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分阴阳,阴虚还是阳虚?看完你就知道了!

根据中医理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之分。就人体而言,精、血、津液为阴,气为阳。

艾灸也不例外。艾灸前要分清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养生首先要分清体质的阴阳,这是养生的基础,也是艾灸的第一步!

如果你体质偏热,一直艾灸壮阳气的穴位,可能会加重病情,对身体有害!

那么,什么是阴呢?什么是阳?

简单来说,气为阳,血为阴。阳是热气和火;阴是津液和水。

阳气旺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火气大,阳气旺,身体总是热的,就像你烧水不脱,你就一直在,水越烧越少。

这个身体里的液体代表阴。如果阳热过盛,身体会出现干燥、发热、咽干、眼干等症状。这是阴虚的表现,体内的津液会少,不会滋养器官和内脏。

反之,如果太强,则阳将不足。阴的特点是寒。如果体内殷琦过重,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产热不足,手脚冰凉,怕冷。

你是阴虚还是阳虚?

1,阳虚:阳虚寒体质。

寒性体质是阳虚体质的一种,属于阳虚体质较重的体质。表现为怕冷,爱温热,爱喝热水,易腹泻,手脚冰凉,神疲乏力,舌苔白,津液多,面色青白或淡黄,易浮肿,脉缓。

阳虚的状况最适合艾灸。众所周知,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穴可以补阳。

至于食疗方面,建议虚寒体质的艾灸朋友可以用生姜、大枣煮水喝,也可以回来的时候用它泡水喝。剂量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去面诊,不要盲目补。

2.阴虚:因阴道液不足而致热体质。

阳盛阴虚的人代表体内水分不足,水少则火旺,所以体内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内热,容易导致口腔溃疡,或者手脚、胸部无缘无故发热。表现为恶寒怕冷,小便黄赤,易怒,便秘,口干咽燥,舌红苔黄。

俗话说:孤阴不长,孤阳不长。阴虚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来源往往是阳虚,阴阳相互依存。

很多灸友都有下焦寒,上焦热的情况,只是因为下焦寒气太重,阳气被逼到了上焦,往往表现为上火了。知道下焦寒不寒吗?

所以阴虚也不是不能灸,但是和阳虚灸是不一样的。阴虚更注重补中气,以降火为主,艾灸强度较低。

关于阳虚艾灸的几点建议

因此,阳虚者以温补杨琪为主,可常灸大椎、命门、肾俞穴、气海、关元、神阙穴。

大椎穴:素有“诸阳之会”之称,不仅具有益气壮阳的作用,而且在阴阳相争时,还能调节阴阳使之平衡。

命门穴:是督脉上的阳穴,命门之火也是人体之阳。命门火衰之病,与肾阳不足相一致。艾灸此穴有补肾、温肾、壮阳、强腰膝、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

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能补中气,消除中焦障碍,让内热下行,主要有利于肾助阳,壮腰利水。

气海穴:属任脉,称为“阴脉之海”。它是脚底下六条阴经的交汇处,具有滋阴填精、养元强肾的作用。

关元穴:为足、三阴、任脉之会,主要有补肾、养元、温阳、强身的作用。

神阙穴:是任脉上的阳穴,任脉与气血交会之处,具有温补元阳、健脾和胃、醒神散结的作用。

2、阴虚:阴虚导致内热阴虚。

阴虚灸法

艾灸阴虚的朋友可以逐渐用艾灸来调理。刚开始有些穴位艾灸较少,时间较短(10-15分钟),温度较低。如果感觉舒服,可以在一周内逐渐延长艾灸休息时间1-3天或隔天艾灸。

首先,艾灸肾俞穴、八角穴,可以补中气,消除中焦的梗阻,让上焦的内热下去;然后,可以艾灸三阴交、浮六、涌泉,进一步将这种愤怒引导到你的脚上,引导血液回到源头!

但说到阴虚,一般人都不太了解。阴虚其实就是人体内津液不足导致的阴阳失衡。

津液属于阴的范畴,是有形的、流动的,可以滋养、滋养身体。除了津液,人体内的血液也属于阴的范畴。中医解释“津液和血同源”,津液和血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津液,就会涉及到血液。

因此,阴虚者以养阴为主,可常灸太溪、涌泉、三阴交、伊尹、赵海。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常用穴位之一,为肾经原穴。主要用于治疗人体先天不足,具有清热益气的作用。

涌泉穴:为肾经第一穴,主要有滋阴潜阳、宁心安神、强筋健骨的作用,有引火归元的妙用,可调和阴阳。

三阴交穴:主要有调理气血的作用,适用于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肾虚,主要作用于中焦和下焦。《针灸大成》中有记载:“经络不通,泻之则通,通则竭,通则补,通则通。”

阴面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主要有滋阴养血、固表安神的作用,还能缓解夜间发作,维护心肾。

赵海穴:它是八脉的交汇点,肾经中的水分在此蒸发。艾灸能刺激肾阳,促进体内水分的蒸腾气化,向上滋养口唇,缓解阴虚上火的症状,如咽干、目赤、失眠等,主要有吸热上火的作用。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久”。阴虚的来源往往是阳虚,阴阳相互依存。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胜阳病,阳胜阴病。”所以身体每个部位的阴阳都要平衡。

不管阴阳,艾灸也是白灸!

《黄帝内经》说:生命的本源在于阴阳。

生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完全打破,人生就结束了。所以如果你想获得长期的健康,你必须始终保持阴阳平衡!

看看那些贪凉的,阳虚严重的。哪个不手脚冰凉?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度左右,客观来说,这是代表阳气的温度。当我们吃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时,想想我们需要消耗多少阳气来平衡它!

久而久之,阳虚严重,先出现四肢冰冷,月经病,风湿病等等都来了。阳气不化气,阴气凝结,肿瘤就来了。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该补阴的时候补阴,该补阳的时候补阳。这是保健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一套规律,艾灸可以事半功倍!

艾灸补排,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阴阳平衡,医家华佗曾说:虚则补之,实则肃之,寒则暖之,热则凉之。

艾灸可以补虚排精。艾灸的基本规律是:实热艾灸四肢,虚寒艾灸腰腹部。

此外,艾灸还体现在以下技术中:

①艾灸补法

艾条点燃后,不要吹它的艾火,等它慢慢燃尽,火稍缓温和,时间长,支撑点多。艾灸后,用手按压艾灸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

如果用艾条灸,可以用鸟啄灸、温和灸、旋灸等方法,弱刺激穴位,以促进机体的生理功能,解除过度的阻力,引起正常的兴奋。

②艾灸和泻下

艾条点燃后,用嘴吹艾条,促进其尽快燃烧。火力猛,烧的快,出的也快。当患者感到灼热时,迅速更换艾炷并再次施灸,艾灸治疗时间更短,次数更少。

艾灸后穴位不受压,体内的邪气很容易从穴位散发出来。这就是吹灸法。如果用艾条灸,也可以用吹的方式促进其燃烧,达到强刺激的效果。

艾灸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因为艾叶具有强大的药用功效:艾叶味辛、苦、温;脾、肝、肾经;芳香温粉,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燥湿杀虫的功效。

其中,?“升降”包括:艾叶能止血、活血;能温阳养阴,作用是双向的。所以艾灸本身可以调和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