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养生之道介绍
《黄帝内经》中说“法以阴阳为基,调以四时”,“时之序”都表达了这个意思。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季节交替和早晚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必须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首先,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在精神修养、饮食调节、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要符合四季生、长、藏的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此基础上,要力争“一年之内防止春季风寒;夏季防暑,还要防止暑热引起的感冒;长夏防潮湿;秋季防燥;冬天又冷又防风。”(《徐莉·袁剑·隽尚·智芳》)
其次,医护人员也要注意日夜早晚的护理。《苏文·怒透苍穹》认为,在一天中,太阳是精神,它在正午升起,在黄昏关闭,在半夜躲藏。每天这种变化完全符合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所以,为了支持阳气的发生,早晨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去旧吸新,气血循环,充满活力;傍晚日落时分,阳气开始藏起来,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寒气和雾气的侵袭。这就是《黄帝内经》作者谆谆告诫人们的:“正是因为黄昏,你才拒绝,不扰筋骨,不见雾露。”
所谓养生的自然状态,其实就是人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健康长寿。早在《吕氏春秋》一文中就有“阴阳生四时燥湿,万物变化,皆为利来,皆为害来”的说法。圣贤守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生,所以精神平和长寿。“可见,古代养生专家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有其自然规律,人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长寿。除了自然界,人体的生理状态也有自己的规律。人只有像养生大师庄子所说的“巧手知牛”一样,符合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才能保护自己的生命力。《黄帝内经》提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能长久”的原则。
通过以上两种与自然相适应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养生文化所追求的,其实是人类生命与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协调和外部环境的整体统一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人只有实现身体内部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必然延伸。
众所周知,“天即自然”的思想源于老庄哲学。老子说:“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自然。”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老子提出了反对“生命之厚”的观点:“人在生与死的时候,十个人中有三个是生的,十个人中有三个是死的,而人在生与动之间,都是死的。为什么丈夫也是?用它生命的厚度。”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继老子之后,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养生观。庄子认为,人类不仅要顺应自然,而且要主动掌握自然规律,根据自然规律养生。他的著名寓言“牛之牛以障解除”,他在《天运》中的论述“自得其乐者,先应人事,顺天理,行五德,应自然,然后调四时,和为万物,万物随命”,都强调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健康长寿的养生观,而《养生大师》中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借鉴了老庄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天人相应,主张人要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保养身体,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具有科学意义的养生理论。《苏文印·杨颖象大论》说:“所以,天是炼的,地是有形的。天有八期(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日、冬至日),地有五理(教育的五行),所以可以是万物之母。清阳上天,浊阴下地。是天地之动,神明为纪,故能长收,从头再来。只有圣人才能以天撑头,以象撑脚,以人事撑五宝。
除了《黄帝内经》之外,与老庄哲学有理论渊源的道教养生实践者,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丰富和发展了直接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方法。道家养生家大多认为人体只有模仿天地运动的形式和时机进行养生活动,才能长寿,才能长见识。元代著名的道家理论家颜瑜曾说:“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之始不同。你若能体悟天地之妙,你的心就空静了,自然地上下循环流动,开了就呼出,合了就吸入;呼出如地气之升,吸入如天气之衰,故能与天地同久。”道教健身气功作为上述理论的具体实践,非常重视选择练习时机,与自然同步。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颇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交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既与养生理论和实践有着交叉关系,又具有艺术审美场。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涉足艺术美学领域,大概最早出现在《庄子》中。在《盛达》一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名为“青子砍柴使其变甜”的寓言。讲的是一个叫“青”的人。一个木匠做了一个雕有鸟兽的木架子,用来挂钟鼓。工艺非常精美,大家看到后都非常惊讶。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鲁国的君主问子清为什么要制作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子清回答说是“天地合而为一”。它所倡导的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美学原则,即“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知本游》)。自庄子之后,中国的许多文学艺术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顺应自然的美学原则,而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将其付诸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美”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是对庄子“天地合一”艺术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但其理论源头应追溯到老子的“道与自然”哲学。换句话说,艺术上崇尚自然和养生领域顺应自然有着相同的理论渊源,相同的理论渊源必然导致相似的整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