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何养生?春季中医保健方法
春季中医保健方法1,早上梳头,晚上泡脚。
《养生论》说:“春日三月,每日晨梳头一二百次,夜卧时,热汤中放盐一撮,洗膝至卧,以驱风毒脚气,不致凝滞。”也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可以促进气血循环,保健防病。
2、晚睡早起,不要爱上床
春季养生要保持睡眠中“晚睡早起”的习惯。晚睡是指晚上9点以后睡觉。早起就是太阳刚升起就起床,有利于气的增长。睡懒觉并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上11之前入睡,否则第二天眼睛会红,火气会升。
3、提倡晨练拉伸。
我们之所以提倡早上做拉伸运动,是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柔软松弛,血液循环缓慢。所以,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很懒,很虚弱。这时,如果我们四肢舒展舒展,肌肉用力拉伸,再加上深呼吸,就会有催吐、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除疲劳、醒神提神。
4.多晒太阳补钙
春分过后,日照时间逐渐变长。当地球在冬天脱下寒冷的外衣时,阳光温暖而柔和地照在它身上。此时,我们应该充分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民间一直有句话叫“学会晒太阳,不如吃补药”。最好是出去晒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
5.“避开”紫外线,注意防晒。
一般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想到紫外线的存在。其实在春天,紫外线就已经开始伤害皮肤了。尤其是中午11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紫外线的强度比你想象的要高很多。紫外线很容易促进雀斑的形成和黑色素的沉积。所以防晒很重要。
6.每天保持大量饮水
每天多喝水,可以增强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高预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实喝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减肥。如果每天摄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5斤。
7.不要急于减少衣服。
在春天,由于气候变化大,天气晴朗,早春的多变性和寒冷往往被忽视。所以最好慢慢穿,夏天不要一下子换成短袖短裤。寒邪会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家都知道“春捂秋”,捂的程度就是不要出汗太多。如果天气很热,里三层外三层都不好,出很多汗也不好。
8、彻底清洁,远离过敏。
春季是过敏、呼吸道疾病、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有必要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一般清洁应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时候进行。清洁前要开窗通风,尽量用湿式清洁代替干式清洁,防止室内积尘。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吸尘器,尤其是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下的卫生死角。被褥也要拿到室外晾干。每次换季都要清洗地毯和窗帘。
9.抵御春眠有妙招。
“春困”让人疲惫、抑郁。要多吃红色、黄色、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西红柿、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非常有益。生活节奏要有规律。不要三天不睡觉,早睡晚起。避免暴饮暴食,一日三餐也不要吃太多,否则胃会过度膨胀,人容易犯困。
10,多吃甜食
中医认为“春季宜存酸,删甘,以养脾”。那是因为春季肝气旺盛时,肝气会影响脾脏,所以春季脾胃虚弱很难表现出来;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功能偏高。因此,在春季饮食保养中,宜选择辛辣温热之品,忌酸性。性温味甜的食物:糯米、黑米、高粱、燕麦等谷类;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蔬果;牛肉、鲫鱼、鲈鱼和鳗鱼等肉类。
懒人春季健身小贴士。学会像猫一样伸展。
谁说上班不能运动?例如,在你的办公桌前,你可以在电脑下载文件时举起手并向后伸展。不仅深呼吸,还能锻炼肩胛骨周围的肌肉群,有效促进脂肪燃烧。同时可以收紧腹肌,矫正歪斜的盆腔。
金鸡独立看电视。
回国后也要随时锻炼身体。可以轮流抬起左右脚,看电视当金鸡,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健身娱乐一举两得。
每天一碟青菜蘑菇。
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应该知道点一份青菜或者一个蘑菇。绿色蔬菜,如菠菜、空心菜、红薯叶等。,富含膳食纤维,能帮助消化;还有丰富的B群帮助恢复疲劳。蘑菇、银耳等。含有丰富的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