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大师的《人生境界》(1)

读季羡林大师的《人生境界》(1)

季羡林的一套书(四卷本,心如明镜,园中孤花,长恨歌与人生境界)放在我家好几年了,却总是没有耐心看下去。其实我没有耐心,只是没有开始阅读的想法,所以它们就被束之高阁,尘埃轻落。

你当初为什么要买这套书?原因是有朋友说我不够理性,思想水平太低,视野不够开阔,只沉迷于小感情和爱情。富贵山外有山,不知道外面有没有建筑。我只过着小家子气的生活,没有睿智的思想。

关键是那位朋友送来了丰子恺大师《不宠而不惊》的经典语录:“不要迷茫,不要陷在爱情里。不害怕未来,不去想过去。所以,好吧!思想深,情谊深。深明大义,深谙细节。已经开始了,静姝!要善良宽容,要善良善良。善浪,善商。所以,最好的!不要觉得时间,不要伤了心。不要沉溺于美丽和虚荣。从现在开始,奋进!无愧于天高地厚。不怕人,不怕鬼。就这样,生活!”让我明白了大德,但当时不知道怎么的,脑子一热,就在某个网络上买了季羡林大师的这套书,希望自己能从中受益,做一个智者,不管亲情爱情。

几年里,我只翻了几页《园子里的寂寞红》,大概是因为它的名字吸引了我。其他三卷没动过。

然而,就在几天前,一个下雨的下午,我似乎感到无聊,对所有的书都失去了兴趣。我的眼睛搜遍了书架,却没有一个能唤醒我对热点阅读的渴望。我失落的眼神落了下来,心里很压抑。就像窗外凉爽的滴答声,一种寒冷的感觉蔓延开来,将我包围。

我坐在窗边,侧着身子,扫视着房间里的一切。突然,我抓起一本书,季羡林的《人生境界》。

一边看书,一边在想人生的境界是什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是什么?王国维大师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伟大的事业和大学问者,必经古今三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一个人在高楼里,看世界的尽头。”第二种境界是“腰带越来越宽,永不后悔,为伊憔悴。“第三种境界是”在人群中寻找他。“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就在那里,灯光很暗。”

解释这三种境界的名人、名师太多了,我只粗略理解为“青年时期对未来的迷茫,中年时期对这个世界的执念,老年时期对生活的回归”。因为我境界不高,只能这样理解。

季羡林大师的《人生境界》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让我很好奇。我想在书中探索,在脑海中寻求答案。

于是,我开始阅读,从中得知这本书是嵇大师八九十岁的作品。可以说是生动活泼,思路清晰,没有老气横秋,反而幽默风趣。

这本书分为三册。第一集,人生随想。主要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什么是生活,生活的美好在哪里,如何对生活感兴趣,如何养生长寿,不完美是生活。也谈缘分和缘分,谈爱情,谈压力,谈人生的现实,谈一些当时只有陶才不寻常的感受。

在《人生》一文中,他说他期待九年。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震惊,也很自然的向季大师致敬。如果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几个90岁的人能写文章,能想清楚?大部分都是又瞎又聋又摇摇晃晃,迷茫健忘。他们在哪里可以阅读和写文章?我这边,就算见过,也真的没有这么清楚的人。

我爷爷奶奶90岁都不在了。90岁时,他们已经是暮年,让人觉得很可惜。奶奶聋了聋了,思维清晰,不是糊涂,而是对人事想太多,敏感抑郁,对身体很有害。但也有一部分是外界因素导致的,最后奶奶抑郁而死。而爷爷呢,又瞎又聋,有点迷糊,但是我觉得爷爷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每天好像都在等死。如果他们是真心的,爷爷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但是没有那么多如果。写到这里,心里又酸又凉。我珍惜了一段时间的爷爷奶奶,我最亲爱的人。

正如嵇大师所说,生的对立面是死,死是被动的死,但只有一点主动,基本上没有必要。是啊,谁愿意自愿去死?

人生是个大问题,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于是他讲了鲁迅先生的人性,说人性应该是,第一,生存,第二,温饱,第三,发展。这篇文章对人或对任何事物都是最基本的。比如植被,突破泥土和石头的压迫,长成独立体,自我发展。但人必须有自己的良知和崇高的精神,才能被认为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静心人生》一文中,嵇大师以一个清晰的手向世人昭示:一个老人的想象力是如此美好,如此灵动,如此美好。从而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想象力,它会像一对翅膀一样带你飞向梦想的天堂,飞向元朗的天堂。比如他写空气是“奶色的空气”,写丝瓜像“达摩老祖”,写绿叶像“浓浓的绿叶令人屏息”。语言富有诗意,画风一样灵活,让人看了又看。

《生命的美丽》是另一本书的序言。本文指出了如何判断一本好书,有几个内容可以相互比较。最后,说到生命的美,老年的美就像秋天的美,更像霜叶的美。

对于养生的方法,纪老说没有秘诀,就是三不。第一,不运动,适度。二是不挑食,适合口味,饮食适中。第三是不要交头接耳,意思是不要唠叨,不要皱眉。他说自己是陶渊明的弟子,最喜欢的四句诗是:“不喜不惧浪。”你应该尽你所能,没必要为此担心。"

为了长寿之道。他说,没有技巧的养生就是技巧。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大脑闲着,经常用,让它动起来,所以他到了八九十岁还像燕子一样轻,像苍蝇一样快。

人生是不完整的,纪老说。人生是不完整的。只是苏丽珂东坡的感言,“人有悲欢,月有沉浮。此事古难全。”再比如南宋方悦的诗,“失意往往八九回,可与人倾诉。”

为了缘分和命运。纪老认为,你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他说,信徒可以赢而不骄,输而不辱,输了得意忘形,输了怨天尤人。一个人的心情只有“尽他们所能去倾听命运”才能永远平衡。

缓解压力。俗话说,人生就是一场斗争。没有压力,哪里还能打仗?

为了爱情。纪老说,不建议一见钟情,要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不要在爱情上浪费太多时间,用可控的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还是不错的。

生活的现实,每个人都有生活,每个人都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七样东西。面对现实生活,接受现实,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