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道教艺术
碑刻和铸器,楼观台现存古碑78块。珍贵的是唐欧阳询的《唐代圣人观》一书;的隶书《灵颂》,苏灵之的隶书《老人见碑》,负半千的隶书《大唐尹尊师碑》,宋苏轼的巡楼,彭的诗词,吴举的隶书《人间最好的土地》。元代赵孟頫写了《上善池》,清代李希钧写了《东田笛福》。有不同形状和风格的石狮、石牛等。历代诗人邀请全国各地的著名书法家写了许多关于建筑景观的诗,并收集了许多绘画,这些都被刻在墙上。古楼观台碑,以硕经台和宗圣宫为中心,分布在楼观台地区,东西长10公里,南北长5公里。
道教经典碑,现存官书《陶静》、《德经》和篆书《姑妄子》碑。两组中四个药片的内容是相同的,但药片的字和短语有小的差异。前者刻于唐代,方形断头头,文5261宁,高300 cm,宽100 cm。后者刻于元二十八年(1291),螓首方座,高330厘米,宽110厘米,高一册,正文5263字。老子庙的碑堂里立着两组碑。
道行碑,古建观,历代道行先人,春秋至民国所有见碑者为41。道行碑唐代有1通,元代有3通,清代有4通,民国有1通。
《唐音尊师碑》刻于唐开元五年(717),记述了宗圣寺法师殷生前的事迹。此碑于元代大德元年(1297)三月复刻。
楼观古主碑雕于元三十年(1293),座为无头方座,高180 cm,宽110 cm。是一本正式的书,全文4974字,作者是朱湘贤。记载了从周昭王到元朝30年间34位著名楼观创建者的传记,约1900。它是道教历史上最著名的石碑。纪念碑头部的雕刻精美而生动。
大元庆、妙道光华真人尹宗石碑,刻于贞元年间(1295),白石龟座,完好如新,工艺精湛,形制完美。是楼观台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楼观台有15座奏折,主要记录古代楼观台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最珍贵的是《唐代圣贤观》。
《唐圣贤录》原载于楼观下殿惠玲殿,道光五年(1825)移至朔经台西碑堂。碑文刻于唐武德九年(626),龟头圆形,高375厘米,宽93厘米。这是欧阳询的隶书,1117。到了元代,字迹被刮削、修剪。1979年,该碑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书法艺术古迹。
老先生出场的牌位,本来是立在平台下的庭院会灵观里的。清道光五年(1825),移至平台西碑堂。碑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圆头龟座,高290厘米,宽98厘米。碑文为书法,额部为苏灵之书《唐老君显碑》摹本。北宋天盛六年(1028),重新刻文。这块碑上刻着圣旨全文,宣告玄宗在梦中遇见老子,使各州刻上1扩大影响。这是荒谬的,这表明了统治者保护自己国家的良好意图。
《古建观宗圣宫图》雕于元二年(1265)。图文记录了元代宗圣宫的规模和古建筑的全貌。碑上的题字是牛白的一幅画和跋。
义碑镌刻于明六年(1572)隆庆,讲述了隆庆时期,镇扬道长与政府和当地信众一起设斋,祭祀所谓的游魂、死不了的鬼的大型道场。迷信活动的见证人。
诗词书画古迹楼观台现存历代诗词书画古迹21座。
《题咏灵》刻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在《题咏唐圣观》的阴影下。题字隶书,题字隶书,戴选序,刘祭文,戴。是楼观台著名的书法碑。
《苏轼在楼观刻石上的题词》题写于北宋正月十一(1064),书法刻于“老先生显碑”荫下,书法优美自然。
周雪楼观诗刻于北宋元佑元年(1086)三月二十一日。镶嵌在老子庙的西墙。书法家薛,生于长安,北宋书法家。他以书法、书法、草书著称,时任周之庆太平宫监。他还归还了《大众建筑观诗》、《王巩系建筑观诗》等书籍。
道教石刻对联,刻在老子庙大门内两侧石碑的侧面,是一种正式的书,有14合字。今天翻译成“玉炉燃药延寿,正道修寿丸”,推测是明代所刻。对联原为八首七言律诗的前两首,以“六书”之法创作,阐释道家内修派的精髓,被道家称为内修秘笈。今天楼观台台长任法融有一本书《道家养生十四法解读》来解释这幅对联。
《祭奠老子》诗刻于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书法很美。书法家尹振麟,云南南部人,周至县人。
“第一山”碑、宋密书、“第一山”三个字清晰地刻在“陶静”碑上。“此时此刻在盱眙县,望南塔之石为雕耳,纵飞而行,有一人守之势”(石墨刻中国)。
台湾西纪念堂内的银尊石碑,镌刻着宋代吴鞠所写的“天下第一福地”碑文。“字如米,大字极硬。”(《史书》)。
上善池碑中的“上善池”二字,是元赵孟頫的隶书。
“文之初殿”碑文有“文之初殿”二字,刻在“钟南山古建筑重建文之初殿碑”上。每个字大约50平方厘米,在安学是一本很薄的书。大约100元到100元.
"德"二字碑,刻有"德经"碑阴。每字50平方厘米,平山书。好像是元代刻的。
《洞天福地》刻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共4张* * *,每张都有一个大字,“洞天福地”。嵌在读经台灵官殿前道路旁的砖砌围墙里。
“二仙图团”嵌在老子庙东山墙上。线刻钟是从韩和的全身像中分离出来的。线条流畅生动。题为元代雕塑。
明代有王永寿、魏鹤洲、韦伯、秦聚奎、刘世龙、黄云金、成贵、陈毅题写的诗或碑帖。
历代名人题写碑文:李白(胡公石草书)、李隆基(钱君匋隶书)、吕纶(王格兴草书)、岑参(刘自椟古玺)、苏辙(张仁之隶书)、王禹偁(方传鑫隶书)、张顺民(沈金寿楷书)的诗,苏轼(沙孟海隶书)的诗6首。
石牛,青石卧牛,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在圣宫的阴影下制作,栩栩如生。
据说平台上的三门铁狮子是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铸造的,1对,雄伟庄严。
灵官殿香炉铸铁铸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二月,周长4.2米,颈围3.2米。底部回收利用,外墙用立体花草装饰。其座为高脚虎,形制粗放。
石狮,一个青石雕像的狮子,雕刻于明隆庆五年(1571),放置在圣宫三清殿遗址前。
老子庙的纸炉呈铁塔状,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1583),高2.07米,直径0.37米..牛角顶,6角重檐,Totalix浮雕,造型各异,魔幻夸张。
楼观有很多精美的石雕工艺,很多断头龟座的石碑就是其中的精华。比如《楼观大师纪念碑》里的龙蟠顶;大元尹宗师碑中的汉白玉龟座和二仙土团,雕刻工艺精湛。
道情,楼观道情是关中道情的一种,起源于唐代道教歌曲。元明清以来流传最广。题材以道教故事为主,或辅以道教经典编撰的词组,宣扬出世思想。后来吸收了民歌,发展成多种歌曲。形式为站唱、坐唱,配以鱼鼓、尖板、云香板、响铃等打击乐器。共有48个曲牌,如牛角袍、一朵花、夜啼、牧羊人、偶调、雁舞、十三调、儿戏、梅花调等。,以唱为主,说为辅,也唱到最后。有苦音板、连接板、替代板、慢板、大板等。声音优美圆润,10多人演唱,1人领唱合唱。道教音乐色彩丰富。剧目有《卖道袍的道士故事》、《穿越林影》、《穿越花亭娘》、《八仙的故事》等。宣传儒家思想,如《孝为母》、《状元兄》、《三孝》、吕蒙正的《斋戒》;生活故事《小谷仙》等。以楼观镇军旅村的优雅与美丽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