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与归经的关系
中医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总结。按学科类别来说,是中医的一部分。而药物“归经”涉及经络和脏腑,能反映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和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归经”都是逻辑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的具体科学方法论,还可以用于药学研究。在药理学研究领域,药物的“归经”完全是基于药物对脏腑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的治疗作用。经络理论纯粹是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工具和方法论。
中医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把人体的所有器官组织都归入经络,每条经络都有自己的器官或组织。因此,根据药物对器官组织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具体方法是将常用药物对脏腑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根据脏腑器官的经络来确定药物的经络,使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势更加明确,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如果一种药物对某些脏腑器官的疾病有针对性或选择性,且疗效显著,可以根据脏腑器官的“经”来确定药物的“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治肺病,都属于肺经;苍术、厚朴、砂仁擅长调理脾胃,同属脾胃二经。再比如,覆盆子可以治疗遗尿症,病在膀胱,属于肾气不足,所以属于肾经。每味药的归经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来概括的。这说明人体的脏腑器官必须先归入经络,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器官的治疗作用来确定药物的归经。而且脏腑器官的归经,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络为逻辑工具的。人体脏腑器官的“归经”主要目的是解释生理病理,指导诊疗。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是为了明确药物作用的方向和趋势,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因此,经络理论对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医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述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的发展,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实践时期。
药物归经理论是在《内经》之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中已经萌芽。如苏文《玄吴明气》有记载“五味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灵枢九珍论》也有记载“酸行筋、刺鼻行气、苦行血、咸行骨、甜行肉,称为五行”。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药物的归经,但却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了用药规律,为后世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杂病论》,将外感热病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候。对于每一种经络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剂,药物归经的初步形态已经形成,为药物归经的形成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等论述了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症状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驱虫、麻黄平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附子止痛等。,但对药效与脏腑结合的论述较少,如“五石脂补五脏五色”。唐宋时期,关于药物性能和疗效与脏腑相结合的讨论越来越多,有“补肺”之药,有“益脾”之药,有“定心丸”之药。北宋寇宗双在论述泽泻功效时,有“药物入肾经”之说。这说明“归经”的概念是在北宋时期明确提出的。
金元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理学的研究。著名医家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盛衰、补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金太宗在位期间(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写了《珍珠胶囊》一书,最早确立了药物归经理论。这本书几乎所有的药材都记载为“归经”和“引经”。相信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效果进行治疗,疗效会更明显。如果归经不明,就很难得到确定的结果。张的药物归经理论,以及引经导药理论,进一步丰富了药物归经理论,对方剂用药确有帮助。李时珍曾高度评价他,认为他“推动了医学,精神之下,只有他一个人。”此外,和王都对张的归经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如《王本草汤》中归经药865,438+0种。历史表明,金元时期,药物入经说盛行。
到了明代,药物的归经已经成为本草书籍中的专项。如刘主编的《本草纲目》论述每味药有24项,其中特别指出了药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完整地继承了以往归经的内容,而且详细论述了药物的“入气”和“入血”,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对于同属一脉的药物,最好区分“入气”和“入血”,这样更能体现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清代中期,金申敖对药物的归经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将历代本草书籍中所讨论的归经名称,如经传、声导、经、入、行、归经等,统称为归经。在他的《基本药物与配药员》一书中,每种药物都列有“归经”。所以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提法。至此,药物归经理论基本完备。
二、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
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总结。在药物归经理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五行学说归经。
很多药物的归经是根据药物本身的颜色、味道、性能和五行来决定的。《灵枢九珍篇》说:“五味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甜入脾,咸入肾。”根据五行属性来确定药物的归经,主要就是基于这个理论。比如青皮是绿色的,枣仁是酸的,五行属木,所以属于肝胆。红小豆为红色,苦参为苦味,五行属火,故入心、小肠。姜是黄色的,甘草是甜的,五行属土,所以属于脾胃。杏仁白而香,五行属金,故入肺、大肠。羌活为黑色,盐炒知母为咸味,五行属水,故归肾、膀胱。
当然,根据五行学说归经也不是绝对的,还是要根据药物的性能和对脏腑器官的治疗效果来定。比如麻黄是黄色的,但不属于脾经,取其辛味归肺经治疗肺部疾病。白术为白色,但不入肺经,取其甘味治脾病,归脾经。总之,五行学说不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必须以药物的性能和治疗效果为基础。
2.根据药物的特性归经
有些药物的归经是结合药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比如结合药物的形状,莲翘看起来像心脏,所以属于心经。再比如,结合药物的质地,灯心草轻佻,所以入心肺。磁铁重,故入肝肾经。但是,这种方法不是绝对的,只适用于少数药物。
3.根据临床经验归经。
根据临床实践确定药物归经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根据五行学说和药物特点,克服了归经的缺点,完全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是最重要的归经方法。比如杏仁、桔梗能平喘止咳,所以入肺经。柴胡、青皮能疏肝理气,故入肝经。生姜、半夏可减少不良反应,止呕,故入胃经。朱砂、枣仁能安神定志,故归心经。麻黄、桂枝善解太阳之表,故属太阳经。石膏、知母擅长清阳明之热,故归阳明经。总之,这种方法应用最广,适用于临床常用的所有药物。
4、归经的成因
所谓“病因归经”,是药物治疗疾病的药物归经基础。比如驱虫药,有驱虫或杀虫的功效,但中医认为“虫生于湿”,“脾主湿”,所以大部分驱虫药归入脾经。再比如,暑邪伤人,导致阳明气分。所以,善于祛暑邪的药物,一般都属于胃经。
5、定向归经
所谓“定向性”,是基于某些药物的特定疗效。这些药物对一条经络所属的脏腑器官有特殊的选择性,也有特定的作用,可以将药物直接导向病位。比如“十二经脉泻火”就是十二经脉所属系统热证用的药物。
6.相关归经
有些药物治疗的疾病与某个器官或某个腑脏有关,那么归经就是以相关的腑脏为依据的。如果用续断,有强筋壮骨的作用。因为“肾主骨”、“肝主肌”,属于肝肾经。白芷主要是把风湿的邪气散在阳明经,因为阳明经属于胃经,所以属于胃经。
三、药物归经的实用价值
药物归经理论以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将临床常用药物全部归属于各个经络,既发展了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又拓展了经络学说和药物的临床应用。通过药物归经,系统总结药物的性质和治疗作用,进一步明确药物作用于脏腑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为临床辨证论治、选择药物、合理组方、提高疗效提供更丰富的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正如《医学的起源》所说:“医者必先辨经络脏腑之位...然后选择哪个经络哪个脏腑来治病...自然有效...用药不了解经络,不会有速效。”
在药物归经理论形成之前,药物分为“四气五味”。“四气”主要反映药物的阴阳属性,“五味”主要反映药物的味道和功效。它的治疗作用一般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比如,一种药物可以治痢疾、疟疾、腹泻、呕吐、头痛、止血,但并不能体现药物对某个器官或某个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如黄芩、黄连、知母、木通为苦寒药,均可清热泻火。根据药物归属理论,可以更加明确:黄芩归肺大肠经,清肺大肠火;黄连归心胃经,清心胃火;知母属肺肾经,泻肺肾之火;关木通入心小肠经,泻心小肠之火。因此,通过药物的归经,使药物治疗对脏腑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更加明确。
药物的归经可以指导药物的炮制。药物加工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加工处理方法,对药物导入月经,提高疗效大有裨益。比如香附,属于肝经。为增加其疏肝理气的功效,常与醋同炒。再比如,黄芪和甘草都是健脾经,入脾经。为了加强健脾益气的功效,常将它们用蜂蜜焙炒,称为炙黄芪或炙甘草。总之,根据药物的归经,经过炮制,既能提高疗效,又能直达患处,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通过归经,便于临床用药。由于药物归经进一步明确了药物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用药选择。如白芷、羌活、柴胡、吴茱萸均治头痛,但白芷入阳明经,故阳明头痛选用白芷;羌活入太阳经,太阳头痛,选羌活;柴胡入少阳经,故少阳头痛选用柴胡;吴茱萸入厥阴经,故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同病不同治或同病同治。这些治疗方法的实施离不开归经药物的选择。若能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归经或归经的药物,则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药物归经,进一步完善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经络理论形成后,中医学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方法、方药临床应用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中,治疗的本质是治“证”,而不仅仅是治“证”。“综合征”就是综合症的意思。证候不同于症状,而是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和体征,对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因、部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的强弱对比作出的病理概括。因此,“证”的治疗比“症”的治疗更进一步,必须以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为基础。药物归经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总结归纳药物作用于脏腑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进而根据脏腑器官的归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因此,药物的“归经”可以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如治疗伤寒、太阳病的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太阴病的理中汤,调和少阳的小柴胡汤,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等。都是治疗综合症的药方。
四、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
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由于不同家庭用药习惯和临床经验的差异,对药物归经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将临床常用药物的“归经”归纳整理如下,供临床参考。
-=-=-=-以下内容由易哲于2006年5月65438日凌晨03:05+添加-=-=-
1,手太阴肺经
桔梗、杏仁、半夏、川贝、白芨、白前、百合、百部、麦冬、前胡、紫苑、紫苏、皂角、银杏、毛果、射干、麻黄、麻黄、瓜蒌、旋覆花、白芥子、天南星、板蓝根。芍药、芫荽、柽柳、香薷、牛蒡、豆豉、浮萍、木贼、瓜提、盐、常山、藜芦、矮牵牛、甘遂、狼毒、芫花、商陆、石膏、知母、栀子、黄芩、芦苇。半边莲、苍耳、花椒、丁香、冰片、远志、僵蚕、陈皮、木香、乌药、薤白、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延胡索、瓦楞子、人参、党参、太子参和侧柏根。
2、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升麻、葛根、麻黄、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何首乌、矮牵牛、巴豆、石膏、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胡黄连、秦皮、连翘、红藤、败酱草、白头翁、棕榈、桃仁、甘草、蜂蜜、肉苁蓉
3.足阳明胃经:
白芷、升麻、葛根、防风、辛夷、生姜、洋葱、芫荽、柽柳、香薷、牛蒡子、蔓荆子、炒豆豉、瓜提、盐、藜芦、人参、大黄、芒硝、芦荟、火麻仁、巴豆。白鲜皮、土茯苓、白蔹、漏芦、山慈菇、橄榄、西瓜、荷叶、绿豆、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白豆蔻、茯苓、茵陈、滑石、冬瓜子、通草、萆薢、木瓜、秦艽、三七、柿子、白芨、香草雾
4.足太阴脾经:
紫苏、防风、生姜、葛根、柴胡、升麻、大黄、火麻仁、郁李仁、甘遂、大戟、芫花提取物、商陆、白鲜皮、荷叶、藿香、佩兰、茵陈、苍术、厚朴、砂仁、砂仁、茯苓等。赭石、地龙、陈皮、大腹皮、枳实、木香、乌药、沉香、檀香、麝香、甘松、仙鹤草、小蓟、大蓟、艾叶、复肝、乳香、姜黄、三棱、莪术、泽兰、元胡、牛蒡子、苏木、根
5.手少阴心经:
麻黄、肉桂、阿莎丽、柽柳、长山根、栀子、竹叶、熊胆、犀角、牛黄、生地、熟地、丹皮、紫草、黄芩、黄连、苦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马齿苋、白蔹、山豆根、西瓜和绿豆。磁石、珍珠、龙骨、牡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龟甲、赭石、薤白、乳香、郁金、丹参、红花、苏木、刘寄奴、桃仁、人参、党参、薤白。
6.手太阳小肠经:
羌活、防风、茵陈、蔓荆子、郁李仁、生地、黄芩、黄柏、苦参、砂仁、小茴香、茯苓、车前子、冬瓜子、木通、灯心草、大枣、海金沙、赤小豆、七叶树、南瓜、半边莲、大腹皮、冬瓜子、
7.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防风、青蒿、蔓荆子、麻黄、桂枝、黄柏、大黄、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茵陈、防己、木通、麦芽、萹蓄、萆薢、石韦、地肤子、海金沙。
8.足少阴肾经:
阿莎丽、独活、羌活、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知母、芒硝、熟地、玄参、牡丹皮、地骨皮、黄柏、败酱草、砂仁、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和金钱草。合欢、地龙、橘核、乌药、沉香、檀香、艾叶、地榆、鸡血藤、牛膝、黄芪、山药、白术、甘草、鹿茸、海狗肾、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肉苁蓉、锁阳、巴戟天、芝麻、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龟板
9.手厥阴心包经:
柴胡、大黄、牡丹皮、黄芩、败酱草、代赭石、钩藤、青皮、金铃子、白术、甘草、熟地、沙参、蒲黄、川芎、丹参、益母草和喜树碱。
10,手少阳三焦经:
柴胡、阿莎丽、连翘、大黄、芒硝、石膏、附子、青皮、香附、川芎、黄芪、白术、甘草、熟地、砂仁、砂仁、豆蔻和地骨皮。
11,足少阳胆经:
柴胡、木贼、明矾、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熊胆、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秦皮、连翘、青蒿、茵陈、金钱草、秦艽、牡蛎、酸枣仁、青皮、川芎、郁金、莪术
12、足厥阴经、肝经:
柴胡、羌活、荆芥、防风、蔓荆子、薄荷、蝉蜕、桑叶、菊花、木贼、明矾、常山、大黄、芦荟、地锦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竹芋、熊、犀角、牛黄、生地、土茯苓、山慈菇天麻、钩藤、蒺藜、地龙、僵蚕、蜈蚣、陈皮、青皮、金铃子、香附、乌药、麝香、荔枝核、蒲黄、仙鹤草、三七、白芨、大蓟、小蓟、茜草、地榆、槐角、大黄、仙鹤草。五灵脂、瓦楞子、牛膝、苏木、自然铜、穿山甲、皂角刺、王不留行、桃仁、干漆、水蛭、虻虫、白术、甘草、鹿茸、紫河车、锁阳、淫羊藿、杜仲、狗脊、续断、兔子仁、大蒜子、小米。
13,任麦:
苍术、吴茱萸、香附、木香、川芎、丹参、白术、甘草、当归、枸杞子、龟板、槟榔、鹿茸、鹿衔草、巴戟天、紫河车、银杏、山药、青梅、露比和王不留行。
14,督脉:
阿莎丽、茵陈、苍耳子、附子、肉桂、黄芪、狗脊、羊脊骨、鹿茸、鹿角霜、鹿角胶、鹿衔草、银杏叶、枸杞子、花椒、蛇床子、益智仁和补骨脂。
15,脉冲:
苍术、吴茱萸、香附、木香、川芎、丹参、白术、甘草、当归、枸杞子、杜仲、肉苁蓉、紫河车、黄芩、黄柏、山药、扁豆、莲子、芦荟、槟榔、龟板、鹿茸、鹿衔草、巴戟天
16,带脉冲:
升麻、当归、熟地黄、白芍、白术、山药、甘草、黄芩、黄柏、艾叶、干姜、龙骨、牡蛎、乌贼骨、续断、车前子和五味子。
17,维迈:
当归、川芎、白芍、黄芪和桂枝。
18,跳麦:
肉桂、防己、虎骨、穿山甲。
以上是属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主要药物。其中,归入“十二经脉”的药物,主要是根据脏腑的归经。如果药物对某一脏腑或某一脏腑及其组织器官有治疗作用,则根据脏腑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齐静八脉”与五脏六腑不相容,所以属于“齐静八脉”的药物都是通过“齐静”进入经络而联系的器官和组织。如果一种药物对由“齐静”连接的器官和组织有治疗作用,它就属于齐静。例如,对“子细胞”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可以归类为脉冲或脉冲任。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药物,可入督脉或调脉。属于“奇经”的器官、组织、器官相对较少,所以属于“奇经”的药物也很少。简而言之,每种药物的归经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和脏腑器官的归经决定的,而不是药物本身对经络有治疗作用。比如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药物,对肺及其所属的组织器官有治疗作用,而不是手太阴经本身。所有属于“齐静八脉”的药物,对属于“齐静八脉”的器官或组织、器官有治疗作用,而对“齐静八脉”本身无治疗作用。所有药物的“归经”都是如此。如果将药物“归经”误解为药物对经络本身的治疗作用,就会扭曲药物的治疗效果,完全没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