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怎么治?
脾胃湿热。也称中焦湿热。多为湿邪或饮食不当,过食肥甘,致湿热伤脾胃所致。症状有腹胀、乏力、体重、便溏、体热、口苦、口渴、小便少而黄,甚至皮肤黄如橙、舌苔黄腻、脉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脾胃湿热证在门诊几乎天天可见。涉及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多种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较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肝癌手术、食管癌或胃癌或肠癌手术后,可能出现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慢性胃炎占首位。脾胃湿热证的主要病因是上述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病灶反复移动发展。其次,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吃油腻食物、吃辛辣食物、吸烟饮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饮食适度,不抽烟,不喝酒等等。脾胃的生理特点是,脾胃的升降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来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在升和降。脾主运化,分布微妙清晰;胃主受纳,衰水谷,主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气不升;胃不和,浊气不降,反升。脾为阴,胃为阳,腑为腑,表里相生,升降相系。它不仅主持着水谷的分解和细微分布,而且关系到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的盛衰,所以它是人体盛衰的枢纽。脾胃的盛衰互为因果。胃失和而降,脾气不升。脾升异常,胃不降,正如余所言:“中脘之气盛,水谷之清气升而灌百脉,之浊气泄至大肠,便消矣。”脾清阳升,胃浊阴降,气血就会生化活跃,出入有序。不运的话,平白就生化了。不掉,就会转化成病。2.脾胃病的特点是脾胃病湿滞。证候虽多,但湿和气郁在病机上是相通的。脾胃为粮仓之官,水谷之海,万物自在,邪气易袭而居之。正因为如此,脾胃升降失常,所以水转湿,谷转滞,导致湿、食、痰、气、血、火郁结。邪气混杂,气道不通,郁于中焦,才是真正的郁。如果脾胃虚寒,运化失调,升降失调,浊浊相贯,湿郁也可由此而起。所谓虚则盛,虚则滞。正如苏文条经纶所说,“有疲劳,少体气衰,谷气不足,上焦无力,下焦难……”因为湿、郁是主要病机,所以在治疗脾胃病时,总的目的是温、清、补,或泻,以利郁、利湿、复升。三、脾胃病重在调理,脾胃病湿滞,其中脾病湿,易为湿所困;热盛的胃病,往往是气机升降不当所致。所以脾胃病不要大补大泄,关键是要调理,探其源,明确气机失调的原因,对症治疗,恢复脾胃的正常升降,消除湿滞,升降。调理脾胃时,还应与宣肺气相结合。因为脾主水谷的运化,谷融如沤,肺主精微物质的分布,如雾,脾需要肺的协助来完成水谷精微物质的分布,正如苏文的经络辨证学说所说:“脾主精微物质的分散,上至肺,下至膀胱经。”肺主宣降,脾胃主升,清降浊,气机升降共进。所以,治脾不可忘调肺,治肺必究脾。临床用药应加入健脾和胃的药物,如杏仁、瓜蒌、麻黄等。叶在《医案临床指南》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受阻,首次宣肺利湿健脾。脾胃湿热:脾胃湿热症状较多,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饥燥、小便黄赤、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辨证的重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不妨碍利尿,利尿不助热为原则。要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清,脾胃平和。湿热泄泻常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如果出现黄疸,可以加减陈印五苓散。-王慧兰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证的经验在北方不多见,但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有所增加。在与王慧兰老师的学习中,我发现温胆汤常用于治疗脾胃湿热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老师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及常用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脾胃虚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源。《灵枢·万病始》说,“风雨寒热,不可虚,邪不可独害人。”虽然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很多,但脾胃的功能状态是决定性因素。临床上,每当患者因外感因素或一顿饭而“多吃一口”,就会引起上腹部饱胀,全身恶心,食欲不振,或大便异常,舌苔变黄变腻。寻根溯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水。水化为湿,谷化为滞。湿滞久了就转为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功能失调,湿热。1.1感受外感邪气由于脾胃的生理特点,湿燥易侵脾胃。脾为湿土,是“湿区”,湿最易伤脾;胃为燥土,易患燥。燥是阳热之邪,燥很热。胃热脾湿合在一起就是湿热。其他六淫之外邪,如外感风热,脾虚失运时,外感风热与内生湿结合,形成湿热。正如薛所说:“太阳内伤,湿饮不聚,外邪再致,故病湿热。”同时,外感邪气侵肺,胸闷咳嗽,气机不正,也可伤及脾胃虚弱,使湿由内生,郁而热,形成湿热。1.2饮食不规律是伤脾胃最常见的原因。“饮食加倍,伤脾胃。”酒精中毒、过饱、暴饮暴食、饮食肥腻、过甜不洁、饮食不规律等都容易伤脾胃,引起食积、阻湿、气滞等。,而食积、湿阻、气滞,久了都可以化为热。酒精本身就是“气滞湿热”,气滞也是水湿停滞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有生湿助热的特点。可见饮食不当的诸多因素都可以成为脾胃湿热证的病因。虽然胃喜润燥,但脾胃湿热证的形成也与胃有直接关系。食物首先由胃摄取,临床上常先见到饱胀、厌食、恶心等症状。脾胃* * *属中土,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证。1.3情志因素:“脾定思”“思致气滞”。张景岳曾说:“但苦思则伤脾。”。想多了,情绪就会受阻,影响肝脏的止泻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促进胃健康,协调脾的健康运动的重要条件,即“从土中得其所欲。”肝气不舒不能调畅气机,脾升胃降失调,脾失健运湿,湿郁化热,湿热为结果。当然,上述病因在不同个体中引起的脾胃疾病是不同的,这是由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的脾胃功能特质和对病因的不同反应形式决定的。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湿热是虚实夹杂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要以清湿热为主,健脾助运。温胆汤来源于《三因四端病证方》,由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原文“治大病后,因虚烦而睡不着觉,感寒,亦治惊悸。”其药性的凉性完全取决于成分的多少。这个药方简单,性质温和。通过灵活加减,可以应用虚实寒热的表里证,其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始记录中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们经常用他们的处方治疗脾胃湿热证。钟芳二陈汤能祛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有祛湿化痰,和胃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润燥益气,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固土化湿,枳实导滞消积,消肿利湿,竹茹性味甘凉和胃,清热化痰。* * *发挥祛邪扶正、燥湿清热、理气导滞的功效。虽意为健脾而不滞,但祛湿而不助热。治疗脾胃湿热证,清热不助湿,还是挺对症的。由于湿热之证挥之不去,所以要考察证因,分清湿热,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腹胀、饱胀、恶心、嗜睡,口干不饮或少饮,口黏、便粘或暗结,舌质淡或红,舌苔黄腻,脉滑或缓。当湿重大于热重时,加入苍术、藿香、薏苡仁、豆蔻和石菖蒲;将生姜和大枣去湿热,加入黄芩或黄连和茵陈;难得热重于湿,寒凉不宜过多使用。加入芦根兼湿热,清热生津,利小便,加入莱菔子、焦槟榔,使大便散热。与焦三仙、萝卜同食;肝气郁结者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脾胃湿热在辨证论治方中与温胆利肠相结合,表里兼治。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常发现胃内有大量潴留液,呈粘稠状。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化湿,健脾助运。需要注意的是,热属于阳,湿属于阴。清热的话要用感冒药;寒则助湿;治湿,宜用温药;如果你是温暖的,你应该帮助加热。另外,治湿药味香燥,易耗津液。所以在临床上要仔细区分,掌握用药的分寸。脾胃虚寒是湿的来源,往往先发生,后转化为热。临床上湿重于热,即湿热并重。治疗以祛湿理气为主,因为湿最容易阻滞气机,而理气有助于祛湿。最常见的芳香温和的祛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砂仁、石菖蒲、茯苓、薏苡仁等,在祛湿清热时,加入清热药。3例例患者,女性,68岁。感冒痊愈后,患者腹胀满,感觉闷闷不舒服,感到厌烦恶心,感到沮丧,大便不好,口干不想喝水,困倦乏力,持续一个多月。面色蜡黄,舌淡红,苔黄厚,脉细滑,下肢微肿。他还说,很多年来,每当感冒或饮食稍有不慎,他就会生病。辨证:脾胃虚弱,湿热蕴于中,湿重于热。治疗:理气健脾,祛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法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12g,石菖蒲12g,薏苡仁20g,黄芩10g。吃了4剂药,上腹胀减轻,厚腻苔变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