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资本(15)过度保健和过度医疗。

文:飞哥

导读:前不久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养生专家早逝,另一篇是关于过度医疗的!尤其是带着情绪,更是觉得矛盾。

群里发了一个51岁去世的养生专家的图片,然后我就去查新闻了。

我也查了一些其他的保健,发现很多人做事都喜欢走极端,好好的一个保健变成了怪物。

比如上面说的禁食,还有素食养生,运动养生,碱性食物养生等。,都很奇怪。

一方面,中国人喜欢极致的感觉,总觉得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而忘记了中庸之美。

其次,这些健康文章很多其实背后都有一些商业利益,或聚集人气,或代言商品,所以很难说立场正常。

健康不是坏事,就像理财一样,不是所有的理财都是积极的,管理不好也会毁于一旦。养生,随便信,不自学,自己体会。到头来,你养的不是“生”,而是“死”。

最后,你要让自己适应上一个年龄的健康身体,而不是认为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年轻,逆年龄增长,七八十岁还想要二三十岁的身体机能。

说到这,我想到了另一个医学上的过度使用。

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也越来越精密,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现代西医的划分。基本上,划分越细,就越难从整体上考虑人的健康问题。“治头疼医脚疼”就是这种典型的例子。

一遇到身体有问题,就要去医院检查,然后依次抽血化验、b超、x光、心电图、ct。特别是一些慢性病,要求半个月或一个月检查一次。这难道不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吗?

那么,检查之后,医院狭隘的标准会让很多人陷入不健康的焦虑。为什么?因为医院要尽量把所有可能的病人都圈在可疑范围内,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然后你在治疗的时候,主要关注你治疗的科室的疼痛,几乎很难顾及到其他科室的问题。

类风湿,我会治疗你的类风湿,但是每天服用激素可能会导致肠胃溃疡或者糖尿病等等。治疗糖尿病时,胰岛素再次产生依赖,导致胰岛功能衰竭。

这样的问题之所以经常发生,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分支过于细致,无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所以,现在很多人又回到了中医的怀抱。当然,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