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急着北伐,而不是养精蓄锐东山再起?
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为了帮助汉朝统一中原,出兵出汉中。七年后,他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然而,几次北伐收效甚微,浪费了人力和财力。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养精蓄锐,就急着北伐呢?像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肯定不会不知道其中的严重性,那么他究竟为什么要坚持不断的北伐呢?
第一,完成刘备的心愿。《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时写给先主刘禅的一张表,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前朝皇帝刘备的恩情,完成自己光复汉室的遗愿。而且蜀汉的北伐是众所周知的正义之举,不仅政治上没有失误,而且还继续与东吴结盟,所以蜀汉当时只能北伐。
第二,形势所迫。对蜀汉来说,险峻的山脉无疑是一个天然屏障,但它也有不利之处,那就是如果你休息,你只能吃老本。而曹睿已经取了蜀国的一个要塞,大力恢复了魏国的实力。当蜀汉在发展的时候,曹魏的国力会发展的更快,所以汉魏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一旦曹魏国力强盛,蜀国也只能束手无策。所以,如果将来蜀汉和曹魏僵持不下,后方肯定会被活活拖死,只能在兵、财、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投降。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伐是基于对大局的准确判断,他坚持北伐。如果他不北伐,就只能无所作为。
第三,转移内部矛盾。刘备死后,蜀汉内部矛盾重重,可分为荆州阵营、东周阵营和蜀地土著阵营三大阵营。起初矛盾尚可和解,但关羽失荆州,刘备失夷陵后,这三大阵营的局面变成了荆州阵营占优,东周阵营联合拉拢,蜀地土著阵营被排挤打压。刘备在托付孤儿的时候就已经把这样的策略说清楚了。但荆州营之后,长老伤亡惨重,再也无法压制强大的四川土著营。因此,北伐可以将蜀汉的内部矛盾转移到曹魏的外部矛盾中,同时扩大疆域。最好的结果可能是统一中原,恢复汉家。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