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下属机构

2007年5月获准成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关心和悉心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的建设有了显著的变化。研究所现状如下:主持各级学科8个,发表论文20篇(核心期刊9篇),副主编及参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2部。研究所研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发展前景良好,可持续发展。目前,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助教2人。博士5人(含博士2人),硕士6人(含硕士1人),学士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老中医经验传承导师2人,继承人3人(已顺利毕业),自治区“313人才”1人,院级重点课程负责人3人,自治区精品课程负责人1人。根据个人专长,合理分配四个不同研究方向的人员。成员在各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包括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脾胃学会理事、全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理事等。整个梯队建设呈现“三高一低”的趋势,即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队伍结构趋于合理。2004年,我院中医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新建中医消化疾病实验室。各级部门共投入1.22万元。中医学院实验中心已建在新校区中医楼内,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实验室初期投资50万元,100万日元贷款中的70万元仪器正在招标。新科技大楼设有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室,占地400多平方米。这些为学科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平台。

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74台,其中万元以上的有24台,现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7年9月,正式开始研究生培养。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及时更新仪器,支持学科建设,管理运行良好。

该研究所目前有三家三级医院作为临床支持单位,五家中国医院作为合作建设单位。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医院成立于2007年6月5438+2月,占地面积3692平方米,正在建设中。这些都成为了消化内科研究所的临床实践基地,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对研究所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藏书30万册,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可提供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医学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研究生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医学院设有中医图书馆,有消化系疾病书籍1000余册,消化系期刊50余种。中医学院也有自己的阅览室,图书馆全天开放,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宁夏医科大学回族医药研究所于2007年7月正式成立。现有研究人员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博士11人,硕士5人,学士6人,硕士生导师5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为院级重点课程。主要承担医学和药学研究任务。

设有回族医学文献研究室、回族医学临床诊疗研究室、回族医学保健研究室、回族医学发展研究室四个研究室。

回族医药研究所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对回族医药本科专业教育进行了论证,制定了回族医药本科选修和辅修教学计划,编写了《回族医药基础理论》等8本回族医药讲座,开展了回族医药选修和辅修教学。研究生教育要高起点开展。从2008年开始招收医药药学文献研究领域的研究生,积极为医药药学发展培养人才。2009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成立了回族汤瓶八诊亚健康疗法职业培训学院,以非学历职业培训为契机,开发推广回族医学诊断保健技术。鼓励我校医药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目前有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科技攻关、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17项。,且科研经费442.5万元,医学和药学研究论文发表在《宁夏医科大学学报》上。目前,《宁夏姚辉志》的编纂工作已经开始。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与回族医药企业的合作,进行回族医药产品的研发。充分利用宁夏医科大学回族医药现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铁棒锤、张辉膏等回族医药的研发提供现代科技实验平台,以回族医药保健品、回族传承方、验方的开发研究推动回族医药的发展。

积极开展回族医药临床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宁夏医科大学先后建立了回族医药临床教学基地(吴忠回族医药骨科医院)、回族医药研发基地(郑怡药业)、回族医药保健技术研究基地(银川唐平八珍养生坊)。在我校中医门诊设立专门的回族医药学院,保证了回族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的发展。

2010自治区批准学校建设中国回族医药文化博物馆。在原有徽医药展厅的基础上,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收集徽医药文化资料,开展科学展示工作,全面展示徽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