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对中医药的影响
一,学科特点
(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注入了浓厚的儒道文化色彩,其整个理论体系充满了宏观(整体观)和思辨(辨证论治)的特点。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医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医的发展:一是非常容易接受和吸收人文、哲学的先进研究成果。中医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移植和吸收了各个时代人文、哲学的先进科研成果,如阴阳、五行、气、阴阳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哲学中吸收而来,中医体现了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二是中医的思维模式影响了中医与现代自然科技文明的嫁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和教育。这种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给中医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理论和自身发展并没有像西医那样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而突飞猛进,这不仅延缓了中医现代化的步伐,也对中医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研究方法因素。根据民族、地域、社会、历史原因形成的研究习惯,方法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以综合为主要倾向的研究方法,即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方法。它以哲学方法、系统方法和最新的模糊集和模糊识别方法为基础。这种宏观全面的研究方法,在我国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使用。二是以分析为主要倾向的研究方法,即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的还原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物理、化学和数学方法为基础的。这是西方西医使用的研究方法。中医和西医由于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两者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决定了两者基础课程教育的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医学模式。西医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基础,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能力。其医学研究方法是比较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学以文史哲为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性知识的认知能力。其医学研究方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时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依靠某种方法很难探索科学的真谛。因此,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有高度整合的倾向,产生了以自觉整合为主要倾向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研究方法的改变必然导致两种医学模式在理论研究或临床实践中的结合。这将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巨大影响。
(3)教育模式因素。中医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师徒教育;二是大专学历。这两种教育模式对中医人才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徒教育是最早的中医教育模式,这是由中医的人文思想和实证医学的学术特点决定的。已经深度融入中医学术体系,“师徒”成为中医传承的关键。虽然传统的师徒式教育模式对中医药的生存、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但由于受少数人、小范围的限制,传统的师徒式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大规模、集团化、开放式的高校教学的需要,不利于中医药主动融入大教育、大健康的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长期持续发展,其传承的相对局限性和单一性可能会导致。此外,传统的师徒制教育特征难以承担中医药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中医教育模式的因素直接影响中医人力资源的质量。中医卫生人力输出过多或过少,质量好坏,不仅会影响中医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市场,也会影响市场对中医的认同。因此,只有将师徒教育和专科教育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适应中医药市场竞争。
第二,供求平衡因素
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包括两组供求关系:一组是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者与社会对中医药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在这种供求关系中,供给方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医院床位总数、门诊总数、医院床位使用率等。)受到社会需求方(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比例、老龄化和14以下儿童比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供给方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量取决于社会需求。如果提供的医疗服务太多或太少,就会浪费资源或不能满足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第二,中医教育和中医健康服务商构成了中医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第二组。中医药教育机构是中医药卫生人力的生产者。中医药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决定了中医药卫生人力的基本状况,中医药教育水平决定了中医药卫生人力的质量,这将直接影响中医药卫生供给方的产出。中医卫生服务提供者对中医人力的需求是建立和优化中医教育层次、规模和结构的基本依据。所以中医教育和中医健康服务商是辩证互补的。中医药教育产生的中医药健康人力要符合和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方的要求,使两者有机结合,不造成人才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流失,符合人力市场规律。然而,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服务供求关系的实际状况已经违背了人力市场的供求规律。1999至2004年,我国中医卫生技术人员实际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年均减少5729人,平均减少0.75%。但各级中医培养的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这种现象说明中医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中医健康人力服务商对中医人力的需求不匹配,存在较大偏差,不符合教育与人力市场需求关系的规律。
中医卫生人力的产出和需求与中医教育市场、中医卫生人力市场和中医卫生服务供给市场有关。如果这三个市场的衔接和运行不畅,将直接影响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并将导致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社会经济因素
(1)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社会因素。中医人力资源的规模、储备和结构是由中医卫生服务提供者的需求决定的。不过,中医健康服务机构提供的中医人力数量取决于社会对中医的需求。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因素、医学观念因素和医疗保险制度。
1.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老年人口和儿童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比例。
(1)人口。人口是影响卫生服务的最重要因素。人口增长与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成正比,但人口增长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有多大?为了考察人口增长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我们将1999至2004年人口增长与中医药人员数量增长进行了对比。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中医药人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我们排除2002年人口增长统计数据的异常因素,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和中医药人员数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增加600万左右,中医药人员增加2人,中西部地区人口增加300万,但中医药人员为负。
(2)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卫生服务需求,人均年龄与人均医疗费用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第三次国家服务调查调查分析报告,65岁以上老年人住院率为80‰,14岁以下儿童住院率为52‰,中青年组住院率为30 ‰。从门诊量来看,65岁以上组两周就诊率接近300‰,14岁以下组接近430‰,中青年组平均为160 ‰-180 ‰。根据最新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研究成果,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每年增加590万,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这必然导致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增加。
(3)城市人口比例。由于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交通条件和医疗观念的差异,城市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卫生服务利用程度高于农村居民。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也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成为城市居民。根据预测,在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城镇居民比例将达到50%-60%,是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医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必须考虑人口城市化水平。
2.社会医学概念。社会医疗的理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医的认可;二是对疾病的看法。社会医疗的概念虽然属于文化理解的范畴,但对中医健康服务需求也有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人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西医的疗效并不理想,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食品安全、美容健身、整形美容护肤、健身养生等中医保健,老年人对中医的认同感也比其他人群高。社会医疗观念的改变会促进和带动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
3.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市场的宏观干预,是解决医疗卫生消费的制度。由于医疗保险制度通过社会医疗保险的渠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必然会改变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人民的医疗消费方式。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免费医疗、劳保医疗、家属半劳保医疗、其他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医疗保险制度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医疗负担,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医学。随着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医药治病的认可,中医药治疗逐渐纳入政府和社会医保范围,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人力资源走向国际市场。
(2)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经济因素。基于国内外多年来对卫生服务的研究成果,经济因素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影响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正相关,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增量效应。人均GDP每增长1%,健康服务消费增长1.04%;第二,在影响医疗服务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是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和就业状况的第一影响因素;第三,经济因素不仅影响卫生服务的需求方,而且在卫生服务的供给方也起着重要作用。就卫生服务的需求方而言,经济水平决定了居民就医的意愿、能力和地点。就卫生服务提供者而言,经济水平决定了卫生服务的设备、卫生人力、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经济因素对中医药人力资源影响的宏观观察指标,可以从人均GDP和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衡量。
综上所述,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因素既包括市场供求平衡因素,也包括社会经济因素,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四、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区域差异的因素
(一)城乡差异。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的统计,从1997年到2001年,全国农民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保持在16%左右,即2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8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8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随着“新农合”的试点和不断推广,中医药人力资源存在巨大的需求市场。政府应及时采取激励政策,让中医健康人才流向农村,培养中医人力资源的高校也应密切关注农村医疗市场,大力培养适合农村的中医人才。
(2)东、中、西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导致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地域分布和人口对中医药卫生人力的占有不均衡。从2002年到2004年,东部地区的中医药人员数量明显增加,而西部地区的数量急剧减少。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中医药人力资源大量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中医医疗环境、中医人员待遇等因素可能是吸引西部地区中医人员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区域差异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影响,应进行卫生改革,制定有效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人力总量控制政策,重新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分布。政府应在尊重各省市中医药卫生人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持续增长的地区的中医药人力资源流向持续下降的地区,或降低可能增长的省市的增长率,并在预测中医药人力资源下降的地区保持适当的增长趋势,使各省市间的中医药人力资源保持相对合理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因素,才能从政策、制度、教育来源等方面调整和解决这些因素,从而振兴民族产业,使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