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对生物感兴趣?
第一,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提高对生物课的理解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索。目前,我国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现状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自制简易模型。比如《人体内废物排出》中讲到肾单位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肾单位模型:用一团毛线做肾小球,两端的线头抽出来做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用纸板做一个空心球体,上部凹陷做肾被膜。球体下面挖了一个洞,用一根空心管连接,代替了肾小管。将线圈放在球体的凹陷部分,线圈的一端缠绕在空心管上,作为传出小动脉缠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肾单位。学生看起来很直观,学习也不抽象。课后学生可以模仿制作这样的肾单位。说到骨骼运动,可以用橡皮筋、薄木片、钉子组装,用于关节周围骨骼肌的骨骼牵引。这个简单易行,而且经济实惠。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培养了动手动脑、理论联系生活实践的能力。、
2.学生自带实物进行对比研究。比如在学习花的结构内容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花,在课堂上拿出来,互相观察比较,然后分组探究,结合课本记录花的结构。同样,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学生可以带一些蚕豆、花生、玉米、小麦等种子进行对比研究。面对实物,直观的观察远比抽象的教学有趣。
3,自我观察进行对比。比如在学习遗传的时候,安排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观察自己像什么,不像什么,完成课本上的问卷。然后在课堂上,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调查,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总结,得到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这样学生学习会更积极,自然会对生物产生兴趣。
二,创设情境体验式学习,激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我只是喜欢刨根问底。”这句话说明,科学创新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比如在“探索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教学中,最好把这门课安排在上午的第三节或第四节课,因为这个时候学生比较饿。课堂上,老师会让学生品尝准备好的热馒头(强调要仔细咀嚼),让吃馒头的学生谈谈自己仔细咀嚼馒头时的感受,并回答相关问题:
1.淀粉本身是甜的还是变成别的了?
2.馒头的甜与唾液有关吗?
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会迫不及待地去探究“唾液到底能不能消化淀粉”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品尝馒头的情境体验中学习,自然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再比如,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节讲血管时,让学生用手触摸身体的某些部位,感受血管的跳动,同桌的学生在安静的状态下测量彼此的脉搏,讨论“脉搏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告诉学生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血管。学习心脏时,学生可以用自制的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这些体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让生物课走进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为生物教学提供了联系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素材,课堂上应该有学生的生活。比如讲细胞吸水和失水,学生可以走进生活。上课前安排学生用清水和浓盐水浸泡同一根黄瓜,上课时带上。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品尝、比较黄瓜泡在水里和盐水里的区别。为什么泡在水里的黄瓜吃起来又脆又硬,而盐腌的黄瓜又软又小?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会更感兴趣,会滔滔不绝。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清水和浓盐水的“浓度”,进而得出浓度高则吸水,浓度低则失水的结论,并用谐音帮助学生记忆“大吸收(mat),小损失”。因此,黄瓜在清水中浸泡时,清水的浓度可视为零。此时黄瓜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所以黄瓜会吸水膨胀,所以吃起来又脆又硬。而用浓盐水腌制的黄瓜,因为浓盐水浓度高,所以又软又小,黄瓜细胞液浓度也比外面的浓盐水小。通过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根系吸收水分就容易多了。可谓循序渐进,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如果能在生物课上做到以上几点,可能会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很多学生认识到生物课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总之,生物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