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孤独的吃饭时间是怎么度过的?
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我每天吃的“标准三部曲”,重点是第二步。当你得到一顿热饭时,你不能匆忙地吃它。你必须选择一个你最想看的视频。有网友调侃,吃饭的时候,没刷到一部满意的剧。这顿饭相当于浪费了。你吃的不再是饭,而是一种空虚。
网友们给这些“做饭”的视频、音频、文字起了个新名字——“电子榨菜”。
“电子榨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学生时代,中午12的“少儿频道”有“中国小主人”的身影,最适合中午放学回来端着饭碗。日本动漫里的“泡面迷”大概持续3-6分钟,刚好够做一个好的泡面。现在不管视频的长短,文章的题材,只要能让人吃的开心,就是好的“榨菜”。
网上有很多种“电子榨菜”,你可以从中挑选。不同的个人口味带来不同的用餐体验。有的人喜欢看男女吃饭时谈甜恋爱,比约会吃饭还香;有人爱大饱眼福美食博主,看烧烤串里的烟火;有的人喜欢带来“五分钟快乐”的脱口秀,然后觉得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中等悲、大悲、大悲”;有人做了108次“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县之王”,也有人偏爱“重口味”,吃个饭,全靠法医秦明尸检。有浙江人说他们的“电子榨菜”是“1818黄金眼”和“钱塘老大爷”。
古人教导“吃饭不说话,睡觉不说话”,现代医学也有科学数据证实。但是,“朋克健康”的年轻人显然不在意。相对于吃饭本身,如何让这种空闲时间不那么安静无聊,成为了“多线程”时代的重要课题。
有人陪你吃饭自然是极好的,但“肉体上”的朋友在当代是奢侈品。一个人看电影,吃火锅,去医院,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如何吃火锅不被服务员放玩偶”“如何吃饭上厕所不拿走餐具”。
一个人吃饭的坏处在于点餐。你看着菜单上的几个大菜,口水直流,但肚子提醒你不要“看不起你的眼睛”。最后你还是照常点了鱼香肉丝盖饭。甚至有人发明了“精制吃法”,连肠粉泡面都可以伴随着期待的眼神,用力的咬,用力的嚼,意犹未尽的留恋。反正没人看见,假装热闹总比真的寂寞好。
有些孤独来自于对“餐桌社交”的恐惧。这时候“电子榨菜”就派上用场了。你只需要拿出手机,戴上耳机,让领导路过。也可以假装沉浸在视频中,避免眼神交流,让饭桌上正在努力工作的同事识趣的离开。
“不只是‘电子榨菜’,应该叫电子陪伴。”网友说。当代人独居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2020年“一人户”将超过65438+2500万。“电子榨菜”从逐渐缺乏乐趣的三餐中隔出了一个虚拟空间。它能让我们短时间逃离现实世界,伴随着图像、文字和声音,获得口头和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在家孤独,想多点联系,就去豆瓣群逛5分钟,“能不能试试你的‘电子榨菜’?”一定有一群网友热情地给你推荐各种“必备”视频,在彼此分隔的空间里,你会获得某种感同身受的快乐。
在2012开播的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一个叫“五郎”的大叔独自逛着屏幕上的小店,安静而专注地吃着。在混乱的世界里享受美食的状态,似乎在告诉年轻人,吃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信仰,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干涉吃。即使没有社交或虚拟公司,一个人也可以吃得很好。
这需要强大而丰富的内心力量。“电子榨菜”终究是“榨菜”,功能是“烹饪”。在碎片化的海洋里获取信息,吃一顿深度的精神大餐,似乎并不容易。年轻人需要的其实只是短暂的快乐:饭很好吃,剧很好看,吃完了还能继续在生活中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