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真的存在吗?他们是如何被发现的?
经络是怎么来的?世界上有一种“经络敏感者”。
经络:存在,但未知。
虽然经络的本质不是现代人的观念或知识体系所能完全揭示的,但太多无可辩驳的医学实例和各种现代研究方法从不同侧面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存在。
现代对经络的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开始使用的方法都是流行的物理方法,如声、光、电、热、磁等。
比如电。当时测量了经络的电阻,发现其电阻低于非经络,于是得出结论:经络是良导体。
由此得出结论,经络中运行的经络气可能是生物电。
后来从声、光、热、磁等方面。我们发现了其他一些可以用这些相关仪器测量的东西。所以只能说生物电可能是经络的本质之一,而不是全部。
再进一步,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观测技术,看看这种同位素能不能在经络中行走。
结果表明,该元素基本遵循经典经络路线,尤其是四肢,其路线与经典路线基本一致。
同时还有一个对比,就是如果把这种放射性同位素放到人体的非经络部位,它是不会动的。
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经络里有东西在流动,可以驱动这个放射性同位素的运动。
那么,体内的这种物质流是什么?这么说吧: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效应,你不容易用某一种物质来准确解释。
所以到现在大家都老老实实用中医的本名——“气”来掩盖。
由于它流经经络,所以被称为“经络之气”。
经络:对西医的挑战
这样一个看似无形实则“存在”的体系,是对西方结构科学乃至整个西方医学观念的挑战。
当然,另一方面,如果西方科学能够敞开怀抱,相信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经络现象对于东方医学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东方医学以实用为终极目标,具有重道轻器、重象轻体、重功能轻结构的特点。
在现代科学对经络的本质没有完全理解之前,人们一般喜欢用“经络现象”这个术语来表达自己对现象的理解,以及对没有完全理解或难以完全理解的现象本质的表达。
对于中医来说,谈经络现象不无道理,因为经络现象也是一种“象”,与中医的象系不谋而合。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形象的本质,中医是清楚的。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从经络的起源说起。
语句1:由点到线生成子午线
一般认为,古代经络现象,从被关注到临床、养生的应用过程,再到系统的建立,有三种可能:一是点到线,二是线到点,三是点线结合。
先说第一点。什么是“以点带面”?
简单来说,就是先找到穴位,然后把它们连在一起,形成经络。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人生病的时候会本能地使用一些原始的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的一些穴位就可以缓解一些疾病。
进一步发展物理刺激更强的针,如原针石、更远的金属针,或与火有关的艾灸。
从无意的发现到有意识的寻找,治疗经验的点在不断积累和增加。它们像一串珍珠一样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点和线相结合的子午线。
这种说法最符合普通人的认知心理,也符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医学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慢慢发现、发明或积累起来的”,属于典型的科学研究中寻求外部规律的观点。
但这种认识有一个很难解释的弱点,因为十二经脉和八经脉的20条经脉中,只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有穴位,所以以前称为十四经脉。
然后有人问:奇经其他六经没有穴位吗?其实也不能说完全不存在,只是他们的穴位是借用了其他经络,也就是说当他们的穴位和其他经络交叉或者融合的时候,他们和别人的穴位在一起,本质上就是其他经络。
那么,如果说从穴位到经络,从穴位到线条,除了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的其他六经是怎么来的呢?看起来有点奇怪。
更重要的是,人体内不仅有14条带穴位的经络沿体表浮动,也有不带穴位的内部经络,这是点线理论无法完美解释的。
于是,就产生了第二种说法,即由线到点。
陈述2:从线到点生成子午线
其实这个说法是通过经书感受到的传说。换句话说,经络沿线的各种感觉是描述经络的主要依据。
也就是说,先找经络,再找穴位。
一个典型的说法是,古代练气功的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气是沿着一定的路线走的,比如水流、风吹、蜘蛛走、蚂蚁爬,和经典的经络路线基本相同或相似。
这一点不难被现代从业者部分证实,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内证法和内求法。
由线到点,可能会让经络的发现过程快很多,也能隐约说明内部路线的存在,但这种说法并非没有弱点。
练过气功或类似做法的人可能有经验:
气的感觉传导一般在体表比较明显,可以是线性的,与经络路线大体一致。但在体内,多呈弥漫、致密状,或呈模糊、片状或柱状,很少形成清晰的线状感觉。
然后,第三种说法出来了,叫点线重合论。
说法三:点线结合产生经络。
其实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想法的结合。
这种推测并没有脱离古代原始的按摩和针灸。这些物理刺激作用于人体,初步找到某些穴位后,可能会产生酸、麻、重、胀、水流或气流等气感。这种感觉也可以沿着经络传递。
现代人习惯把这种循经感明显的人称为“经络敏感者”。经络敏感的人占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那么基于此,经络的呈现就不需要一条一条的去探究,然后去连接。只需刺激几个已知穴位,就能感受经络,找到整个经络路线。
然后在经络上多找穴位,大大加快了经络穴位的发现和完善。
说实话,仅仅靠取经的感觉是不能确定的,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感觉,它的路线清晰性有些值得怀疑。
这时,另一种人出现了。这种人在经络敏感的人群中可以说是超级敏感的,不到1%的人群。
当用针刺或其他物理刺激方法刺激穴位时,可表现为体表沿经络出现红线、白线、皮疹、俯仰、皮下硬结等。有的人只有一条经络,有的人可以有多条经络。
我自己至少看过三个案例。不要误解为红线白线疹,其实不是。它们的颜色非常明亮清晰。
只要有这样的人,就很好办。古人可以不停地戳其中的漏洞,展示其经典,然后如实描述。这不是清晰准确的经络路线图吗?
如果不放心,可以多找这样的人做反复验证。
点线重合理论基本可以解决体表路线有穴位的问题。但是没有穴位,还是无法解释体表和身体的经络。
经络的起源和经络理论的形成,有几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经络理论成为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被古代医家用来阐明中医的生理病理,发挥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用。那么,古代医家是如何认识经络实体的呢?
为什么古人认为经络其实是存在的?
1.子午线可见
在《黄帝内经》中,经络被称为“经脉”。《灵枢经》云:浮脉、通脉为络。"为什么在体表可以看到络脉?"《经》指出:“络脉横而浅,故面易见。”古人认为分布在身体深处的经络可以用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观察。“《灵枢水镜》曰:“夫八尺,肉在此,可量可从,死可剖。它又脏又脆,有伏特的大小,山谷的数目,静脉的长度,血液的混浊度...而且很多都是。
“古人通过直接解剖观察,发现了经络的分布规律,即“经脉在内,分支为络”(《灵枢脉度》),并测算出经络的具体长度:“手为六阳,手自头至头,长五尺,或五六尺;手的六阴,从手到胸,是三尺五寸,三尺六尺八尺,五尺六三尺,或者二尺一尺;六阳之足,自足至头,八足、六足、八足、八足;六阴之足,自足至胸,为六尺五寸,六尺三尺六尺,五尺三尺,三尺九尺;从脚到眼睛的脉搏,7英尺5英寸,271英尺4英尺,251英尺,1英尺5英尺;督脉和任脉分别为4英尺5英寸、248英尺、251英尺或9英尺。一切都是16英尺2英尺,这种气体也通过隧道。"
苏文的经络理论也明确指出经络有五种不同的颜色:绿、红、黄、白、黑。阴络的颜色和经络的颜色是一样的,而阳络的颜色随着四季的寒热而变化。
2.脏腑与外络
《论灵竖亥》说:“十二经脉属脏腑,外络在四肢。”苏文条经纶说:“五脏之道,来自于地道。”经络属于脏腑,脏腑与经络相通。像一棵大树一样,它们有根和茎,树枝和树叶。所以《内经》形象地说:“经络是脏腑的枝叶;脏腑是经络的基础。
从《灵舒静》和《灵舒静别》对十二经脉和十二经脉的记载可以看出,每一条经脉在其循行过程中都属于一个脏或脏的器官,同时又与内外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阴经属于脏络,阳经属于内络。此外,还与其他内脏有关。这些都是基于人体现场解剖的进一步发现。
《灵枢·舜帝胖瘦》在与四肢的联系中指出:“手脏,手脏,脚脏,脚脏。”经络沿着行走的方向上下运行,左右对称,从头躯干到四肢各处的骨头。此外,进一步将八经、十二经、十二经、十二皮、无数络脉联系起来,使全身紧密相连。
3.经络是气血的通道。
古典文献对经络气血运行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比如《论麦·景尧·魏》说:“丈夫的脉搏也是家族的血脉。”注:“傅,为也。血量聚于经脉。”《灵枢水镜》说:“受血者必营。”《灵枢·故乡》说:“经络,故血与阴阳...都是血脉经络的普及。”《二十三难经》指出:“通经络者,也以正为荣。”《圣典集》云:“人的气血常在十二经脉中运行。”针灸大成也说:“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外布为气血之道。”这些都是为了说明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道,而这条路径具有“阴阳相通,如生生不息”(精神支点营养会催生社会)的特点。
由于阴阳经脉长短不同,阴阳络脉深浅不同,十二经脉的气血量也不同,这是古代医家发现的。关于各经气血的多少,《灵枢九针论》、《灵枢五尹吾卫》和《苏文血液学行志》中的说法是一致的,虽然不太一致。《灵枢营养养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谁生气了;营,血也。《灵枢脉度》说:“阴脉尊其脏腑,阳脉尊其腑。”这是古人对经络有自己的循环系统的具体认识。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人未能对经络的本质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这就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经络的本质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