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武术的发展概况有哪些?
在原始的生产和生存活动中,逐渐形成徒手或武装的格斗技术,演变成现代体育运动,出现在世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中,如击剑、泰拳等。而从原始的格斗术发展到内外兼修的格斗与舞蹈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
1.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公元前65438+公元前07世纪初~公元前256年),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车战所需的枪、匕首、戟的射击和使用技能成为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同时,拳击和摔跤也是军事训练和武士选拔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一定的竞赛体系。当时舞蹈和武术合二为一,称为“武舞”。是实战所用经验的预演,是古代武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是碎片化、系统化演变的标志,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军事战争逐渐由车战转变为骑战,使得武器和武术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士卒的选拔和训练更加严格,促进了军事武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表演、比赛和娱乐也很受欢迎,尤其是击剑,武术的功能多样化。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军事武术逐渐流入民间,其攻击和防御技能是基于个性的。在个性化的前提下,武术技能是多样化的。随着武术的多功能发展和技术的日益完善,武术理论从实践开始形成。如《吴越春秋》中记载的越女论剑,深刻精辟,至今仍不失光彩。武术功能和技能的多样化,以及武术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武术体系的逐步形成。
3.秦汉三国时期。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 ~ 280年)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期间出了很多武侠作品,比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面有六篇手打,三十八篇剑道。武术学校的雏形开始出现。如曹丕在《典论序》中谈到剑术中有“法”的存在,证实了流派的形成。刀在军事地位上基本取代了剑,而剑在非军事用途上有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刀枪剑术以及相扑、角球等技术也开始向东传到日本。
4.金与南北朝。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公元589年),武术在与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与养生结合。但由于玄学的盛行和对炼丹长生的追求,其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
5.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唐朝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实行武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武举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武术体系的建立无疑激发了更多人对武术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唐代任侠武术的盛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繁荣和发展。
6.宋元时期。宋元时期(960 ~1368),以民间社团为主体的民间武术活动蓬勃发展,出现了“英社”、“弓社”、“相扑社”等。“社”的形成为民间武术的教学、交流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到了宋代,城市发达,在“瓦舍”、“勾栏”等一些娱乐性的群众娱乐场所出现了大量以武术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既有独唱训练也有二重唱训练,极大地促进了套子武术向表演方向发展。
7.明清两代。明清时期(1368 ~ 1911)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众多的流派,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的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和表演技巧的各种价值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明代以来,以戚继光、程宗佑、毛为代表,对宋代以来的武术基础理论进行了技术、战术、教学训练等方面的系统总结。如戚继光的《积孝》和何的《真迹》都总结了拳术是学器械基础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规律,明确提出了武术的健身强身作用。到了清代,武术进一步与道教养生、内丹、导引相结合,逐渐形成武术内功。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注重内功训练的新拳种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从此冷兵器的军事地位明显淡化。由于武术具有健身、防身、自卫的功能,所以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渐成为我国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丰富运动形式,升华技术理论,沿着运动方向不断发展,又不失攻防内涵。
8.民国时期。民国时期(1912 ~ 1949)中华民族积弱积贫,各界声音提倡国粹体育。中国传统武术被国人重新认识,一些以学习武术、开展武术活动为目的的新社团相继成立。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吴京体育会”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博物馆,并于1928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考试,举办了拳击、长兵、短兵、散手、摔跤等比赛。此外,还组织了一些大型武术表演,如1929杭州武术休闲大会、1936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表演等。同时,受西方先进体育教育经验的影响,武术进入了各级学校的体育课堂。对武术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一些关于武术的著作相继出现,如《少林武当考》、《内家拳研究》、《徐致一太极拳略》等,都开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武术。武术在民国时期有了很大的演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