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搬砖人的创业故事

一个搬砖人的创业故事

“一个农民进城挣了10000多,然后回到老家在1500亩上种菜。”这是朋友对袁胜华的介绍。

第一次见到袁胜华是在汉口循礼门的一家西餐厅。据说这是他第一次吃西餐。他很少穿笔挺的西装,看起来有点不自在。好几次,我从裤兜里掏出一根烟,夹在手指间。我傻乎乎地笑着问路过的服务员:“抽烟可以罚款吗?”那眼神,就像一个担心被老师批评的小学生,让人忍俊不禁。“就写我是中国的农民吧。”他灿烂地笑了笑,放松了一些。

木地板企业抓住市场机遇。

“我初中毕业,是农民。我当过建筑工人,挖过矿……”袁胜华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

他今年42岁,湖北竹溪人。1986年初,13岁,随父母迁居武汉市蔡甸区大吉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赡养父母。

记者面前的袁胜华中等身材,身材偏瘦。很难想象,16岁的他,在社会上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工地当苦力,搬砖,筛沙子,筛水泥。他虽然年轻,却是工地上最活跃的一个。他们不仅与工人是亲密的朋友,而且与项目主管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任何一行工作,都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有上进心,有目标。”袁胜华坦言,自己从来不满足于靠打零工养家糊口。仅仅一年后,他就成了一个小包工头,带领着几十个大龄农民工。监理手里有工程项目,都愿意给这个“头脑聪明”的小伙子一些。后来项目越来越多,他的施工队伍也越来越大。

如果不是他姐姐的召唤,他可能已经在建筑行业了。2000年2月,从事建材生意的姐姐因生意忙,找他帮忙一个月。不经意间,让他看到了建材行业的美好未来。

一个月后,他投资2万元,义无反顾地在汉口金太阳建材城拿了门面,成了巨宁地板的代理商。

当时木地板市场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凭借天生的口才和热情的性格,袁胜华结交了很多生意上的好伙伴。首战告捷,一个门面小摊的营业额最多时达到4万元。

从副食批发到建材超市、餐饮、足疗城——

在蔡甸大吉街当“老大”

不仅承包建筑工程,还买卖木地板,袁胜华的生意做得不错。但由于门面拆迁,他在2007年左右结束了木地板生意。

关门前半年,他已经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回蔡甸大吉做副食批发。

这个决定是因为他对大集的熟悉。当时大吉街的小副食店很多,但很少有大规模的批发中心。副食小店主要跑五六十公里到汉正街进货。而且附近七八万居民对副食的需求量很大。

看到就做。2006年下半年,一向豪爽的袁胜华带着妻儿回到大集街。

回到熟悉的场地后,他思维活跃,人缘极好,如鱼得水。副食生意就不用说了,蒸蒸日上。“我从事副食批发的时候,老婆说地板生意赚的钱够我下半辈子用了,没必要冒险;我在酒店的时候,老婆说,这么多钱,买辆好车到处玩玩就行了;当我还是蔬菜基地的时候,我老婆还以为我疯了呢。”每一次转型,袁胜华都遭遇了反对。

但他不仅做到了,而且行动迅速。

2011,盛华建材超市开业,瓷砖、材料、五金、水暖等各种装修用品一应俱全。不仅卖产品,还承接装修业务,成为当地最大的建材超市。

2012,大吉天凯大厦旁的E香酒店开业。竹溪家乡的正宗风味,豆粉、野菜糊、玉米饭、魔芋酸菜、本地猪脚炖土豆,立刻引起了美食家们的食欲。不仅蔡甸的人知道了这家店,沌口开发区,就连汉口等中心区的食客也来尝试。

2013湖北足疗城开门迎客。

如今,从规模和营业额来看,袁胜华的建材超市、酒店和足疗城都是蔡甸大吉街最老的。

袁胜华指着酒店周围远处的高楼大厦对记者说:“你看,那边是世茂龙湾,这边是法国小镇,千年丽人,温莎小镇……”这些属性早就包含在他的“超脑”里了。要知道,他的酒店和足疗城,还有建材超市,都是天生具备这些新属性的。

对于无法解决的农民情结——

在竹溪1800米高的山上种植蔬菜。

去年下半年,袁胜华做了一件让妻子“彻底疯了”的事——他跑回竹溪老家,从农民手中流转了1.500亩土地,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种菜。

了解他日常生活习惯的朋友一点都不惊讶。因为,自始至终,袁胜华都有一种不断无理取闹的“农民情结”。

前几年,只要有空,他就开着车到处跑,去大集的农户家一探究竟。谁种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谁养鸡不加饲料,他都一清二楚。后来他在当地租了50亩地种菜,不仅供应了自己的饭店,还带动了当地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因此获得了农业科技示范人物、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奖项。

有时候,他会驱车七八百公里,来回十几个小时,回老家采集地道的乡土风味,因为在老家,农民们还过着种田靠天收的生活。

武汉的朋友都很了解他。他们只要知道他回老家了,就会一路跑到他住的酒店门口,甚至为了他车上的野菜等上几个小时。为了吃到一个真正的青菜,几个朋友组团去他老家玩,买安全的蔬菜,这种活动越来越频繁。

久而久之,袁胜华开始思考:既然有需求,我为什么不自己回老家种菜呢?

这次袁胜华看中了竹溪桃源乡一个叫鸡心岭的地方。此地位于重庆、湖北、陕西三省(市)交界处,还有一种说法:上鸡心岭,踩三省。最高峰海拔近2000米,风景优美,山泉充沛,昼夜温差大。周围没有厂矿,是种菜的最好地方。他与当地政府和农户达成协议后,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拿下了1500亩土地。

袁胜华的想法很简单。蔬菜种植无农药无化肥,零污染,无大棚,泉水灌溉。输出销往武汉。这样既能帮助当地村民脱贫,又能保持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步伐。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湖北省没有卖便宜野菜的连锁店,于是调整经营思路,打算在三省鸡心岭开一家无公害蔬菜店,以加盟连锁的形式经营。从产地到门店,每一道菜都标有二维码。只要手机扫码,就能知道这些菜是何时何地种植生长的,什么时候采摘的,用哪辆冷链车运输的。类似淘宝物流追踪。

除了蔬菜,商店还将出售竹溪贡米、野生板栗、高山竹笋、黑胡桃和野生猕猴桃等土特产。

袁胜华告诉记者,第一季近20个品种的蔬菜将于5月上市,目前已经发展了20家加盟商。

“虽然自然生长的蔬菜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但我还是打算走平价路线。”袁胜华说,未来他将在山里养家禽家畜,发展生态旅游,计划开武汉最大的纯天然高山美食主题餐厅。

key1

不要总是自作聪明,但是在没有技术没有资本的条件下,要善于明智地寻找机会。除了能吃苦,能开朗,能积累人气,能和“贵人”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要有上进心,只有不安于现状,才有动力。其次,面对机会,要能大胆把握,光想做或不想做,永远不会成功。

按键2

转型最忌讳的就是盲目。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熟悉消费者和地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定位准确,要么做建材超市,要么做湖北湖南饭店那样的精品。元盛华的每个项目都由职业经理人管理。“学会放手”不仅能让自己放松,还能让职场人士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按键3

做高山无公害蔬菜项目,走平价路线,符合现代人的养生理念,前景看好,但关键是要做品牌,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