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自然主义与中国文学

庄子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雄伟壮丽,充满耀眼的光芒。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庄子》用虚构的寓言来说明道理,用艺术形象来说明哲理。《庄子》的想象奇特怪诞,古今人物、花木、虫鱼鸟兽、大鹏雀、骷髅头都成为《庄子》中推理的艺术形象。《庄子》中超然飘逸的人物形象、荒诞的想象与虚构、纯美与恬静的艺术境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学色彩。

庄子家境贫寒,但他鄙视官职,痛恨肮脏的官场,这为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庄子哲学。

庄子的哲学思想丰富而复杂。它起源于对人类精神自由(自由)的追求。从这个源头,庄子思想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对永恒宇宙根源的探索,自由是它的避难所,与它同体;一、对现实社会的冷审视,自由就是要超脱于他,与之分离。这样,生命、自然和社会构成了庄子思想的主要和基本方面。

1,自然哲学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其人生哲学。庄子思想虽源于儒家,但又不同于儒家。它主要是从更广阔的宇宙和自然的角度来观察生命,而不是从社会和伦理的角度。其自然哲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气,万物创造和存在的转变,道,宇宙的根本。

(1)气是弥漫宇宙的普遍存在,其本质是虚无。“生气了就空虚,对待事物。”(人间世)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只有阴阳两种表现形式。当阴阳与对立之气相互作用时,天地原有的存在状态就会改变,万物就会产生。“气”的生生不息的运动,展现了万物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也构成了宇宙的全貌。他以人的生与死证明了这一点:“生与死之人,死与生之始,谁知其纪!人生而聚,聚而生,散而死...因此,他们说,“全世界都在一只耳朵里。”(《知北游》)

(2)“化”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形式。

庄子从时空观出发,将“宇宙”定义为无限、无始,“有实而与之无关者,亦为无限。有长而无书者,周也。”(《庚桑初》)这就是宇宙无限无始的概念,也就是时间和空间。从变化的概念来看,“化”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天地虽大,其变化也是一致的."(天地)物与物,物与人可以自由转换,没有界限和条件。比如《庄周梦蝶》的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3)“道”基本上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指有具体内容的“道”,二是作为抽象的思想概念的“道”。有具体内容的“道”,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人”。“天”是自然界的内在秩序,是万物的内在法则;“人本主义”指的是社会的规律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抽象的“道”指的是那些纯粹以抽象的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即道理和方法。其思想意义与“仁”* * *同构,形成中国哲学的完美境界,即“仁”。(《仁》,孔子云:柯已回礼为仁。)

2.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关于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体现在《逍遥游》中。

(1)人生困境

包括自然、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自然的极限是指生与死。也就是说,死亡是生命的第一位,最终无法跨越。社会极限主要是指时间和生命。生死在所难免,这是一种超出人为干预的必然性。这就是“缘分”。“生死,命也;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也是一个白天。人不认同的,也是对事物的热爱。”(大师)“时间”是一种客观力量,是一种外在必然性,是构成人生困境的因素,是一个时代包含政治、经济、道德的社会环境。自然的极限指的是感情和欲望,即悲喜交加的感情和对利益的渴望。悲喜交加,你无法抗拒。“人天生就有烦恼。”对利益的渴望也是人之常情,无法回避。“没有不出名的人。”(偷脚趾)这种情欲对人的精神自由是一种负担。

(2)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实践

体现为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修炼方式和人生态度。

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超脱于人生困境的,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真实性是指一个平和安静的心理环境。理想性是指对个体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故具有理想性,即所谓“逍遥游”“夫若乘天地之正,守六气之辩,则游无止境,必为恶!幻想:指一种异于、超越世俗的神奇表现,使其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某种神话般的幻想。”过去拍的山,住着神仙,皮肤像冰雪,像处女。不吃五谷杂粮,吸风饮露。好云,御龙,游四海。(《逍遥游》)

(3)栽培方法。为了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他提出了精神修炼方法:无欲无智,“道”。他的冷漠观念是有意识的,一是对个体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或与万物的关系的意识,二是对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或与他人的关系的意识,三是对个体心境中欲望形式的理解。去智化:抛弃智慧和聪明才智,随它去吧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培养一种淡泊的心境,这也是他理想人格的培养方法。身“道”:是最难的修身方法之一,有一定的玄机。

(4)人生态度:指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超然、隐逸、顺从。他的“超越”是指不随物而动,而游于尘埃之外。主要思想内涵是对世俗事务的轻视和对世俗道德的否定,是庄子清高超然的一种表现。“隐居”是指徜徉山林,隐居人间。这是一种避世的态度,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冷漠,也反映了他压抑的心情。“顺应世界”是指对待事物的虚妄和与世界的沉浮,是一种顺应世界的态度,是“道”的精神境界的自由表达。

他的三种人生态度都有着相同的逻辑思维或内容,即以自然为精神追求或理论观察的起点,通过对现实社会政治道德状况的一种消极洞察,最终以个人精神自由的获得或生命的保障而告终。

第二,哲学思想中体现的社会思想和认知结构

1,庄子的社会思想:

庄子的社会思想具有批判精神。在中国思想史上,很早就发现了生活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社会里的人的不幸。诗经?《剪檀香》中有“庄稼不收,收了三百亿。”庄子从一种特殊的自然主义理论来判断这种不幸的原因。与自然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相比,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堕落社会,所以他主张无君、无为、返朴归真。这种思想是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厌世思想的表现。庄子逃避现实,听天由命,试图在一种纯粹的无为中寻求解脱。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否定性,但庄子所否定的现实是新兴的地主阶级通过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的兼并战争取代奴隶主阶级统治,是“偷钩者必惩偷国者”的现实。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庄子回到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解除战争,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庄子是一个主张复辟和倒退的思想家。他认为,人类在其最终的自然本性中,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管理自己,自由地生活,就像鸟和老鼠避免伤害一样。“君”没有必要用“义”来制约人,他们的存在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鹪鹩在森林深处筑巢,但只有一个分支;老鼠喝的是河水,但是已经满了。”(《逍遥游》)“彼人不变,织衣、耕田、饮食,谓之同心;如果你不属于党,你就会被释放。”(马蹄)在此基础上,庄子表达了无君无臣的自由生活是最幸福的愿望。“死之时,上无君,下无臣,四时无事。以天地为春秋是普遍的。虽然王乐在南方,但你不能越过它。”既然没有君主,自然应该有无为。无为不仅是君主,也是所有有道德修养的人的根本和最高的行为准则。他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仁义”,认为“仁义”(儒家思想的核心)伤害了人性,助长了人们对“利”的追求,带来了人间的混乱。由此更认为,构成人类文明生活内容的道德、智慧、法规、物品和器皿、音乐和工艺等社会现象,都是对自然和人性的破坏,都是应该禁止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社会批判思想是反人类、反文明的。其本质是,在当时,文明带来的幸福享受只有统治者占有,而努力创造文明的劳动人民却享受不到。所以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应该禁止。这就是“无为”。

2.庄子思想的认知结构。

主要指庄子的相对论。他把贵、大小、存在、对错都看成是不同理解的结果。人能知道和想到的比不能知道和想到的要少得多,人类也不可能追求和期待全知、全知、全知。“故目危于明,耳危于聪,心危于殉。凡能在府者,亦危矣,不改其功,祸久矣。”(徐武贵)他不承认事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认为一切事物在根源上都是一样的。“万物以为一”,(《徘徊》)连肝胆一样相似的脏腑也因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甚至发展成了一种诡辩。比如惠施和庄子在濠梁桥上对话的故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庄子说:‘鱼游悠悠,其乐也。’惠子说,‘如果你不是鱼,你会知道鱼的快乐吗?’庄子说:‘我若不是子,知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他从否定知识的客观标准,变成了否定不真实的客观标准,从而又变成了怀疑论者。"庄的《》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使他成为一个不可知论者。但是...认知的相对性也是一定的,这是自然的。比如《巧手知牛》,生动地展现了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过程,不是感性认识,而是理性认识。虽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整体,事物都存在于矛盾和对立中,但本质上都是相互转化的。”盖老师是非,老师治不乱?就是没有明天的道理,万物之情也。无法理解,还是天无地之师,阴无阳之师。“还有他关于吉凶互变的论述,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都是理解相对论的有益成分。

第三,庄子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庄子不仅有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且有着明显不同于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杂文的风格。清代龚自珍曾在诗中说:“功名怀异梦,美句刻春心,庄骚两鬼深入肝肠。”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也指出:“诗以骚者为上,以庄者为下。少陵纯骚,太白在庄,东坡出庄。”从此,我们觉得庄子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是毋庸置疑的。

1,思想表现在寓言的故事里。

庄子思想的文学性主要是指他深邃的人生哲理不是用理论逻辑来阐述,而是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达。《庄子》有一百多个寓言,堪称寓言集。古希腊有专门的寓言集《伊索寓言》,但在中国文学中,寓言大多保存在不同的经典著作中,没有专门的寓言集。在这些众多保存寓言的著作中,《庄子》的寓言最多。在某种程度上,《庄子》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寓言集。司马虎曾说庄子“写了十几万字,大概是个寓言。”(《庄子?庄子寓言的基本风格是对精神自由的想象和对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的隐喻。

(1)精神自由的想象表达

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达到理想人格的“逍遥”境界。庄子?逍遥游曾说:“不懂得做官,可以把自己比作一个乡,可以把道德和君主结合起来。征国者,亦以国为己也。”而宋依旧笑道:而天下之誉而不相劝,天下而不相恋,视内外之分,争荣辱之境界,早已一去不复返。世界上还有无数的其他人。虽然,还是有树。老公列子逆风而行,寒好,再反五日。有福之人不算数。虽然这个免了线,但是还是有事情要做的。夫以天地之义,抗六气之辩,则游无止境,必为恶!"

这则寓言说,像宋那样不可动摇的世俗名声是高尚的。项烈子能乘风而行,很聪明,但离“自由”还有一段距离。宋亦分“荣辱”,列子仍要“御风”,即仍有负担,有事可做,并未达到“游无止境,无为而治”的境界。生动地展现了庄子所追求的“无所事事”的神秘而难以言说的精神境界。庄子对“无为而治”的表述,也是用一个形象寓言来表达的。比如《庄周梦蝶》、《腾云驾雾不喝不吃的神人》,就是一种无条件、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意思是“无所不能”。一有事情要等,就累了,就达不到“自由”,不是精神上的自由。

(2)形象的培养方法。

庄子的精神修养方法和人生态度也是通过寓言来表达的。

例如,“南海的皇帝是北海的皇帝,中原的皇帝是混沌的皇帝。你和突相在一个混沌的地方相遇,混沌对你很好。童、胡忽求报乱德,曰:‘人皆有七窍食听,此独一。试着凿它。”如果你在白天凿了一个洞,你会在第七天的混乱中死去。”(《应帝》)

“黄帝游到赤水之北,爬上昆仑山的山头向南望去,又回来了,留下他的朱轩,使他不知如何是好,使他不能离开朱索,使他不能吃它。用图像没用,图像也没用。黄帝说:‘差别真大!没有它,有可能得到一头大象吗?”(天地)

“泽雉啄十步,饮百步,不在乎迷中禽兽。神虽为王,却非善。”(“养生大师”)

“昔日海鸟停在鲁郊,鲁侯御吸引到庙里,奏思想,太强不好。鸟悲眩,不敢吃一杯,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智乐》)

这四个故事中,混沌死于被凿七窍;黄帝丢失了朱轩,只有无知的大象王粲把它找回来。山沟里的野鸡,十步能找到一粒粮食,百步能喝到一滴水。虽然艰难,但充满朝气和健康。一只卢俊喜爱的鸟住在庙里,吃得太快,三天就因恐惧而死。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出“因性常有益于健康”的结论,体现了他的养生之道。

(3)社会批判思想的寓言化体现

庄子社会批判思想的突出内容中有两个最尖锐的结论:无君之国最幸福。(《至高无上的幸福》)“神圣知识的法则被盗贼守护”(《天问》)嗮嗮").对于这个理论,庄子也是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达的。《庄子》写道:“庄子之楚,见一空骸,望有形(xiáo),以马打之,故问:‘夫子贪命不讲理,何以为之?子必有亡国之事,斧必诛之,而为此?儿子会不会一路不顺,羞于父母和妻子的丑陋,为什么?孩子会饥寒交迫,那怎么办?‘江孜的春秋有那么远吗?’于是他做了一个演讲,扶着骷髅,半夜躺在自己的枕头上。骷髅见梦曰:‘子之言者,如辩士也。看孩子说的,大家都是生累了,死了也不算什么。儿子渴望闻到死亡的味道怎么办?庄子曰:‘自然也。’骷髅说:‘死了,上无君,下无臣;没有所谓的四季,但以天地为春秋是普遍的。虽然王乐在南方,但要穿过它是不可能的。“庄子不信,说‘我以子之形使四明复生,是其子骨肉之皮,其父母妻不知。他的愿望是什么?骷髅深皱着眉头说:“你能抛弃南方的王乐,回到人间工作吗?””(《欢乐》)

这个寓言,通过一具枯骨之口,展现了政治、经济、道德、人类自然生理本身等诸多因素,构成了生命的困境,形成了“生命的疲劳”。显然,死亡是对生命困境的超脱,是对“生命之累”的释放。要生活在没有任何负担的自由愉悦的环境中,“无君之上”是首要条件。表现了庄子对现实社会的尖锐批判。

《庄子》又说:

儒家以诗礼作葬。大儒曰:“东工之时何事?”小儒者曰:“我裙未解,口中有珠。”诗中有一句固有的话:‘青麦生玉玲。‘活着不布施,死了怎么会有珍珠!’拿起他的太阳穴,按下他的下巴(用同样的喙),儒者用金椎挖他的头,留下他的脸颊伤口里没有一颗珠子!(“异物”)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紧张可怕的盗墓场景,但作者写得轻松活泼。通过儒与儒的机智对话,对儒家的“礼”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印证了“知圣人之法,为贼所守”的社会批判思想。

从上面我们知道,庄子的每一个寓言背后都有一个哲学结论,蕴含着一种哲学思想。庄子?寓言曾说:“寓言十九,借于外。父非子媒,父受赞,非父。”庄子认为,一个观点如果没有自身以外的一些客观事例来证明,是很难被人相信和接受的。所以,使用寓言的目的,并不是用寓言的形式来表现某种思想,而是为了论证某种思想,这是一个完全自觉的过程。

2.哲学概念在文学中的形象表达。

庄子哲学思想中抽象的理论概念、思想范畴和精神境界,往往以形象的形式反映在文学中。

精神领域隐喻的概念范畴和拟人化

《易旅行》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有等待的东西就不是“易旅行”,“易旅行”一定没有等待的东西。鲲鹏等风而动的比喻说明它不是“逍遥游”,并通过鲲鹏与“野马”、“尘埃”的比较,引用水载舟的比喻证明它不是“逍遥游”,用鲲鹏、斑鸠等愚人的夸耀作比喻说明理解上的差异,但只要是等待就不是旅行。在这里,鲲鹏、鲲和斑鸠都被拟人化了。由于认识上的悬殊,庄子也提出了“一知半解不如一知半解,小年不如大年”的观点,以蘑菇、乌龟、大香椿为比喻,来说明年代、经历、学识上的悬殊,但又有共同点,即都有所作为。宋虽为世人所称道,说明他还是有所作为的;出门去餐厅挡风,虽然不用走,但还是要靠风,还是要等。如何“无为”,就是顺应万物的性情,掌握阴阳、风、雨、阴、明的变化,在空域中自由遨游。这就是“畅游”。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无事之人,无功之神,无名圣人。这就形象地表现了庄子在认识上的绝对自由和相对主义的哲学,以及他的最高精神境界,即“无为”和“逍遥”的境界,即绝对的精神自由。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3.语言的诗性

方清·舒冬说:“关于太白的诗,和庄子的诗一样精彩,但不循言,无因而思,如天上翻滚的白云,没有形状。”

这是庄子语言的一个主要特点:诗意。

庄子的语言不同于其他哲学家的作品。它不是一种字义相连的逻辑说明文,而是一种跌宕起伏的语言。刘熙载曾说,“比如《逍遥游》突然说彭,又突然说学鸽子击退乌龟是个了断;接下来就是说‘此小大异也’,那么上述的破发还会继续。”刘熙载的论述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庄子的语言,尤其是阅读庄子的作品,这是庄子语言的特点。可以说,他的散文具有诗意的意境和诗意的语言。这些都是文字不连贯造成的起伏,可以给人提供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清代文学评论家吴说:“庄子的文章最巧妙,最精彩。”

第四,庄子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庄子思想对后世作家思想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散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历史散文和杂文以其不同的思想和风格,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尤其是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先秦诸子对后世影响最突出的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其次是老庄的道家思想。儒家入世精神是积极的,但维护封建秩序的说教是消极的。道教愤世嫉俗,不同流合污,不与统治者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积极意义的。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后世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失去主导地位,而道家思想却大行其道。玄学的出现已经凸显了这一点。所谓“玄学”,是指以老庄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玄学:老子、庄子、周易)当时王弼、言和根据老子、庄子的“重凡”提出了“无为”的本体论。儒家和道家对理想人格——“圣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儒家认为道德修养高、社会功德高的人可以称为“圣人”,道家认为《老子》说:“圣人无为”(第二章)。“圣人无情”(第五章)。庄子说“圣人不搞事”(万物之论),“高而无心,行而无仁义,治而无名...此圣人之德也”(刻意)。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玄学。嵇康曾说:“老子和庄吴州也是老师。”“重读老庄,增加释放。”(与山居元绝交)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理想人格称为“圣人”,描绘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忧周”。这显然是受庄子“圣人是神”的影响...而他游四海之外”(《万物之论》)。在魏晋玄学中,嵇康和阮籍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最大。之后,陶渊明生活在老庄学说盛行的时代,并深受其影响。对大自然和老庄的热爱,对他的性情和情趣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理想和抱负让儒家思想占了上风。当现实和理想有矛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