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怎么补?
1.“贴秋肥”不等于秋补。
在古代,人们在经历了高温、湿热、食欲不振的“苦夏”后,往往在立秋时“以肉粘脂”,为繁忙的秋收打下物质基础。
但是现代人早就过了温饱不足,种田体力消耗大的时代。他们的饮食通常既营养又美味。主食、肉蛋、油脂的摄入早已超过日常所需,运动少、工作少、消耗体能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此时以“坚持秋重”为由大吃大喝,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危及生命。2.“养阴”是重点。《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立秋后,天地之间的阳气逐渐关闭,保健强调适应天气,滋养和保护五脏和阴精,保持人体的正气,以抵抗秋季易发生的常见疾病。
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燥”,最伤肺阴。清肺阴可缓解口唇干裂、咽喉鼻干、咳嗽等不适。,又避免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毒瘟疫”之苦。补胃阴可缓解脾胃燥热过度引起的口干、烦渴、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症状;滋润肝肾阴可减轻手脚发热、心烦失眠、小便短赤等症状。所以秋季养生重在“养阴”。
3.中医养阴四法
用药物补阴需要中医辨证,再结合初秋“温燥”的气候特点。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补阴的方法,可以在家里尝试。
调整作息。民间有句话叫“白天养阳,晚上养阴”,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证心、肺、肝、脾、肾等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秋后的作息要逐渐调整到“早睡早起”的状态。早起吸收自然界(空气质量适宜时)晨露滋养的水分,有利于人体适应秋后的“干燥”;早睡可以滋养身体的阴精,对滋阴大有好处。
穴位练习。中医外治法调理养阴的方法很多。众所周知的泡脚、足底按摩(重点在涌泉穴)就属于这一类。下面是一套睡前穴位练习。
第一步:磕头梳头,双手手指分开,用指尖轻轻拍打头皮2 ~ 3分钟,然后用手指从前向后梳1 ~ 2分钟。
第二步:按摩安明1 ~ 2分钟(安明是经络外的奇穴,位于耳后凹陷与枕下凹陷连线的中点)。
第三步揉耳廓1 ~ 2分钟(耳朵上穴位多,疼的时候可以按几下)。
第四步:按摩手腕(内关、神门穴)和手掌劳宫穴1 ~ 2分钟。
第五步:按摩下肢三阴交、赵海、涌泉穴各1 ~ 2分钟。
第六步,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腹3 ~ 5分钟。
第七步,仰卧放松,深呼吸,自然入睡。
软性运动。打太极、练瑜伽、饭后慢走等温和的运动,对放松身心、调和阴阳很有帮助。慢走时,注意三步一个呼吸一个呼吸,慢慢放慢呼吸频率,同时保持每一步的脚簧。
食疗养阴。初秋时节,夏日的炎热还没有完全消失。除了滋阴润燥,还要注意清热。下面介绍几个岭南人常用的滋润养生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