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看饮食健康(上)

饮食保健是保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吃什么和怎么吃是饮食保健的基本问题。知道怎么吃对身体好,才能找到长寿之路的入口。这个问题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回答。《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不仅认识到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发现饮食也影响人体健康,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提出了“饮食适度”、“寒热适度”等平衡膳食的思想,提出了病后食疗的原则和方法,对今天的养生保健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均衡的饮食是健康的保证。

《内经》指出:“阴平阳为密,灵为治;阴阳相分,精绝。”指出阴阳的协调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同时指出“天吃人五味,地吃人五味”。五味和五味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其中五味(即饮食)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必要条件,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对此,《内经》提出,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遵循“五味调和”、“饮食适度”、“寒热适度”的原则。

1.1五味和谐——营养均衡,食材混合。

临床上经常有人问我们:“医生,你觉得我吃什么比较合适?哪些食物对我更好?”看看《内经》是怎么回答的。

食物有很多种——《内经》说:“五谷为补,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为精。”应强调食用谷类、肉类、水果和蔬菜等多种食物,以培养正气,维持或修复身体功能。这里的“五”是指粮、果、肉、菜具体的五类,也是一个虚数,强调食用品种杂而好,为我们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科学发现表明,要想保持健康,每周要吃30种以上不同的食物,在更长的时间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食物的种类。种类越多,越平衡越好。相应的,我们也不能因为防病保健的需要,就限制自己不吃或者只吃某种食物或者保健品。

不要偏食五味——在做各种饮食的同时,也要偏食酸、苦、甜、辛、咸五味。因为“五味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即五入。”也有说“夫五味入胃,各乐。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甜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气久增,事常也;气增而死,死之原因也。”指出不同口味的食物对不同脏腑有补泻作用,如酸味食物对应肝,而辛辣食物对应肺等。当食用某一种或几种口味的食物时,可能会导致相应脏腑功能的增强和病变,所以强调“五味调和”,不能偏食某一类食物或口味。

1.2饮食适度——规律定量,生活规律。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现在提到饮食原则,我们可以想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少吃”这句话。这句话是对饮食养生的简要概括,也体现了《内经》提出的“饮食有节制”的原则。克制不仅是三餐要定时,还要定量,两者都不能太饿,也不能太饱。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饮食不规律,容易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化,进一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异常和病变。要“学阴阳,和数招数,饮食有规律,生活有规律,不可轻举妄动”,保证“形神合一,百岁而归”(苏文《论古代天真》)。因此,饮食要控制,进餐时间要固定,不能过饥过饱,生活要有规律、定量,保证脾胃运化正常,气血生化活跃,正气充足。

1.3中寒热——无灼热,无澎湃寒气。

《内经》除了“和五味”之外,还具体论述了寒热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灵枢·石砖》告诫人们“吃喝者无灼热,无沧寒”,《苏文阴杨颖象大论》说:“水谷寒热害六院。”吃的过凉过热,会损伤口腔食道,甚至脾胃,甚至内脏。其次,指出在疾病状态下,饮食的寒温也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如提出“寒远则寒,寒远则寒,暖远则暖,热远则热,饮食宜同”,并指出热病者夏季不宜吃热性饮食,虚寒者冬季不宜吃寒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