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的精髓

对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信息这样的学科,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清楚自己对它们了解多少,也绝不会假装自己懂,让人发笑。但是中医不一样。中医是一门大多数人不了解的学科,但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而且这些自以为懂中医的人,也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当成所谓的真理。如果有人要指出自己观点中的错误,就会说:中医不是“阴阳五行,你吃什么补什么,自圆其说”!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大多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中国人对这些观点有所了解。因为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以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随便问一个菜市场的大妈,她都能告诉你:“我老头子这几天咳嗽得厉害,我给他买了个猪肺炖百合。”或者“你们这些年轻姑娘,别吃那么多冰淇淋,不会生孩子,也不会哭!”或者“腰痛?买点黑豆吃,补肾!」

这些只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中医场景的一小部分。虽然观点的正确性还有待商榷,但毫无疑问,这是几千年来中医发展的结果,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医思想对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今天,正是这些看似正确的观点,被推上了中西医论战的风口浪尖。现代医学的研究者已经能够拿出很多证据来证明这些观点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很多中医仍然死抱着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不放,认为现代医学无法解释中医,把中西医放在了一个绝对对立的位置,极大的阻碍了中医理论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说说中医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毕竟作为一种药物,它的本质愿望是治病救人。至于其他许多枝叶,都是后人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然而,树枝和树叶太多,我们很容易看不到树干。

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出现之前,原始医学显然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了治疗疾病的方法和药物。我们很容易想象,在生产力极低的年代里,会有大量的病人因为用错了药或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失去生命。在此基础上,古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药物理论,在艰难黑暗的岁月中前行,直至拥有完整的治疗体系。

这个寻找治愈方法的过程,类似于今天提到的“黑箱理论”。就是在没有看到盒子(人体)内部的情况下,从外部发出信号(药物),然后观察盒子(人体)收到信号后做出的反馈。于是,古人发现一些特定的药物组合可以治疗一些特定的症状。不管是什么病(当然当时他们也分不清是什么病,只知道症状),只要这个特定的症状出现,这个特定的药物组合就能治好身体的不适。换句话说,中医治疗的关键是“疾病的规律”,当这个规律出现时,我们就有了治愈的方法。

这是古人建立中医原始体系的过程,现存最早记录这一观点的著作是唐·。后来经过汉代医生张仲景的收集、整理和发展,出现了中医史上不朽的著作《伤寒论》,战后仍流传至今,被后人尊为医圣。但就算是医圣也不可能自己写《伤寒论》,因为这本书里包含的中医治病思想肯定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能总结出来的,也没有哪个天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举例说明《伤寒论》的治疗思路。比如有两个经典的例子:《伤寒论·太阳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①太阳相关疾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关节痛,恶风不汗喘鸣,麻黄汤为主治。②太阳病、头痛、发热、多汗、恶风是桂枝汤的主要症状。太阳病概述:太阳是一种脉浮、头痛强、恶寒的疾病。)也就是说,每当疾病发生在太阳下(包括皮肤、肌肉等。),只要出现以上症状,不管是什么病,发热出汗用麻黄汤,发热出汗用桂枝汤。这时候医生关注的是症状,而不是疾病的分类。因为这是所有疾病的同一规律,只要某个病有这个规律,你就可以用这个药,把病治好。

所以中医治疗是找出不同疾病的发病机理,而不是针对今天所说的某一种特定疾病。可想而知,古人发现这个规律的过程,一定是经历了千难万险,然后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但这个代价却让华夏大地受益千年,是古人伟大与智慧的体现。

在肯定古人贡献的前提下,我们也必须承认,随着当时的社会发展,中医理论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他们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先进的仪器。他们可以不断细分人体,然后仔细观察每个小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还可以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看到细胞的构成。他们不能做所有这些事情。他们只能用黑箱理论,所以他们对原因的观察是有缺陷的。

像上面提到的伤寒、太阳中风(类似于今天的感冒),从疾病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是人体感受“寒邪”或“风邪”所致。但是现在我们的研究发现,感冒更多的是微生物入侵人体引起的,风寒和风不是主要原因。即便如此,很多中医还是不愿意放弃那些错误的理论,坚持老祖宗说的一定是对的。

但是,中医的妙处就在这里——即使它对病因的理解是错误的,但它对治疗疾病仍然非常有效。因为中医讲究治病的规律,病因判断的对错并不影响接下来的辨证治疗。这也是很多人不了解中医的关键点。

再比如,古人认为黄疸是由湿热或寒湿引起的疾病,而今天我们知道黄疸多由肝功能受损或胆道梗阻引起。即使患者体内有湿热或寒湿,也不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古人对病因认识的这种偏差并没有影响到它所认可的治疗规律。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创造的药方,只要黄疸有这个症状,今天仍然可以用,而且效果显著。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它所寻求的疾病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效,而是永存的。

但《伤寒论》之后,中医的发展开始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张仲景身后的许多医生熟读经典,反复应用经典中的每一个方子,证明确实有效。这时候这些医生就开始疑惑为什么《伤寒论》的方子那么灵验,他们想解释一下。这种想法没有错,但限于科学层面,他们只能用经典(多为《黄帝内经》)中的理论来解释《伤寒论》,也就是所谓的“以经解经”。在他们眼里,《内经》的理论是至高无上的,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或者不可能意识到《内经》的很多观点是有偏颇的。所以,从错误的角度去解释正确的理论体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四个不同。

同时,为了更好地解释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中医理论,后人逐渐发明了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和医易同源学说,使中医从一门非常接近临床生活的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神秘莫测的学科。其中,“五行学说”是中医经常诟病的“自适”的罪魁祸首。如果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不合理的说法,可以说得通,因为五行学说的框架是一个圆。另外,后世的中医理论也吸收了大量道家思想,然后告诉世人,中医真正的思想是不可言说的,不清晰的,失去了中医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些根据后世医家对中医的理解写成的著作,数量众多,甚至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影响了中医后来两千年的发展路线。

可怕的是,这些思想对普通人的影响之深远,远远超出想象。如本文开头所述,对于中医,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一两样东西的名字,比如“以形补形”、“养血养心”、“补肾壮阳”,风靡中国各个角落。但很少有人能了解和掌握中医真正的治疗方法。后人只看到了枝叶,却看不到祖先留下的树干。所以,拨开云雾,找到中医的本源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中医治病的精髓。抛开大部分形而上的东西,回归临床疗效,回归疾病规律,才是中医发展更好的出路。

今天的西医学者也致力于寻找疾病的规律,由此产生了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然而,这些学科大多只能研究单一系统的发病机制,如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科学家们仍在不断努力,研究相邻系统疾病的规律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就。那时,西医就不会经常被指责只关注局部和单一疾病,而是可以从人类疾病的根本规律出发,达到治病的目的。

人体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既然中医和西医都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他们就不可能说不同的话。最终会统一起来,达成一个* * *真理。或许,你可以理解为中医和西医都在爬山。中医是一个爬了几千年,即将爬到山顶的老人。西医是个年轻人,精力充沛,但才刚刚开始旅程。老人爬得很慢,但年轻人走得像只苍蝇。不管需要多长时间,最后,他们都会到达顶端,然后相视一笑,对彼此说:“我终于等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