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镇的民俗
生活在鹤峰镇山区的客家村民有着各种不同的传统客规,其中体现在客篮上的特色更为明显。逢年过节,鹤峰镇客家的村寨里,有路就有客,有客就有筐。挑、扛、扛、抬、抬筘,风格各异。客篮里装着各种礼物,酒肉、花生、布匹、烫皮、炒果等等。鹤峰镇的人在选择客用芦苇时,对规矩要求很严:婚礼要选有“大喜”字样的,生日要选有“大寿”字样的,孩子出生要用“大福”字样的,新居落成要用“大运”字样的。克罗也是鹤峰镇山村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为了赢得女生的喜爱,男青年往往会费尽心思选择各种图案、花纹的精致客篮,而装在篮里的礼物往往是最贵重、最讨喜的。新娘进门进入大堂,要踩在满是碎花瓣的花篮上,这样才能洁身自好,步入富贵。庆祝喜事时,谁接待的客人多,谁就最荣幸。鹤峰镇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平时偶尔有客人到了,会叫酒,留下来喝一杯。酒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每当我们庆祝喜事或丰收的时候,我们都会喝酒,而且喝得很凶。一百天的辛苦,一天的劳作,家家都会陶醉。宴会已经遍及各种节日活动。酒席名称一般视酒席内容而定,如婚礼仪式用的“暖轿子酒”、“喜酒”;孩子出生第三天要酿“三朝酒”;满月酿“满月酒”;老人过生日要酿“暖寿酒”;春节要请春酒,农耕有“种米酒”和“圆米酒”;工匠学徒包括“师酒”和“师酒”;建房时,请施工当天“落石酒”,梁上“梁酒”,竣工时“圆房酒”;搬灶暖灶,请“过火酒”“暖灶酒”。这种“酿酒”活动不仅仅是喝酒,实际上是一场菜肴丰富的盛宴。但却被鹤峰镇人民称为“酒”,可见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鹤峰镇的传统酒主要是米酒和粮食烧酒,其他酒都是由这两种酒衍生出来的,比如蜂蜜酒、冬酒、伏特加和各种药酒。米酒,俗称水酒,是一种家酿的酒,原料是糯米。谷烧,俗称烧酒,是用糯米或粳米制成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啤酒逐渐流行起来。今天的马鞍山人仍然非常好客,酒仍然是人们交流、答谢、待客的重要饮品。喝茶也是鹤峰镇人的传统。擂茶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饮品。方法是将生米、茶叶、生姜用水浸泡,放入陶瓷碗中,用山栽木(或油茶)制成的木棒反复研磨(俗称粗磨)成糊状,再加入韭菜、芸豆,加入适量细盐,加温水,放入锅中煮成粥,食用时将各种调料撒在茶面上,品种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喝酒时,主客围坐在茶几周围,桌上摆着各种茶点,如炒花生、炒皮、炒米果、蜜饯等。主人依次敬茶。这种茶真是又香又好,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有化痰理气,健脾和胃,滋补益寿的作用。因此客家人视其为好酒,不仅用于祭祖、待客、喜庆节日,也是家庭成员经常饮酒,丰富生活的一种家庭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