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料与人口阶梯——论古代人口增长隐含的供给瓶颈和结构性矛盾

我们阅读所有的铅中国,只是为了呈现一个不同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总人口已经接近654.38+0.4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人口大国。事实上,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农业粮食的保障,号召人民生育的国策的实施,促使人口骤增。短短几十年间,从建国初期(公元1953年)的5.42亿增加到今天的14亿。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古代的人口增长速度并没有建国后那么夸张,而是呈现出阶梯状的增长模式。根据现有文献,从商周到建国前,中国人口从几千万发展到民国一般意义上的“四千万”同胞,过程并不平等,中间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步骤有654.38+00亿、5000万和654.38+00亿等。,而这种阶梯式的人口增长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其中除了政治、军事、气候变化因素,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一个。▲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肖像1。被忽视的千年流浪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英国牧师、人口学家,在《人口论》中阐述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他认为人口会无限制地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前者是“2,4,8,16……”,后者是“2,4,8,16”。他还建议,如果没有限制,总人口应该每25年翻一番。照此速度,假设西汉平帝元元年(公元元年)总人口为654.38+00万,那么500年后的东晋(公元五世纪初)中国总人口应该会超过654.38+0万亿的天文数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两个时期的中国总人口相差不大。而且经过八王之乱和五乱,东晋的总人口比西汉后期略少。事实上,是生活资料的缓慢增长限制了人口的增长。比如200年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增长比例是256: 9,300年是4096: 13。生活资料的发展停滞不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战国时期的青铜筷子(农具之一)据中国人口史记载,先秦时期中国人口总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夏商时期全国人口约为654.38+03万,至战国末期人口总数仍维持在这一水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总人口估计在2000万左右。两千多年来,总人口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急剧增加。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活资料供给的限制。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萌芽阶段。粟、黍等作物被祖先驯化栽培,青铜农具开始取代石制农具。先民初步掌握了物候和天文历法,农业经济初步发展,这是仅在中原地区就养活百万人口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农作物品种单一,青铜农具缺陷多,水利基础设施缺乏保障,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落后阶段,生活资料的增长受到很大限制,人口始终只能维持在同一水平。▲现代人模仿的汉朝市场二。技术突破背景下的人口级联中国第一次人口级联出现在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二年(公元2年),全国总人口约5900万。汉代人口锐减,东汉初年人口迅速上升。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全国总人口只有3400万,汉章帝二年(公元88年)4300万,汉永寿三年(公元157年)5600万。汉朝三百多年间,虽然总人口一直在5000万左右波动,但与夏商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除了全球统一带来的社会稳定和战争减少,生产力尤其是农业技术的突破性进步才是人口梯级增长的最关键原因。▲复原汉代农民耕作场景早在战国末期,铁力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就已出现。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国家的相对稳定,使得这种传统的小农经济进入形成和发展时期,农业逐渐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铁犁壁、两人三牛耦合犁、铁耙、人力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先进生产工具逐渐出现。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丰富了农作物品种。* * *更加重视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更为精确的历法逐步颁布实施...种种发展让停滞了两千多年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质的飞跃。▲汉代,在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下,农业亩产量被打破。夏商时期粮食亩产量缺乏相关文献记载,暂不考虑。据春秋时期写的《管子》记载,“一个农民的事,就是年底犁100亩,100亩的收成只需20分钟”,意思是春秋时期齐鲁粮食亩产0.2分钟,1分钟就是10石,即亩产2石(。汉代粮食亩产量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前汉纪》记载汉文帝亩产为“今五户农民,仆从只有两个,庄稼人只有百亩。百亩收成,不过三百石。”即每亩3石;汉武帝时期,《史记·河曲》记载“(五千顷耕地,今谷中可灌溉二百余万石”,五千顷相当于五十万亩,即亩产四石;魏晋时,嵇康写《养生论》:“耕田者,谓良田,世所知也。”1就是1石,也就是每亩10石。当然是“良田”可以亩产10石,所以这个数据并不是当时一般的粮食产量,但无论如何,汉代的粮食产量已经比先秦有了很大的提高。▲汉代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补偿效应。汉朝以后,人口总量又开始停滞。虽然常年战乱造成人口波动,但总人口停滞不前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的经济支持出现瓶颈。魏晋时期,国家南北分裂,战乱频仍,人口呈现低谷。根据中国人口史,三国时期中国总人口为654.38+04万至654.38+08万,西晋统一时全国总人口约为2000万。之后人口慢慢回升,南北朝时达到4200万的高峰,隋朝统一时达到4900万。从汉末到隋初,人口重回5000万的台阶持续了300多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政权的南北对峙,战争和屠杀频繁,政局的不稳定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制约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也要看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口总量能再次上升,显然有一个新的推动因素,那就是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名士形象魏晋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中原。南方地区虽然早就属于中国,但毕竟地广人稀,很多还是未开化的“蛮夷”。汉末,原本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因战乱而衰落,人口开始南迁,南方城市开始兴建。西晋末年,北方胡人大规模南下,王公贵族南移东避难,经济重心南移。江南虽然气候闷热,但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亩产很高的水稻。北方虽然开垦已久,但发展潜力已经到了瓶颈,由于战乱频繁,实际产量非常有限。随着大量人口南迁,南方地区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发展的机会。据统计,从西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到东汉智元年(公元146年),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6.9亿亩至8.2亿亩之间。即使有统计误差,这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应该基本保持不变。文帝九年(公元589年),全国耕地面积统计数据为654.38+0.94亿亩,翻了一倍多。这种增加大部分是江南长期开发获得的。江南的发展弥补了数百年战乱造成的生产资料短缺,人口总量得以回到王朝统一时的五千万梯级。▲绿色稻田四。社会繁荣下的供给结构性矛盾唐宋时期,社会长期稳定,小农经济和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江南开发继续,生活资料开始积累,不断增加的社会总供给推动了总人口的上升。到了宋代,总人口首次突破1亿的新台阶。主要依靠传统农业,中国古代人口突破1亿大关实属不易,而这一奇迹显然得益于江南的深度开发。据统计,南宋时期,仅江西人口就已达1025万,而河北只有466万。江南地区凭借气候亩产优势后来居上,开始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6543.8+亿的人口梯级一直持续到清初。除了朝代更替导致的短期人口下降,几百年来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实际上意味着生活资料供应出现了新的瓶颈。▲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城市恢复的模式是,这里所说的“生活资料”不仅仅指农业。虽然资源一直强调农业对人口增长的重要性,但农业并不是经济结构的唯一组成部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再精耕细作,也养活不了中国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国家。宋明时期,人口会再次流浪,这与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有很大关系。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意味着供求矛盾发生了变化,这是小农经济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明朝中后期出现。▲明代贵族夫妇的服饰始于明朝嘉靖年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春天,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单纯向追求享受转变。原本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受的衣食住行逐渐走向商业化、世俗化,这是前朝没有的“消费升级”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变化密切相关。新航路的开辟开始酝酿欧洲的工业革命,传统农业逐渐退出西方的主导地位,手工业和服务业在资金的涌入下迅速发展。这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如此大的变化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发生变化。虽然中国也受到了这种趋势的影响,但却没能跟上。由于统治者经济政策的保守和失误,明朝未能处理好这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传统农业仍然占据国民经济的大部分,生产效率没有提高。据有关学者估计,明朝200多年的GDP平均增长率不到0.3%,经济总供给严重不足。供给的突出结构性矛盾最终拖垮了这个强大的王朝。▲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的农耕场景?影响中国朝代更替的方式和频率有很多,比如政治的好坏,战争的胜败,关键历史人物的出现。但从几千年来中国人口增长的梯级变化来看,经济因素对王朝更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经济增长产生了更多的生活资料,从而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王朝稳定。但经济增长受诸多因素制约,不可能永远往前走。每次突破之后,必然会遇到新的瓶颈,形成新的“供给约束”,这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关键。新的“供给约束”通常有不同的内涵。人们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这是“量”的一面,而影响人口增长的“生活资料”是”。人们在改善供给时必须兼顾数量和质量,这使得突破“供给约束”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每一次成功的循序渐进的突破,都会迎来持续了几百年的新发展。参考资料:《中国人口史》、《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研究》、《中国历代户籍、田地、田赋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