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1勤洗手,勤洗澡,不使用毛巾和洗漱用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准备食物之前,吃饭排便之后,出门回家之后。用干净的自来水和肥皂洗手。勤洗头、理发、洗澡、换衣服,能及时清除头发、皮肤表面和毛孔中的皮脂和头皮屑等代谢产物、灰尘和细菌;同时还能保养皮肤和调节体温,预防皮肤炎症和癣。洗头、洗澡、擦手的毛巾一定要干净,一人一盆一条毛巾。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防止沙眼、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接触性传染病的传播。不要和别人一起用浴巾洗澡,防止皮肤病和性病。每天刷牙,饭后漱口。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果一天只刷一次,应该选在睡前。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不要用牙刷。要保持牙刷的清洁,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进食后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这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素养的表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烟的权利。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指出,接触二手烟(被动吸烟)会导致疾病、功能丧失或死亡。被动吸烟没有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安装通风设备,都不能消除二手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果吸烟区设置在同一栋楼里,那么二手烟会通过供暖、通风、空调系统传到整栋楼的每个角落。即使吸烟人数少,房间面积大,也不能靠通风技术来消除二手烟的危害。只有完全无烟的环境才能真正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是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对不吸烟者权利的尊重。每一个吸烟者,请不要在自己烟瘾大、戒不掉的时候,在家人、朋友、同事面前吸烟。请在外面吸烟。5少喝酒,不要喝太多。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品,不含其他营养成分。过量饮酒会降低食欲和食量,导致营养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者甚至出现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导致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有害。酗酒应该被严格禁止。尽量喝低度的酒。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儿童和青少年不应饮酒。6不要滥用镇静剂、催眠药、镇痛药等成瘾药物。长期或不当服用镇静、催眠、镇痛药物会成瘾。毒品成瘾会损害健康,严重时会改变人的心情、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甚至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镇静剂、催眠药、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能滥用。7.拒绝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称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吸毒是很容易的,有的人只要吸一根含有毒品的烟就会上瘾。瘾君子应该尽早戒掉毒品。毒品严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身,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为了防止毒品的危害,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永远不要尝试毒品。8使用卫生厕所,管理人畜粪便。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屋顶、有厕坑、有粪池,无渗漏,环境卫生,无蛆虫,基本无异味,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理的厕所。使用卫生厕所,管理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滋生,减少肠道传染病和一些寄生虫病的传播。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家禽和牲畜应圈养,牲畜粪便应妥善处理。注意饮水卫生和安全。被污染的饮用水会传播肠道传染病等疾病,还可能引起中毒。为了保护健康,我们应该注意饮用水的安全。要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提倡使用自来水。被污染的水源必须经过净化或消毒后才能作为饮用水使用。10.经常开窗通风。阳光和新鲜空气对保持健康是不可缺少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多种病原微生物。让阳光经常照进室内,可以保持室内干燥,减少细菌和霉菌滋生的机会。接受阳光照射可以提高人体吸收钙的能力。通风不良的房子会增加细菌和病毒在室内传播的机会。经常开窗,保持屋内空气流通,避免呼吸污浊有毒的空气,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保持健康。11.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土豆,注意荤素搭配。谷类食物是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的主要部分,是人类最好的基本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源。以谷类为主的饮食既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又能避免脂肪摄入过多,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人每天应摄入250 ~ 400克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土豆富含淀粉、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蔬菜、水果和土豆在保持健康、维持正常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和200-400克水果。食物可分为五类:谷类(大米、面粉、杂粮等。)和土豆,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类(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品(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能提供至少一种营养素,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由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可以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12.经常食用牛奶、豆类及其制品。乳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成分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是膳食钙的优良来源。儿童青少年喝牛奶有利于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延缓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喝牛奶可以减少骨质流失,有利于骨骼健康。建议每人每天饮用300克牛奶或等量的乳制品,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牛奶及其制品。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以及磷脂、低聚糖、异黄酮、植物甾醇等人体所需的植物化学物质。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也可以防止过多食用肉类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 ~ 50g大豆或相当数量的豆制品。13.饮食应该清淡少盐。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饮食问题。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要养成饮食清淡咸的习惯,即饮食不能太油腻或太咸,不能吃太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的食物。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用油量不要超过25克;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包括酱油、咸菜、酱中的盐含量)。14.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体重是否正常可以通过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成年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重指数在18.5 ~ 23.9kg/m2之间。公式是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一些肿瘤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摄入和锻炼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吃得太多,运动不够,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堆积,增加体重,引起超重或肥胖;相反,如果你吃得不够,你可能会因能量不足而体重不足或消瘦。体重过重和过轻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容易患很多疾病,缩短寿命。所以要保持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让各种食物提供的能量既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又不会造成体内能量过剩,让体重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15.患病后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用药。得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既能减少疾病的危害,又能节省看病的费用。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调整饮食,确定活动量,按照医生的要求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要乱求医,同时使用几个方案进行治疗,也不能仅凭一点点知识和道听途说就自己买药进行治疗。16.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指不规范使用、不必要使用、超时超量使用、剂量不足或疗程不足。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原有疗效逐渐丧失,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滥用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耳聋(尤其是儿童)和人体内菌群失调,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抗生素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17.食物应该煮熟;清洗生蔬菜和水果。食物应该彻底煮熟后再吃。吃完冰箱里的剩菜后,要彻底再热一下再吃。碗筷等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生蔬菜和水果可能被致病菌、寄生虫卵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生吃前要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彻底洗净。18.生的和熟的食物应该分开存放和处理。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如用切过生食的刀切熟食,将熟食放在盛有生食的容器中,熟食就可能被生食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卵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生熟食物应分开放置和处理,避免生熟食物直接或间接接触。19.不要吃已经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物。食品保质期是指在食品标签标注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间,食品质量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的要求。任何食物都有保质期。如果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会被污染或变质。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是不可食用的。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会变坏;冰箱存放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将熟的食物盖好存放。不要吃过期的食物。不要吃标签上没有确切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20.女性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至少体检五次,住院分娩。女性确定怀孕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建立“母婴保健手册”。孕期至少进行5次产前检查,其中孕早期1,孕中期1,孕晚期3次(其中孕晚期1)。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孕妇孕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孕期保健指导。高危孕妇及其胎儿应更频繁地接受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或转诊。孕妇应当到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特别是高危孕妇应当提前住院。医院能够提供科学规范的助产服务和诊疗条件,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21.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内合理添加辅食。母乳喂养应在孩子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含有大量抗体,增强婴儿免疫力,防止感染。同时,母乳喂养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促进母亲的健康康复。母乳喂养要坚持到2岁以上。宝宝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同时,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要及时适量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一个到多个,从少到多,从细到粗。先加一个,一般是蛋黄或者米粉,等宝宝习惯了再加第二个。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初添加的辅食形式应该是泥糊状,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观察宝宝大便是否正常,宝宝生病期间不要添加新的食物。添加的食物品种要多样化,防止偏食厌食。22.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儿童青少年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读写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连续读写或看电视或用电脑一小时时要休息,休息时尽量往远处看;不要在太亮或太暗的环境下看书,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边走边看,不要在行驶的车厢里看书。每天做眼保健操,合理饮食,多参加户外运动,每天至少睡7小时,对预防近视有积极作用。已经近视或有其他屈光缺陷者,应坚持佩戴屈光度准确的眼镜。23.劳动者应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劳动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但劳动者必须知道,许多工作对他们的健康有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疾病。可能存在粉尘、铅、苯、汞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工作场所,还可能存在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电离辐射等有害的物理因素。工人过多接触这些有害因素,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严重时会出现矽肺、煤工尘肺、铅中毒、苯中毒等职业病。在工作中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会引起放射病。劳动者必须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知识,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哪些有害因素,会造成怎样的健康损害,知道如何预防这些危害。要知道很多职业中毒都是由于生产事故泄漏的大量有害物质造成的,所以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劳动操作规程,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如防护帽或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脸)罩、防护耳罩(插头)、呼吸保护器和皮肤防护用品等,并形成习惯。你必须知道在发生事故后如何自卫和逃生,如何自救和救他人。长期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如果确诊为慢性职业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连续接触或换工作。24.儿童出生后应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每个儿童的基本健康权利。为保护儿童健康,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和疫苗的免疫效果,我国制定了国家免疫规划和国家免疫规划免疫程序,对计划免疫疫苗的种类、开始时间、间隔、途径、剂量等作了明确规定。中国规定免费为儿童提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预防12传染病。孩子出生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每位家长都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25.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在性接触中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乙型肝炎和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不要重复使用避孕套。每次使用后打结并丢弃。26 .发现死畜要报告,不要处理,不要食用死畜。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如鼠疫、狂犬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防止动物将疾病传播给人,应做到:尽量不接触病畜、病禽等患病动物;不要加工或食用死牲畜;不要加工或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牲畜;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制品;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螺、蟹、蛙等食物;接触家禽家畜后洗手;发现死禽、死畜应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死亡畜禽应按畜牧部门的要求妥善处理。27.家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狗、猫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疫苗。狂犬病发作后无法治愈,但可以预防。人一旦被狗、猫抓伤、咬伤(或舔破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消毒;并尽快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医,进一步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疫苗必须按程序按时足额注射;如果伤口出血,还应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为了控制狂犬病的传播,狗主人应该给他们的狗注射兽医疫苗,以防止狂犬病传播给人。带狗外出时,一定要用狗链或给狗套上笼口,防止咬伤他人。28.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受感染的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服用预防药物。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牲畜接触到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简称“疫水”)时,都可能感染此病。血吸虫病感染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 ~ 10。为预防血吸虫病,不要在有螺的湖、塘、渠中游泳、戏水、割草、捕鱼、捉虾、洗衣服、洗菜或从事其他活动(螺对血吸虫的生存和繁殖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应采取涂抹防护药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接触疫水后,应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防机构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29.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碘缺乏导致人体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对智力发育的影响。严重缺碘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和痴呆症。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还会引起早产、流产和胎儿畸形。坚持食用碘盐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学龄前儿童也应多吃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自然环境碘含量高地区的居民、甲亢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少数民族不宜食用碘盐。30.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健康状况,尽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从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卫生问题和疾病,要抓住最佳时机,及时采取措施。31.系安全带(或头盔)、不超速、不酒驾,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在道路交通碰撞中,安全带可降低40% ~ 50%的伤害风险和40% ~ 60%的致命伤害风险,佩戴摩托车头盔可降低头部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约70%。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2%,危及生命的道路碰撞事故风险增加100倍。为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开车(或乘车)时,一定要按照交通法规系好安全带(或头盔),不超速、不疲劳、不酒后驾驶。32.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防止溺水。溺水是我国1 ~ 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有必要加强对儿童游泳的监管。儿童和青少年应有人带领或组织游泳,不应独自下水。游泳场所,最好是管理良好的游泳池。在自然水域游泳应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水下地面平坦、无杂草、无有害动物的水域。你不能在未知的水域游泳。暴风雨或下雨时,不要在自然水域游泳。下水前要认真准备,避免下水后肌肉痉挛等问题。游泳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打架,不要在自然水域潜水。33.安全储存农药,并按照说明使用农药。农药可以通过口、鼻、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使人中毒。买农药要用专门的设备,尤其不要把农药放在菜篮子或者米篮子里。存放敌敌畏、乐果等挥发性、无效农药时,一定要拧紧瓶盖。施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操作,并注意个人防护。严禁在收获季节对粮食、蔬菜和水果施用农药。严防农药污染水源。如果病人醒了,应立即设法催吐。皮肤中毒的人应立即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呼吸道中毒的人应尽快离开引起中毒的环境。中毒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34.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冬季使用煤炉、煤气炉或液化气炉取暖时,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或煤气泄漏,室内可积聚大量一氧化碳,造成人员中毒。预防煤气中毒,应尽量避免在室内使用炭火盆取暖,使用炉灶时注意通风,保证氧气供应充足;安装风斗和烟囱,出风口不要正对出风口,烟囱要定期清理,保持通畅;在使用液化气时,也要注意通风,经常检查煤气和液化气管道及阀门,如有泄漏及时请专业人员维修;在煤气或液化气灶上烧水做饭时,要注意防止水溢出熄灭,导致煤气泄漏。如有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煤气中毒后,轻者感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体温过低、呼吸急促、皮肤发青、嘴唇樱桃红、大小便失禁。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如有人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室外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顺畅。中毒严重者应立即叫救护车到医院抢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