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花山华夏之根

陕西日报

华山北峰。

山色皆缤纷自然,岳藏诗待他人。天下第一山西岳华山以其险峻之美闻名中外。它伫立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旁,默默守护着头脑中的万千生灵,哺育和塑造着陕西乃至全中国博大精深、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质。

华山,一座巨大花岗岩组成的巨大山峰,演绎了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成为中华民族意志力的象征,成为中华儿女认可的精神象征和民族图腾。华山是一座文化之山,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根。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冠。“中国”和“华夏”的“华”起源于华山。华山南邻秦岭,北望黄渭。道教文化,祭祀文化,武侠文化,无数神话传说,给华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古往今来,华山雄伟的姿态和灵气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文学思想,华山上的诗词歌赋成为秦岭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文化华山华夏风情

华山称“西岳”,也称“东岳”泰山,最早见于二丫石山。《水经注·渭水》云:“高五千米,切成四格,远看如花。”古代的“花”和“华”是通用的,所以“华山”就是“华山”。《白虎依桐》载:“西为华山,少阴以用事。万物生华,故称华山。”《诗经·龚宇篇》将华山列为“轩辕黄帝会仙之地”,后人推测是黄帝在此与部落酋长结盟。从此,华山的名气越来越大。

华山作为最早的神山之一,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古代人们称华山为“多仙聚宅”,将华山尊为掌管西方的神、掌管秋天的神。史书中有“唐尧四游西岳”和“舜三游西岳”的记载。西岳华山祭祀作为一种制度,始于秦始皇,定于汉武帝,“而后降”。作为华山文化的一部分,华山祭祀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形式丰富多样。

现代学者认为“华夏”和“中国”是以华山命名的。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东南的华阴,东北的华阳,我们民族的故居,只限于华山,国家的中文名就来源于华山。后来,人们走遍了九州,中国的名字开始流传开来。”这充分说明了华山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中国的“华”起源于华山,华山因此被称为“中国之根”。华山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精神,表现出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节,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道教文化历史悠久。

华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教的圣地,有“太极总仙洞”,位列道教十大洞天,被称为“第四洞”。山上留有72个半悬岩洞和20多个道观,是华山一大奇观。玉泉源、主持学院和岳震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观。历史上,郝大通、何元熙、王重阳等著名道教大师曾在此修行。陈抟祖上在华山多年,在华山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因此,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文化坐标的地位。

人们来华山,往往先去华山脚下的玉泉源。玉泉苑古朴幽静,绿荫掩映,回廊蜿蜒。玉泉医院建于宋仁宗祐年间。几经破坏修复,是著名的道教全真道观。“玉泉道源水溶,石亭对面碧峰。幽径落春来早去,帘斜燕无心。”明代杨慎在玉泉苑的一个小亭子里,画了一幅流水飞燕的宁静景象。还有宋代书法家米芾所写的《华山全图碑》和《第一山碑》。

诗画华山妙。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青天。黄河万里触山,涡枢纽转秦矿...这三座山峰随时都可能被摧毁,而崔涯丹山谷已经开放。白蒂的金生机勃勃,石头是莲云。”李白在《西岳云台之歌》一诗中,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华山的壮美。

华山作为天下第一山,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往瞻仰,登临华山之巅。文人往往豪情万丈,充满文学思想,吟诗泼墨。李道元、苏阳、杨炯、张九龄、李白、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陆游、朱元璋、徐霞客、冯梦龙、袁枚等名人都曾游览过华山。他们或感叹华山的严谨神秘,或赞叹华山的壮丽神奇,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杰作。

华山的“危”居五岳之首。明代徐霞客以“诸峰层层悬”形容华山之险。宋代著名人物寇准写道:“只有天在上,没有山与和。抬头看红日,回头看低低的白云。杜甫在《望岳》中写道:“西岳在其位尊,群峰立如儿孙。仙人杖,怎么能靠着它爬上华山去玉佛寺呢?可入树干谷难归,而峰如箭尾冲天,难攀。秋风凉爽寒冷后,高洵·白蒂问真正的来源。“清代诗人袁枚在《登华山》中写道:“太华霸西,倚天如插刀。闪烁的铁花冰冷而凄凉。这幅画描绘了华山的险峻。

西峰海拔2082.6米,是华山的主峰之一。因峰顶有巨大的石质莲花花瓣,古人常称之为莲花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纪》中写道:“石叶盖横裂。”徐霞客《游台华山日记》中记载:“石起于峰上,有石遮之,如莲花。”陈抟在《西峰》诗中有一句名句,“寄语避客,此乃仙乡”。

华山的险峰、怪石、溪流、松树、灵泉、奇花异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为历代画家描绘的最佳对象。目前已知最早的关于华山的绘画是隋末唐初画家何长寿的《五岳宫像》,隋唐以前没有文献记载。著名艺术家如张、范宽、、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石鲁、何、等都画过华山。画华山的画家很多。不同的年龄和生活经历,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华山,也在作品中塑造了不同面貌的华山。

爬上华山,沿途岩壁岩石上随处可见历代文人留下的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摩崖石刻,形成了壮观的石刻艺术景观,因此华山也被称为“空中书法艺术走廊”。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雨的侵蚀,一些石雕已经风化剥落,大部分是宋代以后的摩崖石刻,至今仍有数百件。这些摩崖石刻或倾诉爱国情怀,或赞美大好河山,或缅怀游历之情,或标注地名景观,或反映道家思想。在书法艺术上,线、楷、草、隶书、篆书风格多样,给游客带来难忘的美感和艺术影响,成为华山的一大文化景观。

华山上的石刻像是凝固的历史画卷,见证着历史的风霜,承载着岁月的光影。花山石刻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年代久远,体积庞大,艺术价值极高。

神话传说千奇百怪,波澜壮阔。

从《人精》中的破山到《沉香救母》,从《陈抟》中的下棋到《笛子》中的引凤,关于华山的神话传说数不胜数,激起了人们对这座奇峰的无限遐想。

华山的神话传说散见于古代志怪、杂记、传说中,如《搜姬神》、《神仙传》、《神异志》等。,大多与华山的形成、道教文化、人神相恋、修仙有关。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道德、诚信、孝、义、忠、求实等传统观念,也充满了奇特瑰丽的文化色彩,给华山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至今,华山上还有许多与这些神话传说有关的景点或遗迹。相传,早在秦称王时,秦王就让工匠们“勾天梯”到华山和“仙社”游玩。宋太祖赵匡胤和陈抟下棋输给华山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至今,在华山东峰一侧仍有“泰伯棋院”的遗迹。

在北峰,山顶上有许多景观,如真武堂,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易云亭,老君犁挂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所有的景点都伴随着美丽的神话传说。

翠云宫、莲花洞、人精足、斧石、蛇神崖等传说。对凤姐充满了乐趣,增添了凤姐的神奇和美丽。

爬上中峰,这里树木葱郁,环境幽静,许多奇花异草不为人知。山顶有一座玉女庙,相传是春秋时期秦穆公女子弄玉修身养性的地方,所以这座山峰也被称为玉女山。中峰的大部分风景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相传,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酷爱音乐,尤其喜欢吹笛子。一天晚上,她梦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他很擅长口交,想娶她。根据女儿梦里所见,穆公派人到华山星崖找他,他遇到一个冠鹤、玉面、红唇的男子,正在吹笛子。这个人的名字叫萧史。使者带他去了皇宫,并和弄玉成了亲戚。一天晚上,他们在月下吹起了笛子,引来了子枫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是一个神仙,与弄玉有着特殊的关系。今天龙凤来接我们了,我们可以走了。于是,萧史、乘龙和弄玉穿过凤凰,一起飞走了。秦穆公派人追到华山顶峰,也没有人影,就在星宿的悬崖下建了一座神龛纪念他。杜甫《望岳》诗中有一句“仙人九支,倚玉女洗头盆”。

花山论剑红传说

提起华山,很多人会联想到华山的剑论。其实华山论剑就是从金庸先生的精彩虚构中诞生的,口口相传,成为了一个成语般的存在。从此,华山被赋予了武侠之魂。

《华山论剑》是武侠小说家金庸笔下的虚拟武侠故事。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描写了华山论剑的故事,让江湖中的英雄们留在险象环生的华山上,互相比武,谈武,创造了一个奇异而危险的剑士世界。从此,华山充满了仙气、剑气、英气、豪气、忠义;从此,华山有了一个独特的称呼——“剑上华山”,传遍了全国。

2003年6月8日,10,记者有幸参加了首届“华山论剑”活动。当天,金庸先生登临华山,参加“华山论剑”活动。虽然金庸多次描写华山,华山已经成为他武侠小说中的重要符号和背景,但有趣的是,这是他第一次去华山。金庸过了美人关、酒关、聂卫平残局关,来到华山北峰,与张纪中、、杨、孔四人对谈。当时媒体争相报道这一活动,成为现象级话题。

如今,《华山论剑》已经成为华山文化的一部分,深入人心。武侠英雄因华山而充满豪气,华山也因英雄佩剑而充满侠气。两者相辅相成。

华山之险,据说是“自古道华山”。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通往华山顶峰的道路。直到唐代,随着道教的兴盛,道教信徒开始在山中居住,修建寺庙,并逐渐在北坡沿谷掘出一条险路,形成了“古华山之路”。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1949年,在解放军解放西北的强大攻势下,胡宗南率部南逃,国民党军旅长韩子培率残部逃至华山,在山口要道设重兵,企图与天险进行殊死一战。解放军某团侦察参谋刘率队潜入山区,由华山樵夫带领,从后而上攀上绝壁。他趁夜摸北峰,突袭守敌,终于成功全歼守敌。

“神兵飞越天堑,英雄智取华山”“智取华山”体现了人民解放军顽强、勇敢、机智果断、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如今,智取华山的传说已经成为华山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华山也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魏华山,大美无语。它是大自然的奇迹,也是历史和文化中不可逾越的高峰,其无尽的文化宝藏有待探索和研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强化华山品牌

李玮

秋天,丰富、生动、绚丽的色彩在华山自上而下流淌。停在登山步道上,五彩缤纷的野花、挺拔的松柏、浪漫火红的红叶随处可见,雾中的华山宛如仙境。

华山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内涵。传承华山文化,挖掘其时代价值,通过文旅融合讲好华山故事,是新时期华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华山景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强化华山文化品牌,成功探索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华山景区深度挖掘道教、武侠传说、民间故事、传统民间艺术等资源,打造道教文化、武侠文化、英雄文化、孝文化等品牌。加大“华山故事”、“华山五峰”等系列文创产品研发力度,为华山旅游转型种下新的支撑。景区项目建设重点由“山上拓展”向“山下落脚”转变,提出了建立西部最大的休闲养生文化度假区的战略目标。编制了华山景区旅游文化产业概念性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了华山医疗中心、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古柏行文化长廊景区修复等27个项目,总投资约65438+。其中,华山医疗中心、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古百姓景观修复(南段)等3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逐步确立了以旅游文化为主线、休闲健康为支撑的华山景区多功能布局;陕西道教学院、喜来登度假酒店、蒲城县怀远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仙芋户外运动基地、华山清心温泉酒店等项目的稳步推进,使华山景区的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华山自驾露营地、华山国际酒店、游客中心商场、景区WiFi覆盖、景区灯光工程、西岳花海等功能项目的建成,进一步丰富了华山旅游内涵,构建了完善的旅游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在充分挖掘华山景区旅游文化内涵的同时,有效延伸了旅游文化产业链。

目前,华山景区正在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综合旅游产品,通过完善景区功能业态,逐步实现“住在山下”的战略目标,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如今的华山,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和产品需求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满足,打造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和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正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