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瓜子在古今中外都是会“上瘾”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采访专家,揭开吃瓜子“上瘾”的秘密,告诉你吃瓜子独特的健康益处。
中国人向来爱吃瓜子。
中国人喜欢瓜子,一开始可能是因为节俭,后来深入到饮食文化的层面。
据考证,明代流行吃瓜子的习俗。在明末宦官刘若愚的《议事录》中,记载了明神宗“用少许盐烘烤新鲜西瓜子”。
明神宗朱翊钧
晚清以前,西瓜籽占主导地位。清末以后,南瓜子开始流行,民国时期葵花籽异军突起,一直流行至今。
从左至右:冬瓜籽、西瓜籽、南瓜子、葵花籽。
吃瓜子最早兴盛于北方,那里冬天寒冷漫长。农闲时,大家都待在家里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于是吃瓜子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除了瓜子在中国流传已久,人们喜欢吃瓜子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有益于社会互动
用瓜子招待客人可以体现主人的好客,客人吃瓜子会有“被招待”的感觉,会潜移默化地为社交定下愉快的基调。
可以缓解紧张
吃瓜子可以分解成几个小动作。这些动作简单易行,让人心情愉悦,可以缓解对方吃饭时的紧张情绪。
可以调节气氛
瓜子的趣味性和调节紧张的功能会让人放松,消除相处中的敌意,让双方的交流更加轻松自然,观念和想法更加灵活多样。
有利于延长通话时间
吃瓜子是一种次数很少的进食行为。可以随时停下来,也可以随时拿起来继续吃,延长了吃饭时间,为社交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为什么吃瓜子这么容易上瘾?
有的人吃瓜子吃到口干舌燥,还是控制不住伸手去拿瓜子,就像上瘾了一样。
这是因为吃瓜子的目标可以刺激大脑的奖赏机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分泌快乐激素。
一个一个吃的过程正好完成了“预设目标动作,大脑分泌快乐激素完成目标”的设定。这个过程循环刺激大脑,会使大脑中奖励机制的敏感度降低。
于是大脑变得不满足,需要不断提高刺激强度,“瘾”就形成了。
吃瓜子的“成瘾”机制;
刺激第一次看到瓜子,劈开壳把瓜子吃进嘴里。
奖励大脑瞬间受到刺激,释放出大量多巴胺,大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奖励。
于是大脑记住了这个奖励机制:你吃瓜子会得到奖励。
当刺激再次咬瓜子时,大脑会再次受到刺激。
行动多巴胺开始分泌,给你动力再去拿一颗瓜子,把壳吐出来,把瓜子仁吃掉。
当奖励被吃掉后,多巴胺再次分泌,大脑再次获得奖励。
拿一个吃一个:刺激行动奖励刺激行动奖励
吃瓜子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美国、土耳其、西班牙、俄罗斯。
前苏联人民喜爱向日葵,并把它作为国花。电影《幸福生活》里,人们直接把瓜子从向日葵上拧开吃了。
西班牙吃瓜子的人比较多。一项调查显示,64%的西班牙人吃瓜子,其中约45%的人看电影时吃瓜子,24%的人看比赛时吃瓜子。
美国人只有吃瓜子的时候才吃出味道,全部落进嘴里。比起吃瓜子,他们觉得瓜子的味道更爽口。
东南亚国家的人也吃瓜子,但日本是个例外。他们几乎都不吃瓜子,因为在日本的礼仪中,把食物放进嘴里再拿出来是非常不礼貌的。
美国研究:瓜子中的木脂素降低冠心病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陈增喜公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食用富含木脂素的食物,如葵花籽、南瓜子、芝麻等,可以显著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推测,富含木脂素的食物降低冠心病风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木脂素和膳食纤维的协同作用,导致血浆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产量增加。
木脂素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
瓜子营养丰富,不同品种的瓜子在营养和功效上各有优势。
01冬瓜籽有利于降血脂。
冬瓜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能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预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西瓜子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好处
西瓜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
南瓜子有助于降低血压,稳定情绪。
南瓜子中含有丰富的泛酸、烟酸和钾,可以缓解心绞痛,有助于降低血压。心情不好的时候吃南瓜子,有助于对抗压力,消除抑郁。
葵花籽可以帮助缓解痛经。
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缓解腹胀、痉挛和疲劳。葵花籽是维生素B1的重要食物来源。
专家建议:适量吃瓜子。
网上有“吃瓜子等于喝油”的传言。这是真的吗?
葵花籽的脂肪含量约为每100g 25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食用油日摄入量为25-30g。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把瓜子就等于一勺油。因为瓜子中的脂肪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只占14%。
但是瓜子不能吃太多是真的,摄入过多的热量和油脂可能会引起高血脂和肥胖。专家建议,每天可以吃50g左右的瓜子,多补充水分,防止喉咙痛和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