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阴阳是什么意思?

阴阳是两个名词,是一切事物的对立面。它们是用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有阴阳矛盾,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变化的。所以苏文说:“阴阳、天地之道(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万物之纪(万物只能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变化之父母(万物依此规律而变化)、生灭之始(万物始于这一规律)、神宫(这是自然界一切秘密的所在)。治疗必须以此为基础(人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治疗必须寻求这一根本规律)。”

在中医的概念中,人体是由以阴阳为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和形成的。所以苏文说:“生命之本,在于阴阳。”又曰:“阳生阴,阳杀阴藏。阳为气阴所形。”还认为人类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必须始终保持阴阳相对平衡,才能正常生活。所以苏文说:“阴人好藏精,阳人守实...阴平阳为密,灵为治。”如果人体的阴阳一时失衡,必然会生病。治病的目的是平衡阴阳。所以《苏文》也指出:“阴胜阳病,阳胜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察其阴阳,不可刚而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既然人体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经常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就能治病延年。

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都是由以阴阳为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的,所以人体不仅要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还要适应自然界的阴阳。所以在苏文,反复说“养天地,抓阴阳”,“和阴阳,调四时”,“和天地,顺八风”,“治天地如日月”。谁能这样适应自然条件,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就能在养生防病方面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

虽然中医的诊断包括六经的辨证、营卫三焦气血的划分、脏腑经络的区别,但说到中医诊断的原则,总是离不开阴阳虚实——八大类。八类中,阴阳是其他六类的总类。也就是说,疾病证候虽然千变万化,但始终不外乎阴阳的范畴。所以不难理解,诊断的辩证原理也要以阴阳为总纲领。所以,在苏文,有“善诊病者,看色脉象,告别阴阳”,“察其阴阳,避免刚软”,“知脉者有阴阳,知阴者知阳”,“慎知阴阳,不与人合谋”等说法,都说明阴阳是辨证的首要关键。

一般来说,中医的诊断主要是指综合症状,反复观察,分析归纳,辨别阴阳。阳若上位,则属阳证,阴若上位,则属阴证。此外,还有因阴衰而阳盛,或因阳衰而阴盛,或阴阳两虚的现象,这也是辨证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问题,才能有辨证论治的指南,才能做到更有把握的治疗。

中药的一般应用规律是四气、五味、升降、升降等。这些规律都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产生的。

以四气为例,“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就五味而言,“辛、甜”发散为阳,“酸、苦”溢为阴,“咸”溢为阴,“淡”渗为阳。在气味上,有厚薄之分。如苏文说:“厚味为阴,薄味为阴阳;气厚则阳,气薄则阳之阴。”至于盛衰,浮为阳,定为阴。应用中医,一定要熟悉这些根本规律,才能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