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有什么好处?
佛教的核心——解脱烦恼——不是求神拜佛,加持佛菩萨等与真正的佛教无关的问题。
说到佛教,很多人会认为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文化,一门科学,或者一种生活。这些都是对的,但不完全对。
那么到底什么是佛教呢?
佛教,巴利文佛教-萨纳。
佛,在古代音译为佛,意为开悟者、觉悟者。唤醒什么?唤醒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意识靠什么?凭智慧。如果一个人彻底理解了人生,充分认识了世界,他就被称为觉醒者。第一个认识到生命和世界的真理并宣布它的人,我们称他为佛。
Sàsana的意思是教导。所谓佛,是因为佛彻底悟出了人生和世界的道理,然后教我们认识世界和人生的道理,让我们也有了悟出的智慧。所以这种教法叫佛法,就是佛的教,觉醒者的教。
我们现在说的佛,特指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624- 544年)印度释迦牟尼的达玛佛[2]。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教也特指苟马达佛的教义。
高达马弗到底教了什么?他领悟和教导的世界和人生的道理是什么?
你同意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苦乐参半,还是生活是苦乐参半?人生必有苦。有苦必有乐,乐过之后必有苦。一个人即使能呼风唤雨,能享尽荣华富贵,最终也会老去,生病,最终死去。我们常常要和不喜欢的人、事、物在一起;但是你不可能一直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即使在一起,最终也会分开。我有很多理想,很多愿望,但是想得到却得不到。世界上有太多不现实的事情。总之,只要有这一对身心,就难免会有各种缺陷和遗憾。
所以我们说人生不完整,充满缺陷,苦大于乐。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因为有麻烦!
烦恼,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内心的厌倦或焦虑。而佛教所指的烦恼,涵盖的范围要广得多,不仅指烦躁、抑郁、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嫉妒、吝啬、错误的见解、猜疑、猜忌、愤怒、仇恨、残忍、厌恶、无知、麻木、迷茫等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
学佛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摆脱这些烦恼。如果一个方法不能摆脱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没有要求你长生不老,升天成仙,或者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深造、求福、求平安……不,这些都不是佛法!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摆脱烦恼。这就是佛教!如果只求这个求那个,那为什么还要出家修行?真正的佛教是不要求人有所求的,但是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佛陀教我们斩断烦恼,包括斩断想要的心。
也许有人会说:“我为什么要学佛?我为什么要练习?你们佛教徒说人生苦,生老病死,我却觉得很幸福。我还年轻,没必要把自己想象得很老;我还是健康的,没必要装病;死亡对我来说还很遥远,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学佛。就算我想学,等我老了再规划。”
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不是很深刻的体验。但是,生老病死是现实生活的现象,它们只是结果,不是原因。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是从结果出发,而是从因出发。平时不烧香,紧急情况下临时抱佛脚也没用。这就好比一个人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到了绝症的时候挖井都来不及。一个社会不提倡卫生保健,只知道怎么建医院和诊所;一个国家不提倡民风道德,只知道设置警察和监狱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同样,生活是现实,苦难是结果,苦难的原因是烦恼,烦恼是罪魁祸首。要解决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摆脱各种磨难,必须从烦恼开始。解脱烦恼是佛教修行的目标。只要一个人生病了,就要对他进行治疗。一个人只要有烦恼,就要修行。
佛教的出发点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没有烦恼,他不需要学佛,也不需要修行。佛教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就好像如果我很健康,就不需要看医生,也不需要吃药。但正是因为人有心事,各种消极心理,心态不好,容易紧张,焦虑,执着,容易斤斤计较,容易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自私,虚荣,苦恼等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如果你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快乐,你必须想办法摆脱这些烦恼。
想要摆脱烦恼,首先要了解烦恼以及烦恼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烦恼虽然有很多种,但都可以归结为三类:贪、怒、傻。
什么是贪婪?贪欲是指想要某样东西,执着于对象。
什么是愤怒?愤怒是内心讨厌、不喜欢、厌恶、愤恨的对象。从愤怒、凶猛、残忍到忧郁、易怒,都属于愤怒。
什么是妄想?精神错乱是头脑对目标的无知、盲目和无知。
这些麻烦是怎么来的?
按照佛教的说法,我们所谓的世界,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我们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界的环境。你的身心是什么?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到的是颜色、光线等。耳朵听到的是声音;鼻子闻到的是气味;舌头尝到的是味道;身体接触的是触觉,如软、硬、滑、厚、轻、重、冷、暖,还有痛、痒。头脑想的是各种现象。
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头脑,没有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你所想的,就没有身体和头脑,没有外部环境,也没有世界。
活在这个世界上,无非是你的身心与外界的互动。当眼睛看到美好的东西时,会感到快乐,认为这个物体是好的、美的,然后就会喜欢、喜爱它。如果这种喜欢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产生想要和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甜美的音乐,听到别人的赞美,闻到香味,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光滑的肌肤等等,贪欲很容易产生。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听到不愉快的声音,闻到难闻的气味,吃到变质的食物,或者天气极热时,就会产生厌恶感(煎熬),认为对象是坏的或不好的,内心会产生排斥和厌恶。如果这种排斥进一步加强,人们就会生气,愤怒,甚至想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它。这种心理就是愤怒。
但是,无论是贪婪还是愤怒,都包含着妄想。无明就是无明,对事物、身心、世界真相的无明。因为有了妄想,贪欲和愤怒就会生起。
简而言之,贪婪、追求、执着和痴迷,以及邪见、傲慢和虚荣,都属于贪婪。愤怒、易怒、嫉妒、焦虑、仇恨等。都属于愤怒;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妄想。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归为贪、嗔、痴。
烦恼有三种:贪、嗔、痴。佛教称之为三不正之根,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所谓烦恼,其实是基于内外环境的关系。光有一颗没有外在环境的心,烦恼就不会产生;如果有外在环境,没有意图,烦恼还是不会产生。这是一对关系——内心与外界的关系。贪与无明的三种烦恼,简直就是这一对的关系:
小心执着于外界,喜欢物体,想拥有和占有物体,这叫贪欲。
不喜欢外界,排斥对象的时候要小心,这叫愤怒。
因为你不了解外界环境的本质,你认为对象好,你就能得到幸福,你就能满足自己。这叫妄想。
当我们理解了这种关系——看到好的就想得到,看到不好的就想拒绝——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根据其表现的严重程度,故障可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层次叫做冒犯烦恼。进攻性的烦恼是一个人的不良心理已经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人;因贪婪而盗窃他人财物并抢劫;打架、骂人、劈腿、说闲话;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玩乐,赌博。心中的烦恼已经在身体的行为和语言中显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侵犯烦恼。这种麻烦是最粗暴的麻烦,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
第二个层次叫扰人烦恼,就是一个人的烦恼只是浮现在心里,没有显露出来,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厌恶、易怒、无组织、抑郁、麻木等等。比如你恨一个人恨到要死,但是你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恨他。再比如,你感到焦虑、烦躁,但并不冲动。虽然没有在语言和行为上表露出来,但已经被不良心理和不良情绪占据,被称为扰人烦恼。
第三个层次叫做潜在的麻烦。潜在的烦恼,指的是行动上、言语上、心里没有显露出来的烦恼。换句话说,现在没有烦恼,但不代表完全没有烦恼。它们只是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比如大家在做一件好事的时候,生起的心就叫善良。当你生来善良,做好事的时候,你可能不会觉得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你符合对的条件,烦恼马上就跑出来了。比如现在大家都很开心的坐在这里听佛的教诲,把工作暂时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是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桌,看到一大堆没写完的文件,我立刻又烦躁起来了,不是吗?有些修行者可以静坐冥想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心在冥想中得到快乐的安顿。在他冥想期间,只要他停留在冥想中,他就可以享受冥想的快乐,没有任何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然而,当他决定,当他看到美好的事物,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他心里难免会有贪爱,证明他的烦恼并没有完全解除,只是在决定中被专注所压制。就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了;但只要根还在,春天又开始发芽。就像拔草,只拔了草,根没拔,有机会还会长。只要麻烦没有被连根拔起,它就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潜在麻烦。
作为佛教,也就是觉醒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这三个层次的烦恼。
应该如何摆脱这些烦恼?
佛教称解脱烦恼的方法为修行。
修行,也叫冥想,在巴利文里叫BHàvana。
BHàvana是什么意思?
是修养!
培养什么?
培养纪律、决心和智慧!
纪律指的是道德和品行。明确意味着内心的平静。智慧就是智慧。
你认为道德行为是好还是坏?你喜欢道德败坏还是道德高尚?
内心的平静是好是坏?你喜欢烦躁还是内心平静?
智慧是好是坏?你喜欢智慧还是无知?
佛陀教导我们培养这三样东西:
第一,修行戒律——改善道德品行;
第二,修正——致力于内心的平静;
三、培养智慧——培养智慧。
这三种方法是一种次要关系,也就是循序渐进的关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有了德,就要努力平复内心;内心平静,应该进一步提升智慧。
所以,不要以为修行就是坐在蒲团上不吃烟火。所谓修行,无非是修持戒、稳、慧,修德、静、慧。
烦恼是根深蒂固的,想破也不容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有三个层次,由粗到细,修行也是由低到高。修行的三个阶段可以消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遵守戒律,摆脱得罪烦恼;
2.通过改版去除烦琐的烦恼;
3.通过培养智慧来消除潜在的烦恼。
第一,要想摆脱得罪烦恼,就要守戒,培养道德品行。道德行为非常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人之心,但可以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一件事做不到,就不做;能做的事情,就应该去做。
道德行为在佛教中被称为戒律。很多人片面地把“戒”理解为消极的禁止,认为有了戒就没有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巴利文的“杰”是S?拉,意为行为、习惯、品质、本性、本性,通常指道德规范、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等。但从“禁欲”的初衷来说,是积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和修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纪律的人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怕死;我不喜欢被伤害和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众生施暴,杀害他人?正因为我不想被伤害或杀害,所以我不应该伤害或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我不希望自己拥有的财产被偷或被抢,所以我不应该偷、抢或占有别人的财产。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维护家庭和睦,夫妻和睦,不要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沾花惹草,搞暧昧。我不喜欢被别人欺骗,我希望我说的话被别人相信,所以我应该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应该说假话,不应该骗人。
总之,一个人要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首先要有德。有了德行和节欲,你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任何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也不会成为性烦恼的奴隶。遵守戒律,培养品德,就能摆脱得罪烦恼。
第二,要想摆脱扰人的烦恼,内心的烦恼,就要修。这是什么意思?一定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经教过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力”,也就是头脑工作的地方,让头脑通过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你可以通过专注于一个目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比如一个人没有工作,可能会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你帮他找工作,就让他安下心来工作;只要他有工作要做,就不会闲着没事干。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就会跟着自己的喜好走,追求快感,飘。让它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目标,它就会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养专注力的原则。佛教是搞精神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好好利用它,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你两种方法,让我们的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以培养和平。
第一种方法叫入心,就是通过专注呼吸来培养专注力。当你回到家,你可以花一段时间,半小时,四十五分钟或一个小时。这段时间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关掉手机和电话,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自己的房间和书房。找一个舒服的坐垫坐下,坐垫大概四指高,或者高一点,臀部抬高一点,这样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也容易坐久。然后上半身保持挺直,不要弯腰、弯腰,也不要绷得太直,自然挺直。
轻轻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放松、自然、舒适、适合冥想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生活的烦恼,家庭的琐事,收回漂泊的心,不要回顾过去,不要规划未来,放下一切与禅定无关的东西,决定回到当下,回到此刻属于自己的时空。当身心处于自然、放松、舒适的状态时,再将意念建立在鼻子、人或嘴唇上方的区域,试着觉察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随气息进入身体,也不要跟随气息离开身体;不要去关注呼吸的软、滑、轻、流、热、冷、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要让头脑知道鼻子和人的进出呼吸就可以了。
意识到呼吸其实是一件很简单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我们总是忽略它。要觉察到呼吸,你不必刻意做作,也不必刻意刻意,只要试着去了解和关心一直在这里的呼吸。
这是一种通过专注于呼吸来平静内心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进入头脑。只要你能时刻学会关注自己的呼吸,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更容易控制,内心也更容易平静。
那么我就简单说说给大家传播爱的方式。传播爱是什么意思?就是要学会祝福别人,祝他们幸福快乐。
在传播爱的时候,闭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快乐,希望自己幸福,用心去感受真的快乐,真的幸福。如果觉得自己的快乐有点难,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过去做过的让自己很快乐的事情,比如帮助别人,做慈善,然后去感受当时的快乐,并保持这种快乐。
这样做大约几分钟后,选择一个你尊敬和尊重的人作为爱的传播对象,比如你的老师,对你好的人等。,但必须是同性,异性不合适。发出你的祝福,用心祝福那个好男人幸福快乐,用心感受对方真的幸福快乐!你可以传播你的爱,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它。
把善意传播给恭敬的人之后,你可以继续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后祝福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在公司的同事,所有的人,包括你认识的人,你不认识的人,甚至所有的众生。这就是爱!
传播爱时,你的心必须是快乐的、喜悦的、平静的、柔软的、宽广的。她能有效消除烦躁、焦虑、悲伤、怨恨、不满等情绪。永远要学会传播爱,祝福别人。当你有了善良,当善良成为你内在的品质,你会发现,不仅你的心情变了,你的性格也变了,甚至你身边的人,你周围的世界都变了!
无论是觉知呼吸还是传播爱,都不难做到。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你不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练习,也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练习。比如回到公司后,如果上班时间还早,可以坐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先放松自己,然后意识到自己的呼吸...
还有很多其他的种子公司,虽然目标不同,但是方法都差不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要去除潜伏的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要修智,修慧。只有通过智慧才能根除烦恼。
这里说的智慧,不是指脑子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代表你能在商场、官场、战场上击败对手,登顶。这些能力只能称为天赋或智力,而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知道人生道理,洞察世界本质的智慧。
我们需要智慧来理解身心这一对,认识到我们的身心无非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感,构成这个身体的身(色身)。意义有六种,即六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感官分别认知六种对象:色、声、嗅、味、触和各种现象(因法)。眼睛能看到颜色,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闻到气味,舌头能尝到味道,身体能摸到触觉,意识能思考各种现象。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无非就是我们的身心和这六个物体的相互作用。
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事物,听到美妙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很容易变得贪婪,想追求这些东西。注意,当你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你的内心会产生排斥和抗拒,很容易生气。因为你不了解外界环境的本质,这叫妄想。贪婪和无知都是不仁慈的,也就是烦恼。
我们应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身心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善良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不善良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如何培养善良,如何避免不善良?
了解了身心之后,还要进一步追溯身心与生命的成因。每一个原因都有它的结果。因此,生活必须有一个理由。为什么会有生命?因为有烦恼,有贪婪,有追求,他们想要这个东西,想要那个东西,所以才会有行动。这些行为在道德上被称为善业或恶业。当这些或好或坏的因缘成熟时,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结果。我们的身心,我们每天遇到的情况,都是我们行动的结果。换句话说,命运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明白了身心的因之后,还要观察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世间一切现象,包括身心,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是一瞬间的变化,这叫无常。一切都在遭受生灭的迫害,所以“苦”。因为无常和苦,不可能有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无我”
这样,用无常、苦、无私的智慧,我们就能观察到世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心,也包括他人的身心。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私的。如此彻底地观察他的智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他就能摆脱烦恼,摆脱一切苦难。
因此,通过遵守戒律,我们可以在最粗糙的层面上摆脱第一种冒犯的烦恼。通过修改,可以进一步消除第二种困扰。通过培养智慧,第三种潜在的烦恼可以被彻底清除。所有的烦恼都可以通过培养纪律、决心和智慧来解决和消除。
学佛的目标是除烦恼,除烦恼的方法无非是戒三学智。戒智是佛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没有它,就没有所谓的修行。
想要摆脱烦恼,还必须培养纪律性、决心和智慧。培养这三样东西不会很难,就看你做不做,能不能持之以恒。当然,我们在座的都是家庭成员,有家庭,有工作,有社会责任。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能像和尚那么高。对于僧人,道德要求必须清正廉洁,足以为公为师;冷静的要求必须证禅,智慧的要求必须修炼观察智慧。这些都是职业要求。虽然在家里做不到很专业,但起码也要达到业余水平吧!
这说明佛教是佛的教,强调智慧、觉悟、修行。不要以为佛教是宗教,要求人们正月十五烧香、跪拜、斋戒、念经。佛陀教导我们要知道身心的真相,要知道自己的烦恼,才能摆脱烦恼。佛陀指出了一个明确的解脱烦恼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第二,致力于内心的平静,第三,培养智慧,通过智慧来解脱烦恼,根除痛苦的根源。没有原因,就不会有结果。没有烦恼,就不会有生死轮回,也不会再有苦难。这是佛陀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