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佛教对食物的定义是牵引,长期滋养,坚持。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元素,也是吸引众生死后起死回生的最重要力量,更是智者完成生命层面、摆脱生死轮回的驱动力。所以佛教认为个人的饮食方式会决定其精神状态。
佛教认为食物有九种,包括四种俗世食物和五种俗世食物。至于四世食,指的是“临食”、“触食”、“思食”、“知食”,五世食指的是“禅悦食”、“法喜食”、“欲食”、“释食”。现代营养学中所谓的饮食,就是佛教世界食品中所指的“临时饮食”,可见佛教的饮食观念真的很深刻。
◎什么是“世俗的食物”和“世俗的食物”
大多数人不明白什么是世俗的食物,什么是世俗的食物。这里的“世界”是指时间和迁移,“空间”是指空间和间隔。综上所述,“世”意为毁灭、世俗、庸俗,泛指一切被烦恼束缚而不快乐的万象和世界。相反,能使人从烦恼、痛苦或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食出人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所谓的“九食”中,除了“短食”,其余八种都是与精神层面有关的精神食粮。在佛教的观点中,物质食物只能充实身体,而精神食物不仅可以升华心灵,还可以帮助物质食物的消化,提高其效率。可见佛教对精神食粮的重视远远超过物质食粮。
●四种世俗的食物
佛教把四种食粮归为俗世食粮:临时食粮、触时食粮、思时食粮、知时食粮。
“段食”是指以香、味、触为基础的饮食,能使物质身体受益,如米、面、菜、水、水果等物质,故称段食。
“触食”是指精神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环境,可以滋养感觉、意志或身体。如果你接触到柔和美丽的风景或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它能使人快乐和进步。
“思考食物”是意志的作用,期待自己喜欢的东西存在。如果灾难发生,求生意志强的人生还几率大。
“知食”是指精神主体,根据前三种食物的影响,产生思想、语言、行为三个产业。每一个行业(行动)都会有后果(反作用),形成死后轮回的力量,维持身体和生命的源源不断。
●世界上的五种食物。
至于佛教,有五种能使人摆脱烦恼、痛苦或生死的世外之食,包括“禅悦之食”、“爱法之食”、“欲求之食”、“解脱之食”。
“禅石悦”意味着修行者可以平静下来,有益于心灵,并获得冥想的快乐。
“法以食为乐”是指修行者听经闻法,得知生命宇宙的真相,从而心生欢喜,善根生长,智慧大开。
“愿吃”就是修行者立大愿,利益众生,断烦恼,悟道,以愿执己,一直修行清净行为。
“念食”就是修行者头脑清醒,记取善法,笃信善法,不反转妄想,不分别计较,不执著,能超越烦恼。
“解脱食”是指修行者修习解脱圣道,打破烦恼和业力的束缚,不受生死的逼迫。
◎从业者吃干净的五种方法。
在医学和营养学都不发达的古代,佛教中的物质食物(临食)观念,侧重于处理食物的方法和使用食物的心态,以帮助修行为原则。
和尚吃东西一定要干净。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保持食物的卫生和营养。清洁的方法有五种,符合现代的卫生观念:
方法一:“用火清洗食物”:应该用火煮的食物,一定要用火煮后再吃(避免留下寄生虫或现代农药)。
方法二:“用刀清洗食物”:应该去皮去核的水果一定要用刀吃(以免留下污垢和现代农药)。
方法三:“用爪子清理食物”:削好的水果要用手去,一定要用手吃(以免留下污垢和现代农药)。
方法四:“干净(枯萎)的食物”:吃已经枯萎不能做种子的果实(以免可以做种子的果实发芽或者发霉有毒)。
方法五:“鸟啄干净的食物”:拿鸟啄的东西吃(鸟啄的东西必须无毒)。
◎要饭,破邪魔,自生自灭。
修行佛教的和尚经常乞讨食物。据说他们可以破除四种恶命,过上积极向上的生活。正命是以正确的方式或职业谋生(在正确的家庭),恶命是以错误的方式或职业谋生(在错误的家庭)。
邪恶的生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谋生方式:
吃:种田,调制汤药,以求得温饱(印度或南传佛教僧侣以讨食为生,讨什么就吃什么,讨不到食物就不吃,所以制定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增加贪欲。这种戒律不符合中国的习俗,所以妈祖在唐朝建了一个丛林,制定了一百条条条框框,一天不吃,提倡苦修,不想吃饭。两者思路不同,不应混淆)。
羊口食:仰望星空风雨,以技数之学求温饱(修行是修心,不求外力,以免怪力迷茫)。
方寇氏:曲美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奉承有钱人,为的是温饱(不要去讨好,不要和有权有势的人交朋友,就是要远离财权,以免贪得无厌)。
卫口师:学习咒语,预测吉凶,以求得衣食(避免迷信和谣言)。
◎佛教的五食戒律。
修行佛法的僧人,在饮食方面有五戒:
经常乞讨食物:每天早上出去乞讨食物,不仅可以与人接触,对人进行教育,还可以因为乞讨而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培养忍辱负重和平常心,甚至可以避免因做饭而增加贪欲。乞讨食物是一项伟大的壮举。
第二要饭:每天只能有七户人家要饭,不要挑出有钱或慈善的人来增加平等;同时,讨什么吃什么,讨不到也不能去八府讨吃的,免得贪得无厌。
一碗食物:碗的大小是根据你吃的食物量来决定的。一天只能吃一碗,避免过量,符合“只吃七分饱”的现代卫生原则。
a食物:每次吃饭,坐下后不能起身拿食物,以免贪吃。
中午后不吃东西:中午前必须开始吃,直到吃完为止。中午以后只能喝白开水,连液体都不行。
◎佛教“禅定”对“调理饮食”的重要性
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在《孝知观》中提到了“调食”对“禅定”的重要性:“夫食为法,欲自学。吃多了会气短体饱,脉塞,堵心不安。吃得太少,身心就悬着,思想就不扎实。两者都必须确定。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不省人事;吃了不适合的东西,就会生病,犯四大违。这是复习的开始,要慎重。所以俗话说得好,健康则昌,饮食则俭。总是在闲暇中快乐,安静而勤奋。这是著名的佛教。”“白天不贪饭吃,晚上不贪好床睡。”“不要贪食贪味,也不要吃得太多。很多病人,很少有人再饿,只是好玩,也不好吃。」
这种说法似乎与现代人倡导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值得作为饮食文化的借鉴。
◎进食前后清晰的正念。
在中国禅林吃饭有上朝的规矩。吃饭前可以打坐冥想,通过分泌唾液来消化食物。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看着碗里的东西。龙含珠(一只手用拇指按住碗沿,其余四指夹住碗)凤点头(另一只手拿筷子夹住食物,不许搅拌)。他胳膊托着胸,可以用嘴吃,不能用嘴吃。饭后念诵慧黛,培养感恩之心,可以保持正念。
对食物和储藏的五种看法:一个人有多少价值,他从哪里来。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德行,都缺乏告白。
三者防异化,贪则治。
这四种都是治疗枯槁的良药。
五是造道行业,应该由他们来提供。
早上吃粥有十大好处:
一个是色彩丰富,身材好,脸型丰富。
既加强力量,又补充弱点,增加力量。
三者可以延年益寿,补充元气,增加寿命。
四者皆大欢喜,干净柔软,食物皆大欢喜。
五个字清晰,气不滞,字正腔圆。
六人主张,润润喉舌,讨论一下,没问题。
七消除隔夜食物,温暖脾胃,隔夜食物和消化。
八、除风,和而益之,除风气。
九人消除饥饿,适当填饱肚子,饥饿就消除了。
十人解渴,口器滋润,口渴消失。
便当中读到:“此食美味可口,上奉十佛,中奉圣贤,下奉六品。布施无分别,如你所愿圆满,使今日布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僧,法界满情共养。」
除了供养佛菩萨护法僧,还要念换食甘露水,普度众生的咒。
食前念:“若食,应愿众生,以禅定而食,满有法喜。饭后应念:“饭毕,愿众生一切,一切佛法。」
◎禁食和素食
印度自古以来盛行的斋戒方法,最初是瑜伽或其他苦行僧的修行,后来被佛教采用。特别是密宗修行者,修行斋戒是为了表示诚意,保持身体清洁,避免各种污秽的污染。除了宗教实践,斋戒也常被视为治疗疾病或开发生命潜能的重要方法。
至于吃素的修行缘起,则与中国大乘佛教有关,如大乘经、楞严经、楞严经等,主张菩萨、道士要长期修慈悲,不断修大慈悲。同时,为了坚定自己的精神信仰,也不能吃大蒜、大葱、善良葱、青葱、杏曲等五种香料。但是佛教中素食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特殊情况下会有应对的方法。按照原始佛教和南传佛教教的戒律,和尚要讨食,所以不能吃素,也可以吃三金肉(不杀生,不闻生,不为我杀生)。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西藏的水果蔬菜十分匮乏,所以不吃素,但修行者多为素食者,可见佛教饮食也与各教派的信仰和当地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认为,酒精会麻痹神经,损伤脑细胞,影响睡眠的性质,所以不宜过量饮酒。不喝酒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之一,但不喝酒属于掩人耳目,意思是喝酒会掩盖本性,使人不检点。但是如果想治病或者做饭,还是可以用酒的。为了社交,家人不一定要戒酒,但也不能超过自己的酒量,以免坏事。
郑教授现任《汇聚》杂志出版人、汇聚出版社社长。
教育背景:毕业于台湾大学外语系,程池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
经历:大学期间,我活跃在佛教社团,担任过台大黎明社社长。我与海内外佛教高僧大德关系密切,尤其得益于受到台中莲社导师李炳南教授和慧聚创始人周宣德教授的教诲。研究生毕业后,曾在大学、佛教社团、佛学研究所任教。在担任慧聚联合组织副主席不久后,实际管理行政和编辑事务,参与创办慧聚出版社、慧聚通讯社、中国慧聚佛教学会等合法组织,推动佛教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术化和日常化。在台湾省、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经常举办各种佛教讲座、讲习班和禅修营。
郑居士学佛30多年。他既有悲天悯人的福报,又有智慧,既有解,又有修行。每逢闲暇,他就去各种佛学研究所、道场、佛学学习团等单位弘法,佛法雨露,无不沾甘露。
郑居士不仅欣赏群体经典,而且深谙其中的含义,其中,他的英语造诣也是炉火纯青;除了经常发表的文章外,还被翻译成《燃炬记》、《观息记》、《生活小贴士》、《学佛释疑》、《藏生死书》、《灵医》等十余部佛教名著。此外,他的口译技巧也非常出色。曾为一行禅师和葛印卡大师担任即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