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脚是重点,需要从脚养起

脚是我们身体立足的关键,承担着整个身体的重量。我们应该先抚养他们。我们的脚养好了,才能走在路上,让你的脚带你走遍千山。脚是精气的总汇聚点。让我们健康地抬起我们的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抬脚方法。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均起于足,而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均止于足。通过经络在足底的交汇,足底与全身的脏腑器官紧密相连。刺激足部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调节全身。所以足部保健可以有效延缓自身衰老。

按压并揉捏弹簧

揉涌泉穴是足部保健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俗称足心。唐代大医孙思邈主张“足宜久揉”,长寿皇帝乾隆实行的“十法”养生法也包括“足宜常揉”。古代学者陈树林记载了“擦春”的养生之道,并说“老人常在每晚擦足至千,故晚年步履轻盈”。苏东坡每天睡前必做的事,闭眼跷二郎腿,揉脚。

涌泉穴为什么这么受重视,有什么保健作用?人的先天之根在肾,春天是肾经的起点,如泉水的喷涌,都是精气所致。所以涌泉有滋肾水、降虚火、安神、健脾和胃、益肾利尿、疏肝明目、强足的功效。

手指揉涌泉穴:将左手拇指的螺纹面紧紧地压在右脚的涌泉穴皮肤上,稍向下压,继续来回揉。每天睡前和睡醒后用右手揉左脚涌泉穴各一次,反复揉30 ~ 50次,视脚感觉热的程度而定。此法专门对涌泉穴施力,刺激量相对较大,具有明显的疏肝、降压、补肾、利尿作用。

揉脚趾

脚趾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交汇的地方。根据全息理论,五个脚趾反映了大脑和面部的孔。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左脚大脚趾,向各个方向揉捏,然后轻轻一拉。其他四个脚趾也是同样的方法。然后用左手揉右脚趾。

脚趾离心脏最远,外周循环差。揉捏脚趾有助于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全身的顺畅运行,保证经血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具有健脑益智、通鼻明目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头痛和感冒。

旋转脚踝

脚踝运动的方法在《老子推拿法》中有记载:“左脚放松,右手左右按脚,自上而下按两次,右手按脚。来来回回,三次。左脚和右脚各按三次。来回搓脚,三次。”压的意思就是压。推意味着转身。

转动脚踝可以是站着也可以是坐着。站立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脚指向地面,意趾为支点转动脚踝;左脚也是。

比如,坐着的时候,把左脚放在右腿上,左手轻轻托住左脚踝,左手动脚踝,右手动五个脚趾;然后左手移动右脚踝。

没有扭伤时,转动脚踝放松肌腱,增加足部运动的灵活性,防止扭伤。已经扭伤的,酌情轻轻帮助活动脚踝,使气血畅通,有助于恢复。

提示:扭伤后何时、如何活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伤情。

鱼际至脚背

就是用手的鱼际部分在脚掌上摩擦,缓解疲劳,通畅血脉。

具体方法是坐在凳子上,右脚放在左腿上,右手支撑右脚踝。在左手大鱼际处上下推揉脚底,直到脚底发热,其他脚照常推揉。

这种方法就是搓脚心区,搓脚心可以使脚部的血液通畅,进而使全身的血液通畅,可以有效缓解疲劳,防止腿软。如果睡前用热水洗脚再擦脚,效果更好,而且有利于睡眠,对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效果。

脚对心对手的心

此法是用手的劳宫穴按摩足部的涌泉穴,以达到火、水、吉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两个手掌一起搓,左手掌对着右脚中心,用整个手掌搓整个脚,整个脚是热的。用同样的头发摩擦你的左脚。睡前搓脚,也可以配合敲牙吞咽的方法。

此法用劳宫穴按摩涌泉穴,从足跟到足部,在咀嚼牙齿和吞咽津液的帮助下,浊气下降,虚火下降。足部血液循环通畅,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头晕、耳鸣、失眠、头上头痛、咽喉肿痛、脚无力酸痛、麻木浮肿、下肢挛缩。

用脚后跟擦脚

侧卧或坐姿时,先用左脚跟摩擦右脚中央,再用右脚跟摩擦左脚中央,以脚心发热为度。这种方法既方便又简单。用脚后跟摩擦脚底还能起到补肾、降血压、安神的作用,还能锻炼腿部力量,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