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养生概述

人的心理活动在中医中统称为情绪或情感,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的本能的综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所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百家争鸣就有了更精辟的论述。其中,《管子》中的《内功》是最早的精神卫生专著。里面,是心;行业是艺术,在行业中,养心的艺术也是。《管子》把善良、定心、全心、大心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并把这些作为内在修养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三点:一是正静,即身要正,心要静。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有益于身心;第二是正义,也就是和平时期的正义。正义的对立面是“喜怒哀乐”。第三是守一,也就是说要集中注意力,不被任何事情干扰,身心愉悦。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黄帝内经》,其精神保健思想比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丰富、成熟得多。再看《内经》,对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以及对身心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比如在形神关系方面,《内经》就已经认识到,形与神同生,内含神,神能制形,形神合一,才能使人身心健康,享受人生,要求人们克制自己,抵制或摆脱不良社会风气的干扰。此外,《内经》还总结了心理与生理的密切关系,个体心理特征的分类,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心理治疗的意义,以及调整心态、照顾生活的心理健康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谈到了养生的重要性。同时,他指责和痛斥那些忽视养生的医生和人们,是“世界性的昏迷”,“不顾生命”。他只知道“荣耀要追求,名利要服务”,真的是“荣终弃本”,劝世人重视生命。可见仲景对情志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比《内经》作者更深刻。

三国名医华佗不怕被杀,以怒疗治太守之病的事迹在后汉的记载中广为人知。他还“懂得修养性的艺术”,重视心理健康。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千女方》中提出了“养性”理论,不仅整理了唐代以前关于调神养心的论述,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如“道林养生十二少十二多”,都是情志养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陈武宣《三因一病证方》认为七情刺激是三大致病因素之一,突出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摘要: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在他的著作《儒林外史》中非常重视心理治疗,对《内经》中“以情取胜”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创造了“心平气和之学”等意向性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心理保健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和特点。比如《夺命宝典》中提出的就是,保养方法虽然有上万种,但心理保健是第一位的。在睡眠与精神的关系方面,指出失眠与情志有关,主张“睡眠之法为清心”。《尊生八记》中还提倡书画鉴赏、文房四宝、各种赏花、观光、登山等活动来陶冶精神,这实际上是今天旅游登山强身健体的理论源泉,至今仍给我们以方法论启示。

近年来,中医的心理保健思想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人身体、精神和社会完整性的状态”。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情感负担超常的时代”,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常见的多发病和流行病。目前疾病谱的变化可以充分说明精神疾病的普遍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情志保健一定要重视,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