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余仙女湖生态环境报告,两千多字。
我们的会议是经市政府批准召开的。高副市长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随后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入贯彻。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市“两会”和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和2005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下面,我想提几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市的环境保护得到了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环保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以切实保护新余的青山绿水为目标,开拓进取,艰苦奋斗。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部分地区有所改善。环保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有所改善。城市主要水环境达到功能区划要求;75%以上的天数处于良好状态,2005年年均降尘量为8.34吨/平方公里,比2004年下降0.83吨。城市声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与2000年相比,2005年区域平均环境噪声由63.5分贝下降到58.6分贝。二是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显著。2004年,全市工业废水合格率为90.45%。与2000年相比,氨氮下降27.83%,石油类下降65438±05.85%,挥发酚下降37.78%,氰化物下降85.29%,工业烟尘分别下降22.52%和65438±03.72%。三是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得到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692平方公里,覆盖率21.87%。完成《新余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仙女湖景区获批省级生态保护区建设试点,分宜县获批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四是环保有效投入逐年增加。2004年环保投入4.35亿,比2000年增加3亿多。五是环保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654.38+0.2万元建成城北和城南两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六是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元和城区段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建成后,水质由五类达到四类;源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启动,取得明显治理效果。
二。2005年工作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我市环保系统多项工作得到了省环保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环境监察、环境执法、环境信访进入全省前列。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岗位,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助推500亿工业企业决战全民创业,促进全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2005年,为配合我市打好工业企业500亿元和全民创业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市环保系统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出台“以环保促全民创业”18项措施,全力支持全民创业,助推工业企业500亿元。积极为新港公司争取中央环保资金补助300万元,为分宜电厂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花鼓山煤矿矸石发电机组、华源地毯、新港三期技改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优质环保服务。
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执法和环境监管。坚定不移地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全年共批准项目86个,总投资20.87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3654.38+0亿元。积极推进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新发放排污许可证4个,保护了合法排污企业的利益。我市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设立了高新区和仙女湖区两个环保工作站。经过多方努力,分宜县和渝水区的环保机构也将独立成立。2005年,我市局从省局争取到230万元,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市的监测监管设备,提高了我市环境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二)突出重点,加强防治,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是狠抓源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明显改善了源汇区水质。根据2005-2006年元水污染控制工作计划和元减排计划,元水污染控制工作全面有序开展,主要污染源新岗山生产区和梁山镇所辖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钢第一炼钢厂全面停产,年减少工业废水654.38+0万吨以上;梁山钢管公司按照省市人大“环保赣江行”视察要求,投资654.38+0.5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240吨的酸洗废水处理工程。新钢特钢公司钢管厂投资70多万元,解决了跑、冒、滴、漏等环保设施问题;新钢特殊钢公司冷轧厂为防止防锈油和含酸废水外排,新建了两个浮洗罐和一套刮酸器。梁山矿业有限公司粗细粉重选项目于3月建成投产,大幅降低了尾矿产量和选矿用水量。投资9000万元的新尾矿坝太平尾矿坝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凉山矿业有限公司、凉山山龙条带公司、凉山九龙条带公司等企业也新建了一批污染治理设施。同时对运河沿线规模小、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选矿厂和塑料造粒厂进行关停整改。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源汇区水质已达到除总氮、氨氮外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二是以源河污染防治为重点,切实保护好我市生命之水仙女湖。积极申报仙女湖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顺利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加强仙女湖水质变化监测,督促湖区宾馆饭店安装新的治污设施;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取水口附近从事旅游、网箱养鱼等活动;督促邮轮公司加强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仙女湖环境监测站积极开展工作,撰写了《仙女湖水环境调查报告》,上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仙女湖上游可能出现的严重污染威胁,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应对。在省局组织的“宜春中珠纸业化学制浆项目听证会”上,我们据理力争,通过各种法律途径,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反映了干部群众“坚决反对宜春中珠纸业新建化学制浆项目”的意志和态度,从而阻止了宜春中珠纸业的化学制浆项目,防范于未然。
(3)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着眼于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打击企业违法排污,保障人民健康”专项整治行动。2003年以来,根据国家六部委的统一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企业违法排污,保障人民健康”专项整治行动。历时三年,辖区内“十五小”、“新五小”等一大批规模小、落后、污染重的企业被关停取缔,严防反弹,得到了国家六部委督导组和省局督查组的肯定和好评。2005年是专项整治的最后一年,我们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做到“预防和打击并重”。一方面要回头看两年前关停取缔的“十五小”、“新五小”等规模小、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防止死灰复燃;另一方面,继续打击辖区内污染企业,取缔搬迁新欧公路沿线石灰粉厂21家;整改61洗矿企业、15冶炼企业,关停小洗矿厂、冶炼厂35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宏达和华斌两家水泥厂已被限期治理。目前,新余宏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停产,进入破产程序。华斌水泥有限公司也在搬迁。
二是在高考期间开展噪声治理行动。采取“开通24小时噪声污染投诉热线、分段实地检查”等措施,加强初高中联考期间噪声治理,及时处理噪声污染投诉45起,为考生营造了安静的考试环境,受到社会好评。
三是认真开展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工作。采取设立投诉热线、24小时接听投诉、网上受理投诉等措施,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投诉。2005年,* * *受理环境纠纷案件201件,办结201件,受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及时、准确、妥善处理群众环境污染纠纷投诉,将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环境信访数量全省最低,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全省环境信访工作会议上,我市环境信访工作受到省环保局表彰。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提高公众和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新余电厂生活区被省局授予“绿色社区”荣誉称号。精心编制了2004年新余市环境质量公报和《新余年鉴》环保专栏。5月1日和10月1日,先后实现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利用“6.5”世界环境日和“12.4”法制宣传日,大力宣传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知识。一年来,在《江西环境信息》、《江西环境信息网》、《新余日报》、《政府信息》、《新余信息》、《新余广播电视报》发表环境新闻信息300余篇,在《中国环境报》、《jtv新闻一套》、《江西政务》发表部分新闻(信息)作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明显加强。
(5)坚持标准,扎实推进,积极开展“保持* *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了环保队伍的整体建设。
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局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党员锻炼了党性,提高了素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我局还获得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的称号。同时,把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考评活动和先进教育活动与500亿工业企业决战、全民创业有机结合起来,整顿机关作风,全面加强环保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六)长远、周密规划,认真编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2005年,我们把新余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定专业部门和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对全市一县三区和各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环境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编制了《新余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回顾过去一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在建设项目环评、经济开发区两个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关闭搬迁、洗矿冶炼等违法排污企业整改等方面,得到了省局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充分肯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比如,主要水系局部污染严重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畜禽粪便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违法问题依然严重,部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部分“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城西大气环境质量低于国家要求的二级标准,城区噪声污染依然严重,环保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解决。
三、“十一五”工作展望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可以预计,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能力建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在前进和发展中解决好这些矛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切实履行职责,促进环境保护与全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根据我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坚持“一个龙头”原则,围绕一条主线,实现四大目标,实施九大环保工程。
坚持一个指挥,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环保工作全局。
围绕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安新余这条主线,坚决贯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战略方针,保护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努力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四大目标,即到2010,一是基本控制新增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破坏趋势,显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二是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城市和重点区域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实现城乡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三是人民生活环境不受辐射影响,无重大放射源安全事故;四是城市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完整的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体系。具体指标为:地表水各功能区达标率大于8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于95%;各大气功能区达标率在85%以上,城市环境空气总体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酸雨强度和频率降低;市区平均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小于70分贝。
实施九大环保工程,即实施源汇区水污染防治工程、仙女湖生态保护工程、市环境监测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城西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程、“12369”环保投诉热线工程、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孔目河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工程、环保队伍建设工程。
四。今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与时俱进,团结拼搏,为我市实施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2006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余为目标, 决战500亿产业,推动全民创业,全面加快环保工作发展。 工作目标是:环境质量稳步上升,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安全得到良好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坚决按照省局下达的2006年环保目标考核要求,将考核内容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环境监管,确保我市环境安全。
坚决贯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破坏绿水青山,不如没有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方针。按照“快速准确掌握环境形势、明确环境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加强我市环境监管。一是继续开展源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力争年底前使源汇区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今年,袁污染控制的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环境执法,防止污染反弹。积极防范仙女湖污染威胁,杜绝上游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做好分宜县生活污水治理;加强餐饮业、养鱼业和湖中游船的环境污染治理。积极配合白云水库建设,治理孔目河两岸生活、农业、工业污染。二是加大我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加强对城西排污企业的执法检查,督促新港公司、新电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改造、完善、安装新的环保设施,建立“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责任追究制”,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使我市大气环境质量逐步达到二级标准。三是启动我市城市噪声、废食用油、废矿物油集中治理整治。
(二)落实《环境保护违法行为暂行规定》,大力开展环境执法活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罚暂行规定》于2006年2月20日颁布实施。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处罚的专门法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惩治环境违法行为、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贯彻《惩治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暂行规定》,我们必须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开展“2006年环境执法年”活动。一是巩固连续三年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成果,继续开展我市洗矿、冶炼、水泥等行业环保专项整治。二是推动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全市所有公园都要依法进行环评。未经环境评估,不得批准新项目进行环境保护。监督“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加强对已审批项目的监管,防止“重审批轻监管”现象。三是继续实施排污许可证发放;四是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民健康、擅自关停污染治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要抓好查处、整改和责任追究。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要严格按照法定执法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形式“四个合法”。五是对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重点污染源和违法单位监督管理台账,进行挂牌督办,落实责任,跟踪监管。第六,加强排污费的征收。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规范征收程序,认真做好申报、审批工作,认真落实排污费征收公示制度,同时加大对拒报、拒缴排污费的处罚力度,力争排污费比2005年提高10%。
(三)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夯实环境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我市环境监管能力。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以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要求,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夯实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一是建设市环境监测监察指挥中心,完成规划设计,启动土建工程。二是完成“12369”环境污染纠纷投诉热线建设,进一步畅通群众投诉和监督渠道。三是制定完善新余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全市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四是创新管理体制,增强环境管理新活力。分宜县环保局和渝水区环保局尽快挂牌,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和仙女湖区环境监测站。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础,推进和谐社会进程,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支撑。
我们环保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发展第一、发展第一、发展大”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为决战500亿产业提供优质环保服务,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市,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抓好“举环保之力,促全民创业”十八条的落实,以简化环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优质服务、加强项目建设、减轻企业环保投资负担为重点,助推500亿产业决战,支持全民创业。二是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加快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城市绿色招商。三是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环境保护型小康社会行动计划,抓好省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好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同志们,2006年,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责任更重。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环保,是时候做好环保工作了。全市环保系统干部职工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投身服务500亿工业企业决战和全民创业,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