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葡萄酒的王国。葡萄酒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品种和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也是饮酒者的天堂。不分南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民族。喝酒之风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中国是酒文化最繁荣的地方,喝酒的意义远不止是身体的消耗和愉悦。在很多场合,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来表达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兴趣,一种心态;酒和诗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的许多名酒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美的启迪和灵感;每一款名酒的发展,都包含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探索和奋斗,以及他们的英勇奉献。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感和大无畏精神密切相关。这是中华民族的酒魂!等于欧洲宣传的“酒神”。似乎有了名酒,中国餐饮就能升华为夸夸其谈的世界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上的客观物质,是一种多变的精神,热如火,冷如冰;它缠绵如梦,狠毒如妖,柔软如锦,锋利如钢刀;它无处不在,功能强大。令人敬佩,应该杀。它能使人超越旷达,辉煌,放荡;它能使人忘记世间的痛苦、悲伤和烦恼,在绝对的自由中翱翔;也能让人肆无忌惮,勇敢地沉入深渊的底部,让人扔掉面具,露出本来面目,说出真相。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源于道家哲学。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生死合一。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提倡“游物”、“游四海”、“无物之地”庄子宁愿做一只在泥塘里摇着头的自由的乌龟,也不愿做一匹被束缚的千里马。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荣辱之利。
世界文化现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葡萄种植和酿酒之神狄俄尼索斯是西方酒神的象征。在古希腊悲剧中,西方的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象征,是一种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初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了个体与世界统一性的绝望而痛苦的呐喊中获得了人生的巨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