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在家教育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该怎么办?

一、应该持有的态度:

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这对于大多数毫无准备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这对父母和家庭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正因为如此,父母的责任更加重要。家长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勇气面对现实,面对孩子。1.敢于接受,用心去爱对于每一个对自闭症完全无知的父母来说,自闭症的症状既难以捉摸,又难以应对。任何父母都不应该因为孩子过度奇怪的行为而失望,在情感上疏远孩子,忽视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求,这对孩子和父母都没有好处。相反,只有勇敢接受事实,用心去爱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病情,一点一滴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一开始就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用心去爱,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对孩子、对家长、对家庭都有好处。

第二,信心、耐心、毅力缺一不可。

无论你为成为父母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你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这对父母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起初,恐怕很少有家长知道如何处理孩子发脾气等情绪和行为问题,甚至觉得无法忍受。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会了处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感觉自信心回来了。但是,孩子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有些是家长一时难以理解的),甚至可能在孩子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行为问题。这些都是对父母的考验。这需要家长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毅力,缺一不可。

第三,避免过度投资。

因为孩子的特殊疾病,很多父母关注孩子的特殊需求,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孩子的照顾和教育上。第一,过分关心和爱护孩子,百般保护孩子,衣食住行都要安排好,容易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性。所以一定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二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完全不顾自己和家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养育孩子的方式,不仅会让父母疲惫不堪,还会对婚姻家庭的平衡与和谐造成危机。所以家长一定要给自己和家人适当的私人时间和空间。

第四,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

自闭症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天生就有身体和智力方面的能力,但自闭症会限制孩子目前的能力,他未来的潜力很难预测。所以,家长既不能觉得孩子学不到他的东西,也不能做不到,更不能盲目高估孩子的能力,甚至盲目与其他孩子攀比,为孩子制定出与能力相脱离的培养计划和未来发展目标。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病程、目前的能力、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短期训练目标、中期训练目标、长期训练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这样对孩子更有利,对自己也更有利。

五、合理训练

1,指导下训练

孩子的训练要科学。所以家长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标准化的评估,确定孩子的训练基线和能力,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强加给孩子。

2.掌握灵活的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与正常儿童相似,但在训练方法上有其特殊性。家长必须掌握灵活的训练方法,以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

“因材施教”是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最重要的特征和手段。因为每个孩子的语言和相关能力都不一样。因此,在选择训练内容和交流方式时,要根据孩子现有的语言状况和发展潜力,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两人互动”演示模式。所谓“两人互动”,就是在语言训练中,有两个训练者参与,其中一个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另一个扮演儿童的模仿者的角色,从而形成“一对一”或“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模式。

“一对一”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一对一”教学重在“示范-模仿”,让孩子学到更多固定的内容。而“开放式”教学,就是在大量的自然生活、活动或其他项目的训练活动中,为儿童提供语言信息,紧密结合当时的活动,帮助儿童理解语言的意义,为儿童提供广阔的语言运用空间。

偶然事件中的教学。在生活中(家庭、学校、社会),特别是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活动中,指导者要抓住时机,督促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展示已有的行为和习惯;抓住机会,自然地教给孩子沟通的知识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措施:

父母帮助孩子缓解孤独感。

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和早期干预离不开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因为他们“病态”,程度不同,他们需要的治疗方案也要有针对性;“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家长来承担。“因材施教”和“家庭康复”是对这些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与教育“挂钩”

治疗自闭症儿童,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规则和方法。爸爸妈妈不妨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孩子,创造一个让他们学会自理的氛围,比如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吃饭,自己洗手洗脸;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合作。但设定的目标要贴近孩子,同时要把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让他们一点点努力就能看到成果;经过反复练习,成果会得到巩固。如果你定了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那百分之百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让他们一起步就退缩,但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对于普通孩子来说,简单易学的生活技能或者短时间就能养成的好习惯,自闭症孩子都要学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心里给孩子定一个比正常同龄孩子低得多的标准,不能有急躁和攀比心理。

要教会这些孩子有意识的交流,首先要让他们对交流产生兴趣。比较好的方法是长期和近亲呆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手势、动作、语言、表情、表达和回应对方的方式、沟通技巧;耐心地给孩子反复示范,带领孩子反复模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家长最好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和训练结合起来,把枯燥的训练变成有趣的游戏,逐渐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活动,进而对父母,也就是人产生兴趣。孩子有自闭症,这既不是父母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父母要说服自己与自卑“绝缘”,带孩子走出家门,四处看看;帮他找小伙伴,在与孩子相处的细节上给予及时的指导,拓展他的生活范围。这对孩子的交流欲望非常好。

一直和孩子们交谈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缓慢,有的甚至丧失语言能力。他们面临的同样问题是学会说话。家庭成员除了吃饭睡觉,一直教孩子说话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要持之以恒。

语言训练可以分阶段进行。比如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孩子模仿父母的口腔动作,如张嘴、闭嘴、打哈欠、伸舌头、闭舌头、咂舌头、舔舌头、咬舌头、模仿声音等,以此来锻炼嘴、舌、唇、牙的灵活性。让孩子知道听指令,明白某些动作的含义——拍手表示高兴,挥手表示再见,牵手表示友好。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单音”训练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孩子的生活,从称呼最亲近的人“妈妈”开始学习发唇音。在拍一拍、抱一抱、打一打的动作中学习砰砰声;用孩子喜欢的食物和玩具学习一些单词,比如糖,梨,象棋。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眼睛和父母的眼神,让他们模仿父母的口型发音。如果孩子发音不准,没必要在短时间内刻意纠正,以免影响学习兴趣。等孩子把单音节词说好了,就可以开始教他学习双音节词,把认知渗透进去。依靠实物和图片,他可以教孩子说“杯子”、“面包”、“橘子”、“猴子”。有了这些“铺垫”,给孩子简单的问答训练,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表达需求,学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