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峡历史人物的典故,如李白、王昭君等,必须有具体内容。

详情如下:

首先,女神的神话

女神神话是三峡地区神话的主体部分,说明这个小地方特别能孕育美女,特别崇拜美女,有很深的美女情结。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王力可昭君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必然性。

1,雷祖

传说嫘祖是黄帝的公主。在中原文化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帝的妻子是妹子,这种观点得到了中国古代很多化学家的认可。但中原文化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帝的第一位公主是雷祖,最有力的证据是《史记》,记载黄帝“娶了西陵之女”,而在民间传说中,黄帝有四妃十妾,其中第一位公主是雷祖,第二位妃子是方、佟玉氏和。雷祖亲力亲为种桑养蚕,教人纺织,被后人称为“第一蚕”。

三峡的人们当然同意后一种观点。除了历史记载,这里还有很多关于雷祖的传说。相传有一年春天,少女嫘祖正在西陵峡口的西陵山桑园里养蚕,遇到了率领大军路过的黄帝。黄帝非常惊讶地看到她穿着一件带着柔和光线的丝绸衣服。因为人都是用草或者兽皮裹着,黄帝问雷祖所穿的是什么,雷祖说是丝绸。黄帝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决定把雷祖带走。雷祖也对小皇帝一见钟情,愿意结婚。而黄帝和雷祖则被当地原住民围困,在逃亡的过程中,一度躲进了黄牛岩的一个山洞,也就是三峡黄牛峡的轩辕洞。三峡地区还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皇帝老儿是山民的侄子”。这句谚语似乎从民间传说中证明了雷祖才是黄帝的公主。现在西陵山上有雷祖庙,庙门口有个大坪,是“人文始祖”。据说中国只有两块“大扁”有资格成为“人类始祖”,另一块在黄帝陵,所以在三峡,人们称雷祖为伟大的“中国始祖”。

2.涂山石

在中原的正统文化中,屠山石是大禹的妻子。大禹在南方治水时娶了屠山石。《尚书·墨涛》记载于“嫁于土山”《华阳八志·国志》载:“于娶涂山...而今江州土山也。玉皇殿刻。”在这个体系中,屠山石和大禹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帝舜杀了治水不力的水利大臣鲧后,丰鲧的儿子禹当上了水利大臣,继续治水。于在三峡游玩时,遇到了屠山石,并与她结了婚。禹治水十三年,三次不进家门。屠山石一个人没日没夜地过日子,月亮出来的时候,不禁想起了九尺二寸长的余,唱起了情歌《等人!。据鲁《春秋》记载,涂山石的《等人》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首情诗,也是中国第一首情诗。后来有一天,屠山石给了玉一顿,当他看到玉化身为一只熊时,他非常羞愧,变成了一块石头。于向这块石头要他的儿子,石头裂开了。里面有一个婴儿,是于的儿子齐。

三峡地区的传说完全不同。在三峡,于在包括黄牛在内的神灵帮助下,疏通了半封闭的峡江,开启了中华民族治理三峡的伟大工程。重庆(江州)美少女涂山石深受感动,颇有感触。屈原《田文》记载:“你怎么从土山得了一个女儿,传到台湾来的?”按照闻一多、和刘神仙的意见,“交往”就是“通奸”,这与三峡地区的传说是一致的。台桑是一个平坦的平台,有茂密的桑林,于和屠山石在这里相遇。于白天要工作,涂山石寂寞,就唱了《等人》这首歌。这个故事和后面要讲的三峡女神姚姬,愿意给楚王推荐枕席的盐水女神,愿意留下来* * *的林俊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三峡神话特征。最近眼睛不太好的季连海老师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了这个故事,在网上引起愤慨,被问到“像你这样的人做什么研究?”季先生连连道歉,说自己真的对研究一窍不通,只是在普及历史知识。其实这在三峡地区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伟大的屈原也把它写在了自己的诗里。

3.姚记

姚姬是三峡最有名的女神,我们一般都是指这个女神。传说她是炎帝最小的女儿,未成年就死了,葬在巫山,成了巫山女神。三峡地区关于这位女神的传说最多,资料最丰富,影响最广泛。巫山十二峰中的神女峰就是这位女神的形象。

这个女神也和治水英雄大禹有关系。据唐光诚《禹城游仙录》记载,神女姚姬随狂张、游东海,翻越巫山,见洪水汹涌,遂“助禹凿石,疏浪,止洪,导厄顺流”。洪水太平时,姚姬为百姓祈福丰年,航行平安,在山顶伫立良久,于是化为神女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峰顶上有一根很漂亮的石柱,看起来像一个苗条的女孩。她每天最早迎接朝霞,最后送走晚霞,因此也被称为“王霞峰”。在一些版本的传说中,她还给了禹一本“天书”,并帮助禹杀死了交错峡谷的恶龙。事迹很丰富。

女神姚姬与楚王的艳遇,是三峡女神系列中最闪亮的篇章。据宋玉《高唐宓》记载,楚王在巡视高唐时睡觉,梦中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来到他的卧室,对他十分热情主动。说:“我是巫山的女儿。听说你来高唐游玩,就赶过来想和你睡一觉。”当然,楚王尽了自己的本分,玩得很开心。临走时,姑娘又告诉他:“我住在巫山南麓靠近山顶的一个平台上。早晨是五彩缤纷的朝霞,夜晚是随风飘荡的细雨。一大早,晚上很晚,都在那个站台附近。”第二天早上,楚王特意去看,果然看到了异常温柔的早云。为了纪念这位女神,一座名为“朝云”的寺庙被下令建在那个平台上。宋玉在《神赋》中生动地描写了姚姬,说和与姚姬相比,不过是面黄肌瘦的女人。宋玉的两首诗,开中国诗歌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曹植的《楚辞》就是一个例子。

姚姬不仅是三峡地区家喻户晓的女神,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塑造了中国文学中经典的“云雨意象”。

4.山鬼

山鬼虽然没有姚姬那样的全国影响力,但却是三峡地区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巫女,更能体现三峡的巫文化。她介于人神之间,聪明,美丽,活泼,狡猾,精力充沛,一丝不挂。在她美丽的身段上,缠绕着纤细的雌性藤蔓,爬满了木莲的绿枝,唐菖蒲的叶子和芬芳的杜衡草。她喜欢唱歌跳舞,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玩着恋爱游戏。屈原的著名诗篇《山鬼》通过一个女巫迎接山鬼的故事对山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山鬼代表了三峡地区大量的女巫形象。在三峡古代,巫文化盛行,很多漂亮的姑娘都是女巫。她们以与男人交媾和从事巫术活动为职业,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据《山海经》记载,这些女巫被称为女尸。“女尸”是“尸女”的意思,《说文》说“尸,陈野,状如卧。”也就是说,这里用的是尸体的本义。袁枚《随笔·园与死女》说:“大概到了社会之日,所有女巫都会出来妖娆。”从这些记载和三峡当地的传说中,可以想象出当时三峡地区众多巫女的热闹场面。

5、盐水女神

咸水女神是三峡地区巴神话中的女神。她是盐水部落的首领,土家族人尊称她为皇后。在某一天,巴部落的首领林俊带领他的部队沿着清江北部的地图发展,穿过阳炎。咸水女神一见钟情,拦住了林俊的雕土船,依然热情真诚地说:“我们阳炎地域辽阔,盛产鱼和盐。希望你们能留下来,一起生活。”考虑到部落的生存利益,林俊不同意。晚上,盐水女神来到林俊的船上,和她呆在一起。天亮了,林俊执意要北上,盐水女神化作飞虫,聚集了上千个同类,像江面上的云一样遮住了太阳,让林俊难以分辨北方的东西。于是经过七天七夜,林俊终于有了一个计划,派人送给盐神一缕蓝色丝线作为定情物,让她系在身上,预示着两人将永远相处下去。盐神欣然接受了承诺。林俊站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斜坡上,照着苔藓射出一箭,正中盐神。盐神在爱人的利箭下,躺在河边,慢慢闭上了眼睛。林俊带领他的人民继续北上,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统一了清江各部,成为巴人的国王。后来死在五罗钟,化为白虎,蹲在山顶上,每天望着上游盐阳的方向,难以释怀。

从这些女神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三峡地区深受母系社会的影响,从关于雷祖的传说到涂山石的《等人》,姚姬的《愿荐枕席》,卤水女神的《愿留* * *居》,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文化特征;第二,巫文化极其兴盛。山鬼和他笔下死去的女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三峡独特的巫文化特征。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三峡成为女神的沃土和摇篮,成为我国神话体系中的一大奇观。

第二,关于香草的神话

古代的美总是和香草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室之梦》时看到这一点,里面有许多漂亮的女人带着香囊,香囊里装满了药草。三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奇花异草众多,草药极其丰富。香草与美* * *是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使三峡地区的美与香草神话,或者说香草* * *之美成为传说的题材和主题。因此,在楚辞中,香草美人也是叙事叙述最常用的载体和素材。

1,灵芝

据《襄阳山川巫山传》载,姚姬说楚王曰:“我帝季之女,亦名姚姬,未去而死,封于巫山之台。精神靠草,草其实是梗(精神)奶酪。如果你是妩媚的,服侍的,那就和梦期有关……”从记载中我们知道,瑶姬的魂魄附在灵芝上,灵芝可以魅惑人,吃了可以在梦中与瑶姬幽会。

2.柞蚕丝

《山海经》中的七经记载:“往东二百里,名曰伯母撼山,帝女亡。叫女尸,化为草,叶盖枯黄,其实如土丘,魅惑人心。”土丘,也就是现在的弓首草,中药里常用,可以刺激男性的情欲。

3.三场演出

《山鬼》说:“取三秀于山中。”王逸注:“三秀谓曹植。”这可能是姚基灵改造的灵芝一样的植物,也可能是另一种香草植物,但肯定和灵芝有相似的功能和作用。

4.石南(兰花)

三峡山涧中常生长着一种石南叶,服用后能使女子思念男子,故又称“思男”叶。山鬼的女巫是“由石兰带到杜衡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女子久服不能,使其想起男子。”可见这是女性的春药和壮阳药,可以激发女性的性欲。

从这些看似现实却与神女巫女息息相关的关于香草的传说中可以看出,三峡地区有着强烈的香草崇拜,这与三峡地区兴盛的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祭祀活动中,女巫扮演女神(美人),而芳香植物则成为巫术的载体,可导致幻觉和梦性。香草的巫术力量不仅能取悦神灵,辟邪除疫,还能激发男女情欲,达到生育繁衍的目的。

另外,从女神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女神和香草的密切关系。在古代汉语中,尧和殷是通用的。《温雅释文》说:“尧、殷也。”所以姚姬是个荡妇。卖淫,是丰满、活泼、活力的代名词,在人类繁衍不发达的时代被崇拜。香草植物是女性卖淫的强大神助,所以一起被崇拜。这种观念和习俗在现代三峡周边的山区依然可以看到。

第三,关于治水英雄的传说

治水或治峡是三峡地区的另一个神话主题,反映了古代三峡人治理三峡的强烈愿望。

《水经注·河流》载:“此峡(瞿塘峡)为虞所筑,以达河。”郭璞《符江》云:“若是巴东之峡,夏后必掘之。”“峡北(西陵峡)有七姑村,两山之间水清而深...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言:曾经是一条大河,是禹治水,这条河不足以流水。玉今日开峡,水势齐冲。这条河绝对是输了,今天也断了。”三峡民间也流传着神牛(黄牛岩)助玉开峡等神话传说。

《水经注·江河注》引本《蜀论》云:“巫山峡、蜀水不流,帝令(即龟灵)掘巫峡通水,蜀得地。”龟灵是蜀国的国相,在夏时与妻子有染。龟仙人完成调峡任务返回朝鲜后,看着皇帝,觉得很惭愧。他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如龟仙人,就把它托付给国家,离开了。龟仙人登基,谥号开明皇帝,受人敬仰。这些传说丰富了三峡地区的神话传说。

总之,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以美女、草药、治水英雄为题材和主线,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深刻地反映了三峡地区的文化内核,甚至可以说是三峡文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