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与中医养生的贡献。
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进而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论,并在《养性千女序》中反复强调“养性者,治未发之病为正”,“圣人除未发之病,治未发之病,治未发之前,而非死后,为正”。
第二,奠定了中国食物营养学的基础。他说;“活着的根本是吃”,“不知道吃什么的人,是不够生存的”。孙氏认为饮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在《钱进方耀》中,他列举了154种营养和食疗的食物,分为四类:谷米、蔬菜、水果、鸟兽。多为日常食品,讨论其性质、口味、功效,供人们酌情选择。此外,他还对老年人的饮食提出了具体要求。孙思邈关于食物营养和食疗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第三,强调房子里的好处。《一千块钱当方子补屋内之利》中指出:“凡感太阳旺者,必有所克制,不可竭心自盗”,强调不可放纵自己。为了防止性生活不当诱发某些疾病,在《滋补性习惯禁忌》中指出:“男女发烧不坏,月子血女,新生婴儿不宜阴阳相合。”这些观点都是性保健的科学内容。
第四,重视妇幼保健。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他打破了历代医书的惯例,以妇科三卷为第一案,儿科二卷为第二案。除了疾病治疗,他还详细讨论了妇幼保健。
第五,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广养生技术。由于孙思邈通晓道教和佛教的知识,对养生的理论和技术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在他的《钱进方耀》中,既有“道林养性”、“宅中滋补”、“食补”等道教养生理论,也有“天竺国”等佛教养生术。它不仅丰富了养生保健的内容,而且使各种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传播到世界各地,是我国养生保健发展史上一份宝贵的医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