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温泉景区从化温泉简介
关于从化温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从化流溪河畔有一个青龙头村,住着一位名叫许的老人,他是一位草药医生。有一年瘟疫流行,看着乡亲们得病无法救治,老人不顾自己老腿脚不便,爬上了尚家山采药。他善良的心感动了仙女,仙女给了他一个能把泉水熬成药的银锅。老人用这个银锅来缓解村子里流行的瘟疫。然而,银锅的巧妙运用惊动了贪婪的恶霸,老人被迫爬上悬崖,以免被坏人抢劫。可是坏人在后面追,老人只好叫神仙跳崖。不料一股水柱从破银壶中涌出,将坏人全部冲入流溪河淹死。从此,清泉沿着流溪河日夜涌出。这种既能健身又能治病的清泉,就是从化温泉。
主要景点有:瀑布温泉瀑布位于投家山的石崖上,在投家河中游,距离温泉碧浪桥3公里。瀑布分为五级,称为百丈瀑布、洪飞瀑布和香粉瀑布。百丈瀑布由1、2、3瀑布组成,气势磅礴。民国时期,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树写了苏东波的诗“百尺飞浪漏青天”,刻在瀑布源头的石头上。1962年,朱德主席在百丈瀑崖上题写“山舞银蛇”。洪飞瀑布为第四级,瀑布声隆隆,雨雾飞舞,阳光闪烁,色彩斑斓,山谷中有彩虹。粉瀑五级,瀑布倾泻,水雾如粉飞舞,弥漫山谷。相传当地百姓用瀑布推水葫芦制成“香粉”(山上一棵树加工成粉,现做蚊香原料),故名“香粉瀑布”。温泉水建国前,流溪河两岸多处泉水自然涌出热水,大量热水形成热水池(今流春亭大塘),温泉从河东北部沙滩涌出,形成“热沙”。温泉水是热的,当地人叫它“汤泉”,用来洗漱和洗澡。1960经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矿井水组对温泉水质进行科学鉴定,确认该温泉热水为含有氡的稀有珍贵矿泉热水,水质晶莹剔透,无色无味。温泉主要含有二氧化硅、氡、钙、钾、钠、镁、铵、氯、氟等10多种元素。这种温泉热水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对人体皮肤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等30多种疾病有辅助疗效。温泉景区内已开发利用的温泉1O处,平均日自流量约1400立方米,最大日流量3000立方米,景区内已有27个单位使用了温泉热水。温泉的主要人文景观有崔迪亭、刘春亭、印青亭、碧浪桥、温泉湖、天湖、天一处、瀑布亭等。
崔迪亭位于河西碧浪桥左侧,红瓦绿瓦,矗立在流溪河畔。这座亭子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名“答亭”,亭内用几块天然黄蜡石作为椅子。两边是几棵高大的枫树,春意盎然,绿叶掩映,春雨欲滴。1961年著名诗人郭沫若在亭中赏景抒情,题“崔迪亭”。
刘春馆位于河东的中心地带。这里曾经是一个鱼塘。1958,四周筑起一堵矮花墙,形成一个小圆湖。湖中有两个温泉眼,一个是圆形平台,一个是雅致的四角亭,绿色琉璃瓦顶,曲桥。湖岸有别墅,红墙绿瓦,蓝天绿树,倒映水中,春色常在。1964 65438+十月,齐雁鸣题写“刘春亭”。
印青亭位于河西南端,流溪河畔,登天虎山与观瀑布的交汇处。20世纪30年代,这里建了一座竹木凉亭,名为二里亭(已毁)。1957年,这里重修了六角亭,四周有栏杆和椅子,中间是淡黄色光滑的蜡石。亭前湖水清澈,凉亭里微风习习。游客在爬山看瀑布的时候可以在亭子里小睡一会儿。1963年2月,董将此亭命名为“印青亭”。
碧浪桥位于景区中心区,横跨流溪河两岸。建于1960,为石拱桥,长80米,宽8米。桥下碧波荡漾,遥望栅栏,山川如故,桥下游鱼群成群,阳光灿烂。夜晚,灯火通明,水中的影子五颜六色。1961年,郭沫若将这座桥命名为“碧浪桥”。
温泉湖建于1960。沙岗建坝后,水位抬高,在方圆形成了一个几百米的湖泊,为景区增添了几分优雅。夏天,金色的沙滩和清澈的湖水吸引着人们游泳嬉戏,笑声在湖中飞舞。在湖的早期,这里有多艘五颜六色的游艇,游客可以在这里绕湖戏水,观赏温泉美丽的自然风光。
位于瀑布顶端的天湖建于1972,是当时从化县五大水利工程之一。因建在“百尺飞浪漏天”的高山上,故名“天湖”,意为天上的湖。天湖水面近1平方公里,垂直长度7公里,库容1034万立方米。湖中央有一个亭子。大坝下有一个仙女池,池中有广州雕塑家唐大熙雕刻的仙女像。仙女踏上莲花台,一手轻举薄纱,栩栩如生,浮于池中,意欲戏水。仙池下是著名的温泉瀑布。天湖还有一艘快艇,人们可以乘坐快艇,欣赏湖中的美景。
天济医务所位于松源酒楼(俗称五块子)后约400米处。这里山川溪流潺潺,森林哼唱,环境幽静。溪边有一块天然巨石,长4米,高3米,正面平整,刻有“田义楚”四个字,碑文为“无药可医,却有许多人需要田义。”生活在污染的空气里,病要速效,医生黄昏更开,药中西混,直到有人死于病,有人死于药。珠江养老园提倡在这里建设分园。你爱它的安静,爱它的适合养老,爱它的适合治疗的环境吗?凡是来此居住的人,我都敢认同这一点,但还是铭刻下来告诉对方,让他能持之以恒,在国王的帮助下爬到长寿之城,这也是古训的意义。1920年1月26日第一医院建成的那天,顺德梁培基写了一张证明也是可以的。“梁培基提倡‘天医’,用清静的环境来调理某些疾病。梁看中了温泉这块宝地,山高林密,环境幽雅,有温泉,适合养老,于是在松原建起了养老分院。
瀑布亭位于通往天湖的爬山路的半山腰,在沿路的松林中。这里在50年代曾有一个瀑布亭,但因为修建天湖而被废弃。重建在1985。亭子呈长方形,四周有栏杆和石椅,顶上有赭色琉璃瓦,亭内悬挂着梁灵光题写的“瀑布亭”匾额。游客可在亭内将瀑布尽收眼底,领略“百尺飞浪漏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