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风景区简介
1985年6月,随州市成立大红山景区开发筹备组;1987年9月,随州市人民政府建立长岗镇;1988年2月,原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大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原长岗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2005年4月,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大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县级)成立。管委会下设“一办三局”,即管委会办公室;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挂靠规划建设环保局)、农村工作局(挂靠长岗镇人民政府办公室)、财政局。随后,根据工作需要,国土资源分局、治安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林业局相继成立。
随州市大红山风景名胜区面积232.5平方公里,其中山田30万亩,天然林26万亩,耕地24312亩。毗邻睢县三里岗、红山等乡镇,外与钟祥、京山等县(市)接壤。根据建设部3月批复的1996总体规划,大红山风景区核心景区305平方公里,其中睢县境内127平方公里。地理面积是三地中最大的。大红山主峰包珠峰位于睢县境内,海拔1055米。根据规划,全国有开发价值的景区73处,其中A级景区21处,B级景区25处,C级景区27处,有观赏价值的景区3400余处。景点性质分为地质(洞穴)、岩石、植被、气象、瀑布(江河湖泊)、人文六大类。它的基本特征是:山林茂密、水秀洞美、自然古朴、清幽凉爽,具有观光旅游、避暑度假、垂钓游泳、健身疗养、赏雪写生、科学考察等多种功能。
大红山在古代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推动起来的。境内山峦重叠,群峰竞起,沟壑纵横,林海无边。大部分山峰在800米以上,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最高峰是随州的宝珠峰,海拔1.055米,被誉为“北楚天空第一峰”。大红山主峰的绝对高度虽然不大,但与江汉平原和延水河谷平原的相对高度都在1,000m以上。具有“登大鸿山,小湖北”的精神,自古被誉为“荆楚名山”。
大红山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南部,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它是一个巨大的碰撞带(断裂带),襄樊-广济断裂带在大红山地区穿过随州。其钾镁煌斑岩世界罕见,尤其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钾镁煌斑岩为世界首例。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异常发育,形成了大量景观奇特的喀斯特洞穴。中国有108个大大小小的溶洞,气势磅礴,变幻莫测。洞内有洞,山川共存,其钟乳石形态各异,形成独特的景象,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大红山水位高,水质优,江河溪流众多,泉水满溢,飞瀑飞溅。该地区有42个湖泊、99个泉水、53条小溪、3条河流和10个瀑布。位于海拔1000米的朱宝顶峰的黄龙池和海拔840米的白龙池,无论干旱多长时间都不会枯竭,这是一个美丽的奇观。
大红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0.6℃ ~ 15.3℃,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压1000.9毫米汞柱,日照总辐射107.9大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1.8米/秒,生活条件优越。由于空气中富含氧离子,被誉为天然的“氧吧”。《大红山史记》记载“松柏为仙处,山川为古洞”。
大红山有75科1400余种植物,保存完好的原生次生林,以银杏王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古银杏群落,以对街白腊、青檀、闽楠为代表的珍稀树种。有365,438+0科,65,438+0,300种动物,其中珍稀的有大鲵、金龟子和黄脚白鹭。大红山已成为中国著名的香菇、木耳产地和金头蜈蚣天然产地。
大红山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丛林,也是南宗禅宗曹洞宗的发源地。自唐宋以来,大红山一直是佛教圣地,许多皇帝都给它起名。其佛教已远播日本、东南亚,在佛教界享有盛誉。根据大红山的记载,大红山与山相连,红山寺与寺庙相连。除了红山寺的上院(灵峰寺)和下院(万寿寺),自唐代以来,以主峰(宝珠穆朗玛峰)为中心,在大红山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26座寺庙,“以脱俗的方式看世界”,香客和信众络绎不绝。近年来,日本佛教专家、僧人三次率团到大红山寻根、祭祖。目前,在原上院基础上改建的大琼寺正在建设中,将于今年竣工对外开放。
大红山一直是革命火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贺龙、李先念、陶铸、钱莹、陈少敏等革命家都留下了历史足迹。在大红山长岗店,陶铸主持了“鄂豫边区抗日游击队军政干部训练班”和“鄂豫边区抗日敌后工作委员会”及其机关大红堡,解放了位于周家湾的江汉军区司令部及其机关《江汉日报》(湖北日报的前身),以及黄春亭、三里岗、大红山的烈士墓。
大红山位于靖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它集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区域内有许多举世闻名的考古发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不可复制的建筑杰作。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治理免检单位、湖北省国家生态镇、地质公园。大红山正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名山、养生天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