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医药公益继续教育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中国原创医学思维与保健

科目:中医

实施单位:中国民间中医研究开发协会。

项目对象: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健康爱好者。

项目目标:纠正受过培训的医务工作者和健康爱好者对认识论的误解;建立正确的中医原始方剂思维方法;阐明中国原始医学文化对提高全人类生活质量的潜在价值;提高学员指导国民保健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健康文化知识改善医患关系,有效减轻医疗保障体系压力。

本项目(2010)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011,项目转型为公益继续教育项目。

补充信息:针对2010以来“养生”“食疗”日益混乱的现状,本项目认为,根本原因是中医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这就是中国原始医学遵循的指导思想:东方文明的整体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养生和食疗。(阅读提示:食疗和药膳属于养生,但不是其主要内容。)

中医的整个理论是广义的养生。医学在《吕氏春秋》中被定义为“生存之道”——前者是动词“提高”,后者是名词“元气”,“道”是根本法则。什么是医学?它是提高人体自组织、自愈能力的学问,或者说是提高人体活力,从而消灭疾病的学问——所以它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治疗疾病的“药”。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和他的老师齐波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在谈到瘟疫的时候,黄帝问老师,为什么有的人被感染了,却不能得病。齐波的回答是“正气存内,邪不可为”——所以我们说整个中医是一个大养生。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医指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医,而不是康熙阉割中华文明后已经面目全非的“现代中医”。

狭义的养生是指通过非药物方法提高自愈能力的知识。公元前50世纪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形成,标志着养生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朝大业年间,当时的太乙大夫晁在《诸病论》中集中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源和病状,但书中并无方剂,仅列举了213种养生方剂和指导方法。因此,中国从那时起就把养生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并得到了官方的提倡。

虽然自《黄帝内经》以来,中医的整个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最精彩的表述是汉武帝的叔父淮南王编纂的《淮南鸿烈》。该书认为,整个人类生命系统(古称“气”)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人之形,命之宅”,即人类生命的“宅”;二是上帝——“上帝是生命的主宰”,即人的自组织、自愈能力是生命的主宰。第三是气——“气满生”。气是沟通形神关系的使者。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信息。排在第一位的是“神”,其次是“形”,最后是“气”,“失位必伤三”。中国原始医学是这个原理,狭义的“养生”也是。那么,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呢?《淮南鸿烈》说得很清楚:第一,“必养其神”;第二,“和声弱”;第三,“平其形。”现在我们把“养生”局限于食疗和药膳,有以偏概全之嫌。养生吃什么?它的意思是“滋养心灵”,或“滋养心灵”,或“滋养自然”。我们今天说的食疗和药膳,只是养生的一部分。虽然有价值,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第一是“养心”,第二是“养身”。食疗药膳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即“养心”也就是说,现代人所说的“气功”(严格来说应该是“医疗气功”,古代也叫“指导”、“养生”)是养生的核心内容。阅读提示:当西医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医的主流价值观,“药食同源”被很多人认为是不科学的。)

药食同源是中国原始医学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对人体有益而对身体无益,所以是“中性”的。这是中国原药选择食物最重要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用实验动物“测试”的客观基础上。

在这个标准中,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食物稍微离开“介质”,就会凉(如绿豆)或温(如豆豉)。如果偏离“中”很远,就是“冷”和“热”。如果药离中间更远,这就是感冒药或热药的由来。“寒者热,热者寒”,这是中医的治疗原则。如果你发烧了,你应该使用感冒药。如果发烧没那么厉害,就不用吃药了。可以用寒性食物(比如上面提到的绿豆)来调节。或者反过来,达拉斯到礼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节食疗法”。

食疗和药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利用食物进行调理,后者把通常被归类为“药”的东西变成美味。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是药,又是美食。对于身体虚弱,冬天经常手脚冰凉的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极冷或极热,则称为“毒”。比如“巴豆”,也是豆的一种,普通人只要误食一颗就会拉肚子,因为它极热,常用来治疗极寒患者。所以《黄帝内经》说治病是“聚毒攻之”,不是“聚药攻之”。所以,无论食物、药物甚至毒药都是同源的,因为目的都是一样的:把偏离正常状态的自组织能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西医不是。任何药物都不能是食物,食物也不能说有效。至于“毒”,就更不一样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医是“以人为本”的标准,而不是“以实验动物为本”的标准。如果用西医通常的动物模型来检验巴豆的毒性,结果是相反的。实验鼠不仅会拉肚子,还会越来越有福气,所以所谓的“以鼠为本”的“客观”标准并不完善。

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目标不同:西医治病救人,中医治病救人,各有各的价值评价体系。本来两种制度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尊重的。然而,今天的医学和西医价值评价体系在朝,而中医在野,宝贵的医药和食品财富被质疑、抛弃和误用,实在令人遗憾。

比如曾经流行的绿豆能治糖尿病的说法。由于糖尿病患者众多,加上现代医学公认的“终身用药”,社会一直困扰,所以该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最终因诸多漏洞引发了一场关于食疗的“信任危机”和“健康危机”。这个理论很矛盾的一点是,糖尿病的标准是西医定义的。比如根据血糖的高低,把绿豆作为食疗,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解决西医定义的疾病,这本身就不科学,也失去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因为单从指标来看,绿豆肯定不如西医的降糖药物有效。两者是不同的体系,不在一条线上,所以这个说法有漏洞,不能自圆其说。这个学术漏洞放大后,其实对于食疗或者整个中医界都是一件好事:这个问题的缺失不是一个人的缺失,而是整个中医界的缺失。“健康危机”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根本原因是整个中医界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这个教训应该补上,我们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应该重新建立,中医的灵魂必须重铸,否则整个医疗体系就有崩溃的危险。气功这个词虽然古已有之,但从未被广泛采用。20世纪50年代初,在刘先生的倡导下,“气功”一词开始流行。相比于“指导”、“呼吸”、“养生”,气功这个词似乎更通俗,但却引起了更多的误解。

首先是“气”这个概念带来的麻烦。很多现代人把“气”理解为空气的“气”,所以把气功误解为深呼吸运动或呼吸训练。在古代,“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些人认为“气”是物质的本质。管子曰:“万物皆精,以比为主,五谷生于下,星辰列于上。流淌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故名。”显然,这个“气”的概念对于气功的“气”来说太宽泛了。有人认为气功之气指的是“真气”,《内经·灵枢》说:“真气由天谷之气合而充之。”对于气功来说,气的范围太窄了,因为高水平的气功训练所涉及的气的范围要比这个广得多。

问题还不在这里,因为即使明确了气的概念,也很难表达气功的意义。顾名思义,所谓气功就是“练气的功夫”。所以很多人认为气功就是“银枪刺喉”、“头撞石碑”、“踩气球”、“吞剑”。或者认为:气功是“把内气放出来”,“把脉放在千里之外”。但从本质上来说,气功不是“练气”的功夫,而是“锻炼意识”的功夫。“达摩克利斯从来不说一句话,而是用心去努力”这句名言,揭示了气功锻炼的关键。其实,无论哪个门派,哪个武学流派,没有一个不在“心志”上下功夫的。因此,“气功”可以定义为一种通过意识的运用,优化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这里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方法,即通过意识的运用。当然,气功锻炼还包括运用意识之外的其他要素,比如身体调节和呼吸控制,但后者对气功来说远没有那么重要。这是气功和其他身体锻炼的主要区别。平时的身体锻炼也包括三调(调心、调息、调形),但以形为主导,调心、调息才是保证竞技状态最优化的措施。

第二层含义是目的,即优化身心健康。这是区别于用气功表演杂技的“硬气功”的分水岭。气功锻炼的目的是优化身心,“硬气功”是优化表演效果。近年来,由于宣传不当,一些人崇拜外国人,甚至把掌握这些技能作为进入一个“高层次”的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诚然,“气功外气”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某些感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比常人更灵敏。但从气功的角度来说,这些功能的超常发挥,应该是建立在不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散发外气,即使在古代,也是气功练习者的禁忌,他们认为这与炼丹的过程相反。

第三层是指方式,即强调自我锻炼。其实古今修行者都是强调自我锻炼的。不幸的是,很多人相信了江湖骗子的谎言,被误杀。据统计,在唐朝的三百年里,二十一位皇帝中,有一半以上是因服用矿石制成的“仙丹”而中毒的。公元11世纪伟大的气功大师张平舒明确指出:“不练三黄神四神,找草更不真实。”“四神”指金、石、草、木,“三黄”指硫磺、雄黄、雌黄等矿物质。意思是气功要自己练,不能吃什么矿物药做的“丹”。张平书还特别指出:“人们应该知道铅和汞的真相,而不是沙子和汞。”在古代的杂技作品中,经常用铅和水银来比喻练习过程中的精气结合。为了防止误解,指出杂技术语中的铅和汞不是普通的铅和汞。那么杂技中所指的“汞”和“铅”是什么呢?张平舒在《乌镇篇》中暗示,这是每个家庭都有的东西,是生命力的隐喻——袁晶。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只要坚持练习,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气功是一种通过意识的运用来优化身心的自我锻炼方法,是中国原始医学中的瑰宝。古代称养生、导气、呼吸、守一等。,有30多个标题。其中“指导”和“养生”最为贴切。导,即“导气使和,诱身使柔”,综合体现了气功锻炼的内容,使气更平和,身更柔,这是关键技术。养生强调锻炼的目的。

自我保健的指导和养生方法已经流行了几千年,但它是在公元610年才由中央政府的权威机构作为医疗手段之一正式颁布的。那一年(隋大业六年),晁(中央医院院长,相当于国家卫生部长)出版了《论疾病的起因》一书。该书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症状,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中医病理学专著。全书* * *分五卷,六十七门,二千零三十九。他是张仲景自《伤寒论》、《金匮要略》以来最重要的医学著作。

这本书与前人不同的是,基本不涉及方剂,只在每一个理论的末尾写道“其汤、熨、针、石各有不同方,附在后面。”一把刷子。相反,该书* * *包含了289条“养生”或“指导方法”,213条具体方法。可以说,晁是千百年来医疗气功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当今医疗气功科学最早的领军人物。《伤寒论》的出版标志着气功在医学上的应用已进入成熟阶段。“论证和用力”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书中介绍的213方法,大部分都是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的。内脏各种疾病有不同的方法。如“肝病”项下的方法为“肝病患者忧而不乐,悲而怒,眩而痛,‘哦’尽而愈;“心脏病”这一项下的指导方法是:“心脏病人有寒热之分,冷则吸气;“如果热气吹出来了”;“脾病”的指导方法是:“脾病患者,有体面的上流风吹,疼痛,身痒,烦闷,疼痛,吐气有‘Xi’。”《肺病综合征》指导方法:“肺病患者,咽喉不通,腹满耳聋,以‘口四’呼气。“哈”、“呼”、“吹”、“Xi”、“嘘”、“口丝”这六个字是用来治疗五脏疾病的,但并非出自晁氏家族。五代陶弘景(公元452-531)已有记载,但作为官方颁布的医学方法,是晁氏家族的贡献。

晁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简洁。超石介绍的所有方法都非常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实现。比如“风旋”只有一个动作:“双手抱右膝,持假,除风旋。”只有八个字。治“便秘”:“龟行气,掩口、鼻、头、面,直卧,歇九回,以鼻出气。”只有14字,把形体调整和气息调整的要点讲清楚了。晁的方法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很容易让有志于传播医疗气功的人效仿和借鉴。如果操作复杂,效果不一定好。反之,操作简洁,却一定会打开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