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对肌张力的影响分析

中医按摩对肌张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中医推拿在肌张力异常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在西医理论中很难量化推拿改变肌张力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肌张力改变的发病机理和中医按摩的治疗机理的角度阐述了中医按摩的治疗作用,并就如何在国际上推广中医按摩提出了作者的体会。

论文关键词:中医按摩,肌肉紧张

1.前言:

按摩最早也叫引导、压毽子或按摩。按摩疗法历史悠久,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按照称呼,用手按住,搓的那一个就是慢慢搓。?(“苏文?按摩疗法的出现在“苏文?《论异法》中也有记载:?中部人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为痿、寒、热,治宜以按高跷为导。?可见,推拿疗法最初是适应于痿厥的寒热病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扩大了适应范围。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从最初的瘫、寒、热,发展到清代,可以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等学科的上百种疾病。【1】然而,中医按摩对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特别有效,如肌肉痉挛、软组织损伤、肌肉萎缩等。上述运动系统障碍多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本文将讨论中医按摩对肌张力的影响。

2.肌肉张力变化分析。

肌肉张力是肌肉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肌肉在休息和放松时的张力称为肌张力。肌肉紧张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动作的基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人在静止休息时,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张力称为静态肌张力。当身体站立时,虽然肌肉没有明显收缩,但身体前后的肌肉也保持一定的张力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的稳定性,这就是所谓的体位性肌张力。运动时的肌肉紧张,称为运动性肌肉紧张,是保证肌肉运动持续、平稳(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肌张力的产生和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是分布在肌肉中的肌张力反射感受器(神经肌梭和神经肌梭)接收信号,然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核中的A运动神经元支配外梭肌,R运动神经元发出ar纤维到达并支配内梭肌。反射弧任何部位的病变都会引起肌肉张力的变化。临床上肌张力的变化有两种,即肌张力的降低和肌张力的升高。现在用按摩分别讨论这两种情况。

2.1肌张力下降

肌张力降低是指肌肉放松时活动体所遇到的阻力降低,肌肉因没有肿胀的腹部和正常的韧性而放松。由于损伤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脊髓前角受损时,按节段分布,伴有肌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和肌纤维震颤。周围神经损伤常伴有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和腱反射。部分肌肉和神经关节肌张力下降,肌肉无力,伴或不伴肌肉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本体感受纤维的损害常伴有感觉和深部反射的消失,行走表现为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小脑系统受损时,伴有运动性共济失调,行走交错。新纹状体病变伴有舞蹈样运动。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按摩可以增强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其收缩功能和肌力增加。其原理是按摩可以增加该部位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大其直径,大大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促进肌肉萎缩中血管网的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提高管道的通畅性,减少血流的外摩阻力。这些都可以减缓萎缩肌肉组织的萎缩过程,从而提高肌肉肌腱的弹性,解除肌肉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在肌张力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经常采用较轻的手法进行退体,可以刺激运动神经,提高肌肉兴奋性,增加肌张力弹性。

2.2增强肌肉张力

肌张力增高可分为痉挛和僵直两种情况。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伴有锥体束损害,脊髓反射易化。患者被动活动关节时,肌张力增加时会感觉到阻抗,这与被移动的速度有关。紧张性肌张力障碍见于锥体外系疾病的某些特殊的张力改变,其增加是选择性的,主要见于上肢的内收肌、屈肌、旋前肌,下肢的伸肌。被动运动患者遇到的阻力一般比痉挛患者小,但与当时肌肉的长度即收缩形态无关,伸肌和屈肌没有区别。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同样的阻力。这种肌张力增加称为铅管强直,如果伴有震颤,则产生松与紧的交替变化,称为齿轮强直。此外,高强度运动后也会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和疲劳,因为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大量产生并沉积在肌肉组织中。经过临床治疗,按摩配合药物可以降低张力较强的肌肉组织的张力。此外,针对疲劳性肌张力增高的按摩疗法,可以促进其内部乳酸的消散和排出,缓解疼痛,消除疲劳,减少肌肉痉挛。同时,按摩疗法有利于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扩张和储备毛细血管的开通。中医界认为,在推拿按摩的作用下,肌肉横切面的毛细血管比以前多40倍,微循环中的血流速度和流型得到改善,体内活性物质的运输和降解加快,促进炎症物质的排泄[2],有利于剥离粘连,调筋生肌,促进受损肌肉组织的修复;所以对功能恢复快,康复期短,后遗症消失有很好的作用。另外,肌张力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关节活动的受限。比如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外侧副韧带的损伤。受伤后脚踝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如果不能行走或只能勉强行走,可以采用按摩,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和停滞,改善新陈代谢,有助于松解粘连,润滑关节,纠正腱槽和关节脱臼,恢复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3]

3概述

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认为人、自然、社会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各个领域,推拿临床也不例外。[4]在西医的指导下,人们习惯于单纯从局部解剖和现代病理知识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而西医对中医治疗的准确性和量化方法有所怀疑,导致我们很难在国际上推广中医。如何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推拿临床实践,量化其疗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是一个值得认真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1]廖俊的推拿教学改革思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4卷第6期29-30

[2]陈仲伟,实用运动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1):26,39。

[3]雷·,推拿在运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怀化学院学报200827,589-91。

[4]王宁中医整体观念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及应用,引医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32976-78。

[5]纪运动疗法技术华夏出版社2006 52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