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时间和地点名称

1.王家新。他用的笔名是贝·邓鑫,一位文学教授。

1957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进入湖北丹江口市小川中学。1974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小川农化厂工作。65438-0977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1982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云阳师范学院任教。1983参加诗歌杂志组织的青年诗歌会。1984年写了《国画》、《长江诗》等一组诗,引起广泛关注。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送别与纪念》。从1986开始,诗风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凝重,告别了青春写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印象》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国做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和创作课。

著有诗集《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游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王家新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楼梯》(英译,伦敦威尔斯维普出版社,65438)。1989)、《自己时代的夜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没有英雄的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文学随笔保密的激情》(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坐低

主编《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冯春文艺出版社,1987)、《欧美当代诗选》(冯春文艺出版社,1988)、《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论》(河南文艺出版社,1993)、《叶芝作品集》(三卷本,东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国的诗: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中国当代诗歌经典》(冯春文艺出版社,2003),《保罗·策兰的诗》(与胡睿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曾参与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颜丽琴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视野》,并担任高一主编。多次获得国内多种诗歌奖项,多次获得教育学院科研论文及作品一等奖。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诗歌作品和诗歌文章被选入国内多部重要的诗歌和理论批评文集,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选入多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山那边》这首诗被人教社选入第一本语文教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一个刚从偏远山区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和父母工作生活在五六个地方,所以写下这首诗,是因为他的童年充满了幻想。诗歌《帕斯捷尔纳克》被人教社选为高中二语读本。

从1990年写帕斯捷尔纳克,到后来欧洲之行期间写《海边的孤独屋》、《卡夫卡》、《觉醒》,他在中国诗坛的影响逐渐增大。这些流亡或准流亡诗人的命运是他写作的主要来源。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写出一部难得的诗歌写作史。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令人警醒的独白,有着令人痛苦的意味。1996之后,以伦敦散文和挽歌为代表,开始了新的诗歌探索。他出版的诗歌包括《棕榈的声音》和《游泳的悬崖》。

王家新似乎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换句话说,他的个人气质几乎与他的诗歌所呈现的审美风格一致:简单、坚定、看似深邃。我指的是冬天的樵夫,卡夫卡或瓦伦蒂诺的叙事。至于那些嵌在大量洋人诗词里,美其名曰互文性写作的东西(看起来就像一面中国劣质水泥墙,上面覆盖着五颜六色的外国玻璃碎片,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我觉得这与一个诗人的真诚之作无关;换句话说,他们创造了另一种风格的王家新。

在真诚的王家新,我们充分体会到里尔克名言的真谛:坚持意味着一切。朦胧诗成名于后期。第三代诗歌之后,再到今天的个性化写作,形势变化,潮起潮落。与王家新同时期涌现的诗人,有很多飘洋过海,有很多转向大海,也有很多在西川、海子等迅速崛起的后来者的气势和才华的压力下靠边站。而王家新却一直不为所动,而且经久不衰,逐渐成为当今诗坛的领军人物,与陈冬冬等落后文人同台出现。这一切都表明王家新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独立性。这种性格不仅促成了他在现实中的成功,也促成了他一些优秀作品的形成。毫无疑问,王家新不是一个玩弄复杂技巧并乐此不疲的诗意杂耍者。长期以来,他致力于“深度意象”的创作和挖掘。思考的专注和深度使他能够比别人更好地完成这部作品。或者另一方面,正是思维的深刻性和单一性特征促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从这个角度来构建自己的诗歌王国。在《铁》、《乌鸦》、《楼梯》等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触摸到王的诗性特征:语言像钉子一样从多个角度切入单一意象的外壳,试图触及其核心,同时穷尽这一意象的多重内涵;独白的频繁使用使这种意图更加尖锐(对图像而言)和清晰(对读者而言);此外,一种难以形容的忧郁贯穿于字里行间——这是王家新的个人气质在他的诗歌中最直接的表达,增强了他的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力量。这些特点在帕斯捷尔纳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他的诗歌中,帕不再是那个坚持在俄国写作的大师,而是手中的一个意象核桃。王家新在其中注入了他主要的生命感受,倾诉了他隐藏的痛苦和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帕斯捷尔纳克就是王家新。因此,这首诗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比塑造“自我”形象更深刻、更真实的解释了,尤其是对于擅长此道的王家新来说。卡夫卡的辉煌也与此有关。王家新和卡夫卡气质相似:一种灰色的坚定和命中注定的忧郁。这使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奥地利天才的内心,并部分表达他的内心。卡夫卡称自己为洞穴动物,而处于真诚状态的王家新就像一只洞穴动物,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挖掘。坚持不懈终于使他有所成就,这也使他有别于欧阳,他就像一个华到处炫耀他的技能。王者在技术成熟度上就不用说了,不如欧洲。但这恰恰成全了王家新,使他根本不在文字的表面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所以他的一些优秀作品,外表清晰,内涵深刻,具有触及灵魂的力量。要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指人心的诗是很少见的,比如濒临灭绝的野天鹅。因此,真诚的王家新是珍贵的。

不幸的是,这不是王家新的全部,或者如我所说,还有另一种风格和性格的王家新。人物是风格,诗歌就像一个人。这种古老的命题在王家新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与他缺乏像西川那样“改造”的技巧和意愿有关)。虽然我喜欢王的一些作品,并受到启发,但我不得不指出,他仍然表现出一些虚伪。我是在看《泳崖》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在《帕斯捷尔纳克》中,王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自白:没有北方牲畜的眼泪/风中燃烧的枫叶/人们肚子里的黑暗和饥饿,我怎么谈自己?但是通读完全集,不得不说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一种动情欲哭的感觉,才发现对方是在演戏——王说的是自己没有一切。王把自己的惆怅和失意当作世间唯一的、最高的痛苦,在许多诗中反复倾诉,生怕别人不知道。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心胸狭隘,眼光狭隘,自恋的小男人,为一些小小的失望而叹息,满心的痛苦。看了他的散文集《保密的激情》,我也有同感。在《饥饿的艺术家》中,他也反映了几位外国艺术家的贫困处境和他们独立的性格。然而,使人感到真正使王痛苦和愤怒的是他作为诗人的工作经历。但在更多的文章中,他故作谦虚,流露出自己在国外读书的骄人成绩,以及外行人认为有些听众认为他的作品比米沃什的好的观点。至于“北方牲畜的眼泪”和“人民肚子里的黑暗”,连个影子也没有——当然,诗人王家新也是13亿人民中的一员,表达自己大概就是在替人民说话吧。对此我真的无话可说。只有这样,历史上那些宫体诗人才比王家新更有资格用壮语喊出“我怎能抛下这一切来谈我自己”,因为他们毕竟也描写了一群人的哭泣。后来有幸读到王的长诗《答》,题目与北岛的诞生如出一辙。没想到,我意识到和我离婚的妻子的一些气话在里面。这首诗超重了,然而与北岛铿锵的28行相比,它的境界气度、眼界、情怀站得高低。当然,技术也可能翻新。但是,裸技术如果没有氛围的驱动,只会带来不明朗的后果,更何况技术不是王者的强项。诗人王,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大概很清楚,如果他真的关心和表达“枫叶在风中燃烧”和“人们胃中的黑暗”将会发生什么,所以他只是在嘴上做做样子,并没有实际执行。这不仅使他在北岛面前显得矮小,而且还比不上他所鄙视的沙溢。幸运的是,王家新早就有了一个理论上的烟雾弹来掩护他的轻松撤退。早在《答四十四问》中,他就提出了一句话:只有从文学中才能产生文学,从诗歌中才能产生诗歌。这句话常常被人忽略,但实际上却是一些所谓批评家吹捧的他的“互文性写作”的理论基础。我就想问一句:原始文献从哪里来的?原诗从何而来?生活只能是无处不在的生活。王家新最好的作品不是得益于他生活中的痛苦吗?一旦他不仅有意识地回避了人和大地,也失去了自己的痛苦,他就只能缩到大师们的语录里,编织一个看似华美却贫乏空洞的“文本”。我觉得在诗中引用外国人的名字和地名并没有错——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某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已经逐渐成为可能,各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都可以通用——但当一首诗最精彩的部分是外国大叔的名句,全诗的传递、发展和意境都以此为基础时,我实在看不出对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基于这种文体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不仅仅是王)口若悬河、道貌岸然的态度,我只能把这种写作称为:虚伪的写作。

2.王家新:1983至1985就读于辽宁鞍山八中,1988+0989至65438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19965438毕业于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 ~ 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职业心理学家。代表作有《痛打》、《心理故事》等...他是一名专业作家,在文化节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一步,一步》被收入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的《如果我们原谅上帝》,这个故事也被收入中学课本。此外,包含启发心灵的成长故事的《心灵鸡汤之成长历程》一书,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早年在空军服役,当过空军飞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飞往德国执行侦察任务。

莫顿·亨特的童年(一步一个脚印,部分起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Morton Hunt)从小懦弱胆小,从来不敢冒险。有一次他和伙伴爬上20米高的悬崖。当他爬到离崖顶三分之二处的石架上时,吓得浑身发抖,上不去,下不去。其他合伙人没有帮忙,反而嘲笑他,各自回家了。恐惧和疲劳让他麻木,无法动弹,只能趴在石架子上哭泣。父亲的手电筒在暮色中照在亨特身上。黑暗中惊魂未定的亨特,随时可能倒下。面对危险,深知儿子天性的父亲,没有上石架把他按住,没有搬梯子让他下来,也没有用绳子把他吊下来,而是让他自己从石架上爬下来。别人可能觉得父亲风险太大,心肠太硬。那么他爸爸是怎么帮他脱脸的呢?父亲没有责骂他,反而安慰他,稳定他的情绪。“下来吧,儿子,晚饭准备好了。”亨特哭着说:“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死的!””父亲开导说,“不要去想距离,只要想想你在走一小步,你就能做到。看我手电筒照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的那块岩石吗?”“我看见了。”亨特说。然后他的父亲指示他爬第一级台阶。”现在你把左脚放在那块石头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说。”亨特伸出左脚,试着踩上去,顿时有了信心。他父亲鼓励他:“好。" "现在移动你的右脚,向右移动一点,那里有另一个立足点。"亨特满怀信心地照做了。"我能做到。"

亨特一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扑进父亲强壮的手臂。虽然哭了一会儿,但是很有成就感。这段经历让亨特体会到了一个人生哲学:每当他对前途无量感到沮丧的时候,不要去想远在下面的岩石,而是专注于最初的一步,走完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到达他想要的地方。

亨特父亲的教子艺术高超。他知道亨特需要锻炼自己的勇气,增加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经验。他可以爬上悬崖按住亨特逃生,但亨特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怎么办?你不能总是依靠你的父亲,你只能依靠亨特自己。

在儿子逃亡的过程中,亨特的父亲只是给予鼓励和引导,亨特什么都亲力亲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激发自己的潜能,自己去排除危险的情况,从而获得成功。

具体操作是:先找一个亨特可以到达的落脚点,然后引导他移动一小步,再找另一个可以到达的落脚点,移动一小步。立足点要稳,步子要小,一步到位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唯一的办法!!!!!!

1945 65438+10月,英国沃顿空军基地。一名机长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一架没有任何武器和防护设施的蚊子双引擎飞机进入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在机舱里被炮弹击中,鲜血四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在跑道上滑行,告诉自己,现在,就差起飞飞了。当他上升到25000米的高度时,他告诉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引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苏万岛,这并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停地告诉自己,飞越荷兰并不难,然后就飞到了德国,什么都没再想。此外,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援。

就这样,一路跋涉,船长终于完成了任务。他在接受盟军颁奖时说,我成为一名孤独的英雄,是因为我小时候的一次经历。

这个人是莫顿?猎人,刚才这个故事是《一步一个脚印》原著的前半部分(选进教材的时候删掉了)。作者说,他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是因为小时候的一次经历留下的启示。然后,他在文中讲了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就是我们学过的“循序渐进”的内容。这个悬崖就像人生路上的许多困难一样。应对,不能畏首畏尾,而是冷静分解困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把小胜种成大胜,促进困难转化为胜利。

一个65岁的老人,写一个少年在悬崖上的这样一段经历,对我们来说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体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段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说明困难对人生的意义,了解不同人对挫折和困难的态度,分析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同一问题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方法。

我们也要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小悬崖走向大生活。

【编辑本段】走一步再走一步,再现原文。

七月的费城,天气闷热。虽然已经过去了57年,但我仍然能感觉到天气的闷热。当时和我在一起的五个小男孩玩弹珠玩累了,想找点新花样玩。

“哎!”奈德说:“我们好久没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爬!”一个孩子喊道。他们朝悬崖飞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活泼勇敢,但是我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病了八年了,妈妈不要冒险的告诫一直在我心里。

“加油!”我最好的朋友杰里冲我喊道:“不要做懦夫。”

“我来了!”我回答着,追了上去。

我们终于来到一片空地。悬崖矗立在空地的另一边。这是一个垂直的悬崖,有许多突出的岩石,山体滑坡和蓬乱的灌木。只有二十米高左右,但在我眼里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向离悬崖顶部三分之二处的一个狭窄的岩石架走去。我走在最后,浑身颤抖,大汗淋漓,跟在他们后面。我的心在冬冬瘦骨嶙峋的胸膛里怦怦直跳。

我终于爬了上去,蹲在石架子上,害怕极了,试着靠进去。其他孩子慢慢挪到石框边上,我看到他们差点晕倒。

然后,他们开始爬上悬崖。他们打算从悬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回家。

“嘿,等等,”我虚弱地恳求道。“我不能——”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也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拐右拐,爬到了悬崖顶上,低头盯着我。“如果你想留在那里,就留在那里。”一个孩子冷笑道:“不客气。”杰里似乎有点不安,但他和大家一起离开了。

我从石架子上往下看,头晕目眩;我永远也爬不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然而,通往悬崖顶端的道路更难攀登,因为它更陡峭,也更危险。我听到有人在抽泣,想知道是谁,却发现是我自己。

随着时间的流逝,暮色开始融合。寂静中,我蜷缩在岩石上,恐惧和疲惫让我麻木,无法动弹。

暮色苍茫,星星出现在天空,悬崖下的大地越来越黑。这时,树林里有手电筒的光亮。我听到了杰瑞和我父亲的声音!我父亲的手电筒照着我。“下来吧,儿子,”他用安慰的语气说道。“晚饭准备好了。”

“我不能下去了!”我哭着说:“我要掉下去了,我要死了!”"

“听我说,”我父亲说。“不要考虑距离。你只需要认为你正在迈出一小步。你能做到的。看我手电筒照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的岩石吗?”

我慢慢移动身体。“我看到了。”我说。

“很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放在那块石头上。不用担心下一步。听我说。”

这似乎是可能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探索岩石,踩了上去。我突然有了信心。“太好了,”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你的右脚,向右移动一点,那里有另一个立足点。”我又做了一次。我的信心大大增加了。“我能行。”我想。

我一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终于,我踏上了悬崖下的岩石,投入了父亲有力的怀抱。先是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很有成就感。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次经历。

我很多次发现,每当我对前途无量感到沮丧的时候,只要想起很久以前在那个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我就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去想下面很远的岩石,而是专注于那第一小步,迈出这一步,然后再迈出下一步,直到我到达我想去的地方。这个时候,我可以带着惊喜和自豪回首,看看自己走了多远。

虽然小时候很烦,但是很欣慰,很羡慕!

教授陆(1939-),笔名,生于香港,籍贯广东番禺。他是香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教育家,曾获香港教育学院2003年第二届杰出教育家奖。她是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小思早年来港后,曾在中小学任教,对教育有丰富的经验。他目前在《明报》副刊撰写题为《小思一瞥》的专栏。

另一个笔名是铭传和陆鸾。1964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次年赴Geoffry Northcote师范大学深造,并在多所中学任教。从1973开始,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做了一年的文献研究员。1978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助教、讲师,并担任香港青年作家协会顾问及多家报纸专栏作家,从事散文创作及收集整理香港现代文学史料。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学活动》获硕士学位。

出版的著作有《在路上的谈话》、《教学笔记》、《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别动》以及《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横》等。曾编著《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合编《茅盾香港随笔》,研究文集有《香港随笔》。

席慕蓉,(1943-),女,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全名是马伦西连波,意为大江大河,“慕蓉”是“马伦”的谐音翻译。1943农历65438+10月15出生于重庆郊区金刚坡。他的祖籍在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移居香港,童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人移居台湾省。1956入台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去比利时。1966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1970以马伦的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7月,我回到台湾省,在新竹师范学院教美术。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应邀参加了许多省级和国际艺术展览。他还用肖睿、莫荣、马伦·Xi·连博的笔名投稿,他的作品大多是散文。1989年9月,我去了爸爸妈妈的老家,第一次看到了蒙古高原。

席慕蓉从十四岁开始致力于绘画。他在台湾省新竹师范学院任教授多年,至今仍以此为主要职业。作为职业画家,席慕蓉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并获得比利时皇家金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奖、欧洲美协两项铜奖、金鼎奖最佳歌词奖、中兴新诗文学奖。写诗只是劳累一天后的休息。她写诗,是为了“纪念一个遥远的年代,和那个只存在于我心中的小世界”。诗中铸有一个“真”字,个性鲜明。在她的诗里,充满了对人情、爱情、乡愁的理解和感悟。作品有诗集、散文集、画册、文集等50余种,在国内外广为传诵。在过去的十年里,我致力于探索蒙古文化,并以我的家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他被任命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自己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从1989年到17年对游牧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