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专家颜是哪个学校的?询问他的个人资料

颜出生于浙江,1925-12出生于上海一个铁路职工家庭。他的父亲努力工作,逐渐从办事员升到科员(现在相当公务员),月薪丰厚,家境殷实。颜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他天赋异禀,学习成绩优异。1937“八·一三事变”期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家园毁于炮火,父亲失业,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全家逃亡南京、扬州农村,几乎一贫如洗。幸运的是,我的母亲像丝绸一样细心。当她逃跑时,她在抓着的木制厕所里做了一个三明治。就是靠着藏在里面的一些软饰品,她帮助全家度过了难关。从那以后,哥哥姐姐牺牲学业去打工,一起帮助父亲,勉强维持一家八口的生活和颜的初中学历。中学期间,颜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乐于助人。一位姓曾的同学,家境殷实,在颜的帮助下,进步很快。他的父母经常邀请颜到曾家学习功课,视他如己出,在生活上照顾他。战争年代,曾家当时已无生意可做,决定搬回福建老家,并力劝颜随其而去,并表示愿意负担费用,帮助其完成学业。在这个人生的转折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颜决定随曾氏一家去龙岩,和曾氏的同学像兄弟一样继续读书。1943中学毕业时,在昆明工作的父亲写信让他去昆明上大学。曾家再次慷慨资助他从闽西转闽北到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再经贵州到昆明。一路辛苦,到了桂林,终于因为体力不支病倒了。这时候钱已经用光了,只好卖行李求生。多亏父亲的老帮忙,病情稍有好转后,他继续前往昆明。他到昆明的时候是1943的秋天。因为错过了大学招生期,哥哥资助他先进入云南大学预科,后考上了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1945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初,由三校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分为天津和北平原两校。当时国民党为了笼络人心,组织了“益民回乡”的活动,免费用卡车或轮船把益民送回上海。颜也因此回了上海,当时恰逢大学入学。他报考了唐山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二年级分班生,都被录取了。因为国立西南联大情结,他选择了清华,1949毕业。

有前途的年轻人

颜年轻时学习刻苦,立志科学救国。他上中学的时候,正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时期。他目睹了国民党军队的软弱,经常崩溃。他痛恨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他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深感痛惜。他积极参加一些进步学生运动和夜校纠察队的工作。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转到北平后,他对解放战争的形势由衷地感到兴奋,对新中国的美好未来抱有极大的期望和希望。

严从清华大学毕业时,学习成绩优异。曾被学校聘为土木系唯一一名留在清华大学担任助教的应届学生。但由于党的“统一分配”政策,院长周培源不好意思向他解释,学校的聘书与当时政府对应届毕业生统一分配的政策相违背。于是,严被分配到铁道部工务司桥梁处设计科工作,从此与祖国的桥梁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宝剑锋从磨砺出。

1950年2月初,工程局改为工程总局,严被分配到技术部桥梁股工作。同年4月北京桥梁荷载检定站成立后,他又去了检定站。因为理论功底扎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独立进行了绘图、计算、桥梁材料清单、材料试验。桥梁标准图材料表是根据中国桥梁总公司设计的一套标准图编制的。虽然它有一个完美的截面尺寸,但所用材料的长度并没有在图纸上标明。严根据这些标准图所用的所有材料的尺寸、数量、重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汇总成清单,使这些标准图真正成为准确、详细、适用、便于制造和施工的经典定型。

严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们的称赞和高度评价。在试验工作方面,从设计部到技术部,他负责绘制试验曲线,并为当地外局提交给工务局的所有材料试验撰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在制图工作中,他参与了附录《桥涵工程设计手册》的编写。他绘制的图纸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清晰,字体美观,尺寸标注清晰正确,材料清单中各项数据准确全面,令读者深感满意。技术部的领导看他这样的人才不多见。为了进一步培养和磨砺他,他们经常派他出差实践,接触更多的实际事物,使他良好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紧密结合。

被调到桥评铁路站后,颜经常去施工现场。他第一次深入京津,做的是京山线洛带桥、W-14桥、津浦线白河桥的荷载验证。第二次做了京山线藤梁桥、大汶河桥、漳河桥、87号桥的荷载验证工作。还做过国内各种桥梁(包括郑州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哈尔滨三棵树松花江大桥)的钢梁验证工作(测量尺寸、补图、验算、查等级)。

经过实践,颜的智慧和才华充分显露出来,工作起来游刃有余,为他以后从事桥梁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创造中国铁路第一张预应力梁

1951年底,中央政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三年经济恢复期开始规划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拔尖人才,颜被调到设计总局武汉桥梁设计所从事设计工作。在胡适珍、王、刘增达等专家的领导下,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由于技术知识全面,他在分析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时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动性,很快成为这些专家的得力助手。

在神山线大凌河沉井设计中,写出了早期沉井计算实例的技术报告,晋升为一级技师。之后在刘增达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勘察西南铁路桥工地,负责部分桥梁的总体设计。1954年成为解放后提拔的第一批青年工程师。1956年,在陇海线新沂河大桥上,他首创了第一跨23.9米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这是中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他在1956《土木工程学报》第一卷第四期发表了论文《23.9米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简介》。颜既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1956任分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内昆线宜宾岷江大桥、重庆牛角沱嘉陵江城市公路大桥、陇海线新沂河大桥的总体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1958年,他所在的北京专业设计院并入大桥局设计部(后改为设计院),仍担任分公司总工程师。

南京长江大桥于1959开工建设。这座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建不起来。为慎重起见,颜到上海虚心请教教授,讨论桥梁振动问题。还向周念贤教授请教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问题,颇有启发。在南京大桥指挥部设计部担任设计组长,大胆地将预应力梁设计推向新的高度,主持并完善了跨度为31.7米的公路、铁路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总图设计。当时,南靖大桥总工程师陈建议做一个静载极限试验,以验证这种新型预应力梁的强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颜设计的梁完全满足原设计要求,充分体现了他在预应力梁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这种横梁用了40多年,没有发现质量问题,也没有更换过横梁。严还参与了成昆线桥梁钢梁的设计和线麻阳大桥的总体设计。当时他正处于三年的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缺乏营养,他经常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

十年动乱期间,严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再教育”的打击。1948年,他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去西山郊游。学生们带了午饭,在一家旅馆前的广场上吃了,这正巧蒋介石和宋美龄也在这家旅馆吃饭。当姜和宋下车看到这些清华大学的学生时,他们与他们的同学合影留念。这次偶遇,这张照片,成了重温严的史料。让他边工作边去五七干校接受检查。严心胸开阔,直言不讳,最后证明他没有政治活动。1972回到设计院仍任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后升任该院副总工程师。

当时国民经济被“四人帮”破坏,业务工作不多。严有扎实的英语和俄语基础,自学了德语、法语和日语,并在业余时间饶有兴趣地阅读了一些外文书籍。俄罗斯经典《沉默的顿河》、德国书《奇妙的光》、《格林兄弟童话精选》、《五十天》等。,是他工作之余极好的乐趣和消遣。下班回家做家务时,他也不忘背外语单词。他认真执着的学习精神深深感染了他的孩子。出差时,他大胆地用日语与同车厢的日本乘客交流。业余时间,严潜心研究外文书籍,为他日后翻译专业文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江长江大桥引桥预应力梁设计的创新

从65438到0976,颜到九江长江大桥北岸组织设计团队,这是他第三次主持大桥引桥预应力梁的设计。他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和造诣,主持设计了40米跨度的无砟箱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这是我国第一个新型桥梁结构品种。对于轨道上的无砟箱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由于没有道碴厚度来调整上拱度的影响,正常轨面标高会有所增加,可能会影响高速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如果预应力梁的预拱度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预应力梁的发展和使用条件。

严不仅考虑了这种预应力梁的应力、拉力、抗裂性等因素,还从结构变形的角度考虑了在使用中对结构的影响。过去,在钢筋混凝土梁变形的研究中,通常考虑活载引起的挠度效应。对于预应力梁,他充分重视和研究了上拱度的影响,特别是在设计、制造、施工和使用中。根据南京大桥自行设计制造的跨度为31.7米的T形预应力梁的拱度(包括弹性拱度和徐变拱度)统计数据,他确认弹性拱度的实测值与弹性理论的结构力学公式计算的计算值基本一致。但徐变拱度与混凝土级配、环境湿度、养护方式、预应力、张拉龄期、截面尺寸和形式(梁的理论厚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其离散性较大。根据对实测数据的分析,他发现同一梁的徐变上拱度因桥而异,同一桥的同一梁也因梁而异,不同类型梁之间的差异更大。在研究徐变上拱度(ft)与弹性上拱度(fe)的关系时,引入了一个徐变系数(φ t),现行铁路桥规提供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值为张拉后10天极限值的33%,30天40%,60天50%,半年75%,一年80%。根据31.7m预应力T形梁的实例数据,徐变系数接近1.0。针对跨度为40米的预应力箱梁,笔者首先对梁号从025到075 * * *的50根梁进行了3年多的极限预拱度观测,得出徐变系数为0.570,及时向严先生提供了一系列实测数据。颜先生查阅了笔者提供的资料后,决定将制梁台座的预设下挠由70mm改为50 mm,同时对这种新型无砟无枕梁的施工工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当时负责施工制造的总工程师孟庆浩也非常注重混凝土材料、级配、水灰比、养护、立模的质量要求。跨度40米(总长40.7米)的288孔预应力梁无一出现质量问题。运行40年,至今未出现重大疾病。实践见证了颜在预应力梁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及时总结撰写了论文《40米跨无砟无睡眠预应力简支箱梁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发表在1982年第三期《土木工程学报》上,并翻译成英文作为交流论文提交给1986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FIP第十届年会。

写作、编辑、翻译和辅助工作齐头并进。

为了推动桥梁科学技术的发展,颜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桥梁建设经验。他撰写了大量专著,或编著专著,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翻译各种外文著作和说明书。他文笔优美,文章内容扎实凝练,具有积少成多、头发稀疏的特点。他用英文、俄文、日文撰写了多部桥梁专著,在国外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向世界报道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同时,作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维护和扩大了中国桥梁行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晚年,他从不滋生负面情绪。相反,他致力于桥梁事业的案头工作。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暮年,看着西方天空的夕阳。他发自内心地呼唤:“日出日落都是太阳,但太阳会发光。”“如果有热度,就要发个光。”晚年发表中文论文30余篇,英文论文16篇,日文论文2篇。因为他思维敏捷,知识渊博,科技创新,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籍、编辑和翻译。主要作品有:《国外预应力技术体系》、《现代斜拉桥》、《现代悬索桥》等。各国汇编的桥梁文献有200多期,每期约6000 ~ 20000字。这些他用毕生心血换来的宝贵财富,为我国的桥梁建设和桥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颜在桥梁理论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经常受到相关高校和学术单位的邀请。历任西南交通大学、长沙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铁道部桥梁工程科技信息中心顾问,广东虎门科技咨询公司通讯顾问,铁道部技术鉴定委员会特邀专家,多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或委员。

他在讲课和答辩中,思路清晰,论点创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观点和分析精彩,富有前瞻性,赢得了听众的钦佩和信服。他在一些会议上发表意见,直言不讳,睿智精辟,深刻独到,这与他渊博的学识和积累的才华是分不开的。他的确是我们见过的少有的有才华有思想的学者之一。

竭尽全力去死。

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称得上是人才。“德”犹如水之源,“才”是水之喷;“德”是木之根,“才”是木之枝。桥牌大师茅以升说:“先做人,再做事。”严的生活作风正派,生活朴实无华,思想开放。技术上,我敢于用理论把一些敏感问题论证清楚,从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敢于直言,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不随风倒向篱笆。他在预应力梁方面的开拓创新成就独特而非凡,可以说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8他说:“我今年73岁了,以后没有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打算。当然,只要我的大脑还在工作,我就会写一些文章,做一些翻译。希望年轻一代不比我们差,学好外语,苦学技术,敢于并善于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应该是最多的。关键是培养年轻一代参与和关注国际交流活动,让祖国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桥梁事业中,奋斗了一生,直到去世前的两个多小时,还致力于国外优秀桥梁建设文章的翻译工作。2000年6月5438+10月21日上午,严还在审阅和剪贴《桥梁信息资料》的印刷本。午饭后,他休息了一会儿,又像往常一样,继续埋头在书桌里,在卧室里睡午觉,直到下午3点。17: 30突发哮喘,抢救失败。17: 45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5岁。才真正放下了自己一生热爱的建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