都不能吃。斧金及时入山,木木不能用。谷与鱼龟不能搏食,木与木不能搏用,使人失去生命,无怨无悔。养生死而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房屋,树为桑,五十人可穿衣帛。鸡、海豚、狗都是家畜,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七十个人可以吃肉。百亩地,不抓住时机,一家几口都能饿着。我愿教你孝顺之序,奖之者,不放于道。七十人食肉衣帛,黎人不饥不冷,但非王,一无所有。

狗吃人不知道怎么办,但是饿了不知道怎么办。人死了说‘不是我,是年龄’,和捅了人杀了人说‘不是我,是军人’不一样。王无罪,天下百姓重。"

翻译

梁说:“我真的把自己奉献给了我的国家。当河内发生饥荒时,那里的一些人被转移到河东,食物被运往河内救济。河东有饥荒,我也有,考察周边国家的政务,没有一个君主能像我一样为百姓担忧。但是周边国家的人口并没有减少,魏国的人口也没有增加。是什么原因?”

孟子回答说:“陛下喜欢打仗。请让我把它与战争相比较。击鼓,刃与刃相碰,(有士兵)弃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走。有的逃了百步停下,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如果只是因为你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百步的人呢?”

惠王道:“不是,只是后面的人逃不过百步。这也是逃避吗?”

孟子曰:“陛下若知此事,不能指望魏国之民多于邻国。不耽误百姓农时,吃不完粮食;如果不把细密的渔网放入池塘里捕捞,鱼和龟就完不了;如果在某个季节砍伐森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鱼、龟吃不完,木用不完,让人养儿育女,办丧事无怨无悔。人民生,养,死,丧,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

桑树的种类很多,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丝绸棉袄。鸡、猪、狗等家畜不错过繁殖季节,70岁的人可以吃肉。一百亩地,不拿走农时,一家几口人就能饿肚子。做好学校教育,不断给年轻人灌输孝顺、爱兄弟的道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用把东西扛在肩上。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绸棉袄吃肉,百姓不受冻不挨饿。如果他们不能这样统一世界,那就永远不会发生。

猪和狗(现在来自富裕家庭)在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如何阻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怎么开仓库救济;人家饿死了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和捅死人说‘不是我杀的,是我用武器杀的’不一样。陛下,请不要怪年景不好,(只要实行仁政)这样天下人民就会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