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一种民间艺术,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一种治疗方法叫“焦法”,被认为是拔罐的最早起源。虽然拔火罐在中国非常流行,但它并不是我们独有的。拔罐疗法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也很流行。类似的方法在亚洲其他国家也有记录,如印度和日本。

起初,拔罐(角度法)并不是一种治疗方法,而是一种祛瘀的手术。当病人身上有淤血时,医生会把牛角中间磨一磨,尖端磨一小口,盖住伤口吸出淤血,通过挤压排出淤血,多用于外科痈肿。

至于用拔罐作为治疗手段,最早记载于晋代葛洪的《肘后》,也是第一次提出用竹罐和陶罐进行拔罐,也将拔罐的作用从最初的治疗瘀血扩大到治疗感冒、风湿、腹痛等疾病。但是这个时候拔罐只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方法,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用拔罐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清代的《本草纲目》使拔罐在民间流行起来,其中拔罐被称为拔火罐气,对拔罐的方法和好处都有详细的记载和论述。从此,拔火罐迅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现在随着材料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拔罐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拔火罐大多是抽气罐,直接把罐内的空气抽出来,不需要用火在罐内制造负压,避免了烫伤身体的风险。但这种方法不如拔火罐温暖,拔火罐已成为日常的预防保健疗法,可用于治疗风湿、腰痛、面瘫等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