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和董亮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的对话(第七章)
第七章节选1中医有一个特点。不是学生找老师,而是老师追上学生说:“求你了,跟我学医吧。”因为一个学生的根、悟性、素质决定了他能不能学好中医。所以大家慢慢学会正直,真诚,修身。你先慢慢做好这三步,机会自然就来了。
第七章节选2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表及里的过程。一个人要生病,比如肝胆疾病,就会先得胆囊疾病,也就是外在的、暴露的器官先生病。真的生病的时候,内心会很痛。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先有脏病,后有脏病。所以《黄帝内经》说:“逆春之气,则阳气少,肝气内变。”。
第七章节选3克己自律的人,往往会把很多不好的情绪和感受埋在心里,形成心结。时间长了,就变成隐患,最后爆发一场大病。
第七章节选4小肠,又叫“红肠”,意为赤热。它的毛细血管特别丰富。中医认为,小肠是一个泌浊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吃的物质是可以分辨浊的。当食物消失融化后,就变成了水谷精微,由小肠吸收到体内,而那些脏东西和渣滓则由小肠运送到大肠。
所以正常情况下,小肠应该是热的,温度很高。我们说心要热。小肠的高温为包括胆汁在内的消化酶提供了特别好的工作环境。当小肠变热时,它会融化所有这些营养物质,并进一步将它们转化为身体所需的精血。小肠发冷,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大鱼际发青。
第七章节选5脏是“藏精不放”;内心隐藏着神灵,
第七章节选6“阙”是一个门,它的位置在正中央,而神阙是我们体内“皇帝”进出的地方。神门的“门”比神阙小一点。很多人很容易陷入沉思,因为他的“小门”没有关紧。所以,平时你得关机。
第七章节选7脾胃为痰之源,肺为痰之藏。
第七章,节选八:有不应该叫“实”的,没有不应该叫“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