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健康预防措施
static/uploads/YC/jbh/20 duanw/7 . jpg " width = " 484 " height = " 300 "/& gt;
端午节的健康预防措施
先吃粽子,配醋、茶、豆浆、乌梅汤。
端午节粽子的香味总是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但是对于患有慢性病或者爱美又想减肥的人来说,就要小心粽子惊人的热度了!营养学家说,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以一个蒸粽子为例,热量约为1000卡。吃半个蒸粽子相当于一天摄入1/3卡路里,馅料多为高胆固醇,部分慢性病患者应适量摄入。
品尝粽子时,尽量减少酱料的蘸取,本着每天五蔬的健康理念,摄入五份蔬果,以平衡粽子中所含的高脂肪和营养不足,进而达到健康均衡的饮食,避免端午节后身体上多了一层游泳圈。
专家还建议品尝粽子后喝点茶。虽然近年来饮茶的保健作用得到了证实,但普通大众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某些种类的茶才能切油,但其实各种茶都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其中绿茶、包装茶、发酵度低的乌龙茶切油效果最好。
美食专家发明了一种吃粽子的新方法,就是和豆浆一起吃。每天早上一个粽子,一杯豆浆,对上班族来说既营养又方便。由于粽子多以糯米为原料,所以食用时要控制数量,每次不超过60克为宜。最好同时用茶水或豆浆吃粽子,帮助吞咽和消化。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每天吃一个大肉饺或蛋黄饺,摄入一定的脂肪,可以有效保持皮肤的弹性,增加皮肤的光泽。
想快速润肠,可以适量喝醋。因为醋的酸性成分类似于胃里的消化液,可以刺激肠胃,促进肠道蠕动。吃饭时每次不要超过1汤匙,饭后立即喝一杯温水。端午节过后,暑气越来越浓。此时喝一杯清凉的乌梅汤,不仅可以解暑,还可以刺激食欲,改善疲劳、心烦等症状。和粽子一起吃还可以缓解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第二,中草药避毒祛邪。
端午期间不得不说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味苦,性温无毒,具有温气血、散寒湿、芳香避秽的作用。据说民间有“吊艾人,穿,喝艾酒,吃艾糕,抽”的风俗。有的人还在大厅、床头等地方挂艾草。端午节期间,空气湿润,艾叶清香,能去除有毒气体,清除污物,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民间有句话:艾草能治百病,招万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健康。所以古人说“艾”可以“辟邪”。至今有“家有Ai三年,大夫不用来”的说法。
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水煎服后,可当茶喝,也可泡酒喝,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预防疾病。
端午节后,湿热逐渐加重,各种真菌、细菌大量繁殖,人体湿热出汗,空气中过敏原增多,蚊虫活跃,日照增多。于是,皮炎、湿疹、手足癣、荨麻疹、白癜风等各种皮肤病开始频发。专家强调,将菖蒲、艾叶、飞机草等草药混合,用水煎服,洗澡,可以预防上述皮肤病。菊科植物飞机草有一种香味。煎水洗澡有退热、清暑、祛湿、健胃、止呕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冒和蚊虫叮咬。
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许多地方都有喝藿香的习俗。广藿香有祛暑、止呕、治霍乱腹痛、排胃胀气的功效。作为药物的藿香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
第三,晚上躺着早起,穿着简单凉爽。
端午节前后怎么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夜卧早起,百日不厌”。
“晚睡早起”和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但是和春天相比,日照时间更长,白天时间更长,所以要晚睡,早上早起。当然,也不能太晚。11之后不睡觉就不好了。最好在十点半之前睡觉。如果你觉得困了,你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根据子午流注的观点,正午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总之,你要做的就是跟着太阳走,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向外生长。
健康专家表示,“简约、清凉、美容、护肤”是炎炎夏日应遵循的原则。想穿健康的衣服,就要穿合适的衣服,注意选材,少穿紧身衣,勤换衣服,防止汗液浸泡细菌。
炎热的夏天,在材质已经不能再省略的时候,就要在衣服的材质上下功夫了。在众多材质中,纯麻、纯棉、真丝不仅迎合潮流还具有极佳的降温功能。所以,如果你不是热带人,那么这种面料的衣服绝对应该是首选。
专家指出,夏天要选择宽松、吸汗的衣服。尤其是在家里,就不用理会了。可以尝试选择凉爽宽大的衣服。衣服的质地最好是棉质的,不仅柔软透气,还能吸汗。颜色方面,可以选择清爽宜人的系列浅色,如白色、浅黄、浅粉、浅绿、湖蓝、瓦灰、银灰等。
四、运动养生推荐散步。
赛龙舟、蹴鞠、珍珠球和打草都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运动,在端午节时进行。从古至今,端午节都是一个崇尚体育的节日。中医称精、气、神为“三宝”,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抓住的恰恰是这三个环节,调整意识滋养心灵;用心引气,调整呼吸练气,行气活血,周身流转;通过身体、骨骼、关节的运动,使全身的肌肉、经络畅通,全身得到滋养。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中医认为“走是一组百练”快走健身。锻炼者可以选择在早上或晚上锻炼。在运动过程中,他们放松,保持头部挺直,向前看,自然地摆动手臂,自然地移动双腿。步幅比普通走路略大,步伐比普通走路略快,保持充沛的精力,有节奏地自然呼吸。走路时最好能达到“头清爽、脚发热、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的状态。
五、精神调理忌愤怒抑郁。
端午节是一年中太阳最盛的时候,天气比较沉闷。如果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抑郁。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功能,也会导致精神疾病,如喜悲、怒伤肝、悲伤脾等。夏天最重要的是让脾胃心肺通畅。
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寄托。人是有思想有理想的。一个人只有有了目标,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诚信可以产生自觉的意志和积极的情绪。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绘画、书法、雕塑、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可以使人有精神寄托,陶冶人的情感,从而起到共情健身的作用。
其次,时刻培养自己的性格,时刻检查自己的情绪。如果有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一定要尽量不要再现,也就是说要加强学习和修养。《管子·内业》曾说:“止怒如诗,忧其如乐,存乐如礼,守礼如敬,守敬如寂,内静外敬,可反,性必定。”在《黄帝内经》中,圣人的养生之道是:一是“不怨”,二是“不思烦恼”,三是“以乐为务”。所以,有计划的进行自我修养,以开放的心态,微笑的态度对待不如意的人和事,才是人应该有的修养。
你在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你在端午节吃什么粽子?
端午节的时候,粽子是香的。相传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被流放到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绝望之下,将一块大石头扔进汨罗江自尽。因此,据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而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也成为纪念屈原的中国传统习俗。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情感:思念、感恩、向往、祈福。
端午节吃什么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也是为了避开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会在端午节对人类做出伤害。这五种有毒的怪物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人们用五种红色的盘子来象征这五种毒药的血。吃这些菜时会吓跑五毒怪,也就是吃五红,即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与吴红相似,江南也有端午节吃黄武的习俗。黄武是指鳗鱼、黄鱼、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无论是吴红还是黄武,都有鸭蛋,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道理。
端午节你吃什么?
很多地方也在端午节用米粉或面粉发酵蒸艾蒿包子。艾叶含有多种挥发油,气味芳香,能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在古代,艾蒿无论是吃还是用,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
端午节你吃什么?
在扬州的传统民俗中,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应该吃“五红”——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黄鱼或鳗鱼,这样可以避邪消暑。餐桌上少不了红苋菜;红心咸鸭蛋价格不高;雄黄泡酒后呈橙色;买些河虾。油炸后,虾壳呈红色,有光泽。烤鸭上市了,在鸭店割个胸或腿(1/4)也花不了多少钱,所以所谓的“五红”也成了端午餐桌上的必备菜单。
端午节吃什么茶蛋?
在江西南昌,端午节要煮茶叶蛋和咸蛋。鸡蛋包括鸡蛋、鸭蛋和鹅蛋。蛋壳涂成红色,装在五颜六色的网兜里,挂在孩子脖子上,寓意祝孩子好运平安。
端午节吃什么?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香饼。打糕就是把艾蒿和糯米放在一个单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杵敲打。这种食物具有民族特色,能增添节日气氛。
端午节吃什么蒜蛋?
每到端午节,河南、浙江等省的农村,家里的主妇们都起得很早,把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做早餐。有的地方煮蒜、鸡蛋的时候放几片艾叶。早餐吃大蒜、鸡蛋和煎包,据说可以避免“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节吃什么鳗鱼?
江汉平原的端午节,会吃鳗鱼。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端午的黄鳝,肥嫩可口,营养丰富,不仅好吃,还滋补。所以民间有“黄鳝参加端午节”的说法。
端午节你吃什么?
在福建晋江,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炒桩”。所谓炸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红薯粉等配料做成浓稠的糊状,放在油锅里炸成一大块。相传古代,端午节前是闽南的雨季,雨连绵不断。人们说上帝扎了一个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炒桩”雨就停了。人们说天空已经修补好了。这种饮食习俗由此而来。
端午节的特殊饮食习惯
端午节最早的食物应该属于西汉的“猫头鹰汤”。引用《史记》、《孝经》记载:“汉朝派猫头鹰到董军,五月五日,为猫头鹰给百官做汤。吃它是因为恶鸟。”大约是因为猫头鹰很难捕捉,所以吃猫头鹰汤的习俗没有持续下去。备案是端午节的主角——粽子,出现在东汉以后。直到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风土人情》:“五月五日,同至日之夏,...先过两天,再用带叶子的糯米包着,拌上小米,用纯灰汁煮。”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端午节食品,叫做“甲鱼”,在晋代只是昙花一现,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唯有粽子,在《风土人情》中被称为“粽子”,成为千百年来屈原传说中最受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宗奇
粽子赞:古称“角书”,有真实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金周地方风俗的记载。流传最广、最古老的粽子是Xi安的蜜汁粽子,它被收录在汤唯聚源的食谱中。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在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食物。
雄黄酒
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非常流行。用磨成粉末的雄黄酿造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用作解毒剂和杀虫剂。所以古人认为雄黄可以抑制蛇、蝎子等害虫。“善能杀诸毒,除诸恶,治诸毒。人仰马翻,虎狼蹲伏山中,诸毒入川水避之。”
端午节的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穆传》卷五:“乘鸟舟,龙船浮于沼中。”在《九歌·向君》中,学者们也认为“飞龙”是指龙舟。
赛龙舟前,请邀龙,祭神。比如广东端午节,端午节前要出水,在南海庙里拜南海神,装上龙头和龙尾,然后准备赛跑。并买一对纸公鸡放在龙舟上,以为可以保船平安(隐约对应古代鸟船)。闽台赴妈祖庙朝拜。各种祭祀仪式,纪念仪式,无非就是烧香烧钱烧鸡,烧饭,烧肉,水果祭品,粽子等等。现在这些迷信的仪式已经不多见了,但以前人们到龙宫祭祀时,气氛非常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辟邪辟邪,万事如意,还祝福划船安全。用人们的话说,“要吉祥”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
挂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是疾病多发期。因此,很多年前,人们经常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它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除疾病,防止蚊子和辟邪。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艾蒿、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草入药,艾草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菖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子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滞、杀虫、杀菌的良药。可见古人在一定程度上种植了艾蒿和菖蒲,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北京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祭神祭祖
端午节的起源与许多文化名人有关。这些文化名人大多有两个特点,一是忠孝,二是与“水”有关:屈原在伍子胥死后被扔进河里,曹娥为救父亲被扔进河里。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褚大福屈原。宋朝为了表彰屈原的忠诚,追封他为忠君,5月5日正式过端午节。
北京的学者们有在端午节期间向二闸的三重寺焚香的传统,这里供奉着诸葛亮、岳飞和文天祥。寺院宽敞,寺后有亭子,在通惠河附近。
2.挂菖蒲,插艾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老北京人过端午节,大多是在院前、屋檐前挂菖蒲、插艾叶。民间用它来驱邪。
在端午节,人们还将菖蒲雕刻成“小人”和“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以求好运。有些人还用菖蒲根泡酒,认为喝了它可以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似剑,民间炼丹家称之为“水剑”,说它能“斩万恶”。菖蒲上这一层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人们庆祝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物品。
3.《战斗百草》
在端午节,北京的孩子们喜欢玩一种叫做“百草大战”的游戏。一种观点认为,斗草的原始游戏,很可能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所形成的传统中草药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端午节,人们聚集在郊外采药,插艾门以消暑,斗草是古人在端午节采药时玩耍、互娱的休闲游戏。
对抗百草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草的韧性。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前注意寻找那些茎秆坚韧的草或花作为自己的“选手”,无形中形成了识别花草的要求。那种能“斗”草的“玩家”,会成为大家公认的“百草之王”。另一种打百草的方法是,比赛谁采的花草品种多、新颖。
4.参观天坛
北京还有逛天坛的习俗。《帝都风光略》卷二:“五月五日午前,团日入天坛避毒。下午过后,走在祭坛的墙下。江城没有丝节俗,但也是角粟。没有赛车的习俗,也是游戏。”还有钟馗比武,一个人扮成钟馗,挥舞着宝剑,面前拿着一根纸球棒,做出“来不及喝酒”的样子;跟随全套礼仪礼服,走过赶集驱魔。此外,端午节还有马戏和抢鸭活动。
辛亥革命后,北京人在端午节参观以前的皇家园林是一种时尚,天坛是最受欢迎的地方。人们以为这个地方可以“禁毒”,所以游客多了,其他皇家园林也是人们游览的热门地方。此外,什刹海、金鱼池、高梁桥、二闸...都是过端午节的地方。
5.喝雄黄酒
老北京人也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制成,没有纯饮。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毒的功效,中药也用于治疗皮肤病。在古代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候,用雄黄浸泡可以解毒止痒。对于未满饮酒年龄的儿童,大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耳朵、手、脚、心脏等部位,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古诗云:“唯有小时候不忘,捧艾夫普为额王。”它的意思是,在端午节,孩子们拿艾叶,穿上菖蒲,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下“王”字,以辟邪防疫。在墙角、床底等地方洒上雄黄酒,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外用雄黄酒尚可,但饮用有害,必须慎用。
6.出嫁女儿回娘家。
老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女儿节。已婚妇女想在端午节回父母家探亲。走亲访友时,胳膊上缠着彩色丝线、胸前插着红色绒花的小媳妇已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把这个节日叫做“女儿节”。订婚的男人一定要给未来的岳家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如果他准备在下一个端午节前结婚,也会正式送上一份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肉和给未婚妻的衣服。媳妇回娘家会带酒带肉,同时娘家也会给媳妇一些礼物
7.吃玫瑰蛋糕
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给神和祖先的供品被移走,成为全家人的食物。一般人家只提供类似桃酥的“五毒糕”,第五天晚上撤;中等家庭放枣、米、粽子、鲜果,每天清除一次,防止腐烂。
有钱人提供玫瑰蛋糕,西京苗丰出产的玫瑰蛋糕最为高贵。把玫瑰和蜂蜜混合在一起做成馅,做成饼,放在火上烧。它们被称为端午节饼,分为酥脆和坚硬两种。它们高档精细,价格也很贵,每斤八块左右。每片的价格相当于两公斤白面粉,一般人是买不起的。在五月节吃玫瑰蛋糕是非常吉祥的。大多数人自己蒸包子或玫瑰馅的甜卷,以满足节日的习俗。
8、吃黄米枣饺子
北京的端午节粽子是用芦苇叶包裹的黄米枣粽子,以密云县产的枣最为著名。许多人自己做粽子,将糯米、黄米和红枣混合在一起,称为米尔粽子。食品店卖的粽子主要是南方风味,黄米粽子主要是远郊农民卖的。粽子用的马兰草是北京的特产。
粽子的价格比粽子便宜。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粽子,粽子都是用叶子包裹的。只要吃粽子,就过了五月节。粽子也是一种节日礼物。有钱人可以包各种水果料,没钱的也可以包清水粽子不要枣,既是时令食品,也是正餐。
9.穿彩色粽子
五彩粽子是辟邪之物,其内壳为硬纸制成,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周围缠绕五颜六色的丝线,形成一串。它们在街上出售,家里的年轻妇女和女孩也自己制作。
除了五颜六色的粽子,一些技术娴熟的媳妇或女孩用丝绸做成老虎,一些人把它们缝成樱桃,桑葚,茄子,豆子,芹菜辣椒,梨,柿子和橙子...这些小水果串在一起,精致可爱。有立体,有平面,有拼搏。在端午节穿上它不仅显示了其精湛的工艺,还为节日增添了祝福和长寿的节日气氛。也可以送给合适的人作为爱的信物。
10,吃黑桑和樱桃
老北京端午节吃水果是必不可少的。端午节期间,樱桃大量上市,自然成为鲜果。
除了甜甜喜人的樱桃,还有酸酸的桑葚(音“刃”)。北京人讲究端午节吃黑桑葚。据说它们吃了不招苍蝇。还说吃黑桑葚可以避免以后误食苍蝇。
11,贴葫芦花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红流苏纸剪成葫芦,里面包着“五毒”的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底以来,小贩们一直在街上卖东西。据说葫芦花可以治“五毒”。它们是5月1日贴的,5月5日中午摘下来扔掉,称为“抛灾”。
除了贴葫芦花,还有人贴以钟馗为主题的“朱砂珠儿”,还有人在黄色的表纸上贴有咒语的“石天符”,都是为了驱邪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