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什么?

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原来有两座土墩,高10余米,相传是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坟墓,故称“马王堆”。也被认为是西汉长沙和唐合葬的“双女墓”。这个墓地是什么时代的?坟墓的主人是谁?它的地位如何?这些谜团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1972—1974.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这个墓地。揭开了谜底,原来马王堆的两座土葬墓下面埋着三座西汉初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印章、印文、木简等文字资料准确反映了墓主人的姓名、年龄和身份。特别是1号墓出土的一具女尸,年龄约50岁,保存完好,俗称“马王堆老太太”,使马王堆汉墓名扬天下。

马王堆有三座墓,都是长方形竖洞、坑和带墓的木墓。1号墓坑最大最深。三座墓的墓底及周围房间用木炭和白膏填充,然后逐层填土,压实密封。1号墓和3号墓的棺椁保存完整,结构基本一致。棺材分为房间和四个侧箱。1号墓的棺室最大,有4层棺材。三号墓有三层棺,二号墓根据残存痕迹有两层棺。

1号墓填充的白色石膏最厚最均匀,使埋在地下10米以上的墓室密封严密,形成恒温恒湿环境,从而保存了埋了2100多年的女尸。女尸被放置在锦缎装饰的内棺中,背部覆盖2件丝绸织物,穿着20层衣服和被子,从头到脚包裹,然后用9条丝带横向系住,再盖上2件丝绸长袍。出土时,她被浸泡在大约80升无色透明的棺液中。这种棺材液抑菌、杀菌作用弱。女尸长1.54米。重34.3kg,是类似于鲜尸的“湿尸”,与“干尸”不同。身体各部分和内脏的形状还相当完整,结缔组织等精细结构保存完好,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非常罕见。病理检查显示,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死于胆绞痛引起的冠心病急性发作。

保存完好的1号墓和3号墓,均放置在棺室周围的四个侧箱中,主要有竹仓、漆器、木俑、乐器、竹器、陶器和竹简,内装衣物、食物和药物,均达1000余件。两座墓中都出土了彩绘丝绸画。3号墓还出土了帛书和兵器。

1号墓出土了1幅帛画,3号墓出土了4幅帛画。其中65,438+0号墓和3号墓出土了65,438+0号彩绘覆盖内棺的T字帛画,两者的形制、构图和内容相似,均为2米多长,四角垂耳,顶部有一条领带用于升降,应该是当时丧葬仪式中的条幅。画面的上、中、下三段分别象征天、地、地。两幅帛画的主要区别在于墓主人的形象。1号墓为女性,3号墓为男性,与墓主人实际情况相符。三号墓的地主和西墙上也有一幅丝绸画..分别画出车马的仪式场景和墓主人的生活场景。三号墓出土的另一幅帛画《导图》描绘了40余人的各种运动姿势,反映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养生健身运动。

L号墓和3号墓分别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竹简。其中1号墓出土312件,均为墓中随葬品的记载。传统上把这种竹简称为“寄策”。3号墓除《送策》竹简410外,还出土了200本医书。此外,3号墓还出土了20多种帛书和3幅地图。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科技等诸多方面。除了《周易》和《老子》,大部分都是古佚书,是我国古籍资料的一大发现。《长沙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市与河床图》三幅地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具有相当科学水平的实用彩色地图,在中国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绝大多数的丝织品都是放在竹棚里的,主要种类有丝、绢、绢、纱、锦、绣。这些织物年代早,数量多,品种多,保存完好,其中平纱和毛圈锦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的发展。薄如蝉翼,轻如青烟,素纱单大衣重量不到1两,堪称绝世精品,是当时缫丝技术高度发达的标志。圈锦作为服装边缘装饰的发现,证明了起绒技术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印花彩纱的发现,说明当时的印染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随葬大量五彩漆器是马王堆汉墓的一大特色。漆器500多件,大部分是木胎,少数是夹胎。有鼎、壶、盒、壶、勺、耳杯、盘、勺、案、匕首、数、屏等。装饰图案以云纹为主。有些漆器上写着“后羿家”、“邢俊市”、“邢俊酒”等字样,还有表示容器容量的“四斗”字样。汉代漆器远比青铜器珍贵,有“一杯纸胜十杯铜”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如此之多,可见墓主人生前生活之奢侈。

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一批乐器,1号墓出土了25件弦乐器、22支管乐器和一套尺子。三号墓出土了竖琴、芦笛、七弦琴和六孔长笛。陆、陆、琴、箫均为西汉时期首次发现,25弦乐器是西汉早期发现的唯一完整乐器。

根据考古发现和参考资料,马王堆汉墓主人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马王堆二号墓中发现“长沙丞相”、“后羿玺”、“李沧”三枚印章,史书记载此墓主人应为第一代后羿李沧。1号墓和3号墓分别是他妻子和儿子的墓。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堆”,而是西汉初年长沙丞相、后羿李沧的墓地。它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沉寂在地下2100多年的古墓被打开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和不朽的千年女尸陈列在古城长沙,诉说着长沙辉煌的历史和失落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