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竹思维

中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从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从竹子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不难看出,中国不愧为“竹文明之国”。没有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人类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首先,竹子和中国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竹子的用途已经有所反映,确切的记载起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Xi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距今约6000年,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以辨认出“竹”的符号,说明竹子早就被人们研究和利用,即中国人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竹”字的原始符号应该出现在这之前。7000年前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也发现了竹子,说明竹子在原始社会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只有竹子被人们使用过,所以需要创造一个文字符号来代表它。

有研究证明,中国的商朝已经知道了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一种用途是用作竹简,即在竹片上(有时用木屑)书写文字,然后用绳子串起来形成“书”,汉字“书”由此而来。简牍为我们保存了大量东汉以前的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论语》等,都是写在简牍上的。殷商时期,用简牍书写的书籍称为“竹书”,用简牍书写的书信称为“竹报”。竹笔的发明也是文化史上开拓性的一页。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玉牌和陶器上都有朱墨的毛笔书法。湖北曾侯乙墓和天峨春秋战国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证据,利用竹子的另一大成就是造纸。早在公元9世纪,中国就开始用竹子造纸,比欧洲早约1000年。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在这之后。关于用竹子造纸,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中有详细的记载,并附有一张竹纸制造图。用竹子造纸标志着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其实在竹纸出现之前,造纸工具离不开竹子。从简牍的出现到竹纸的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保存人类的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中国古代对竹子的利用有很多方面。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制作了一种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橘”,以及一种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翻斗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最初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筒火枪。

从汉字中的竹字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利用竹子的历史。古人把植物“不刚不柔,不草不木,小而空,大而和”称为竹子。从形态学上理解,竹子被加工成物品,竹简文字来源于“竹”字。随着人类对竹子认识的不断提高,竹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竹简字必然会增多。《中国辞海》(1979版)共有209个竹简字,如笔、书、简、篇、筷、笼、笛、笙等。历代各种字典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朱宝平安”、“没落的竹子”、“青梅竹马”、“日上三竿”等成语也包含了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这些竹简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一方面反映了竹子越来越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它们反映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竹子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松、竹、梅被称为“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它的茎秆挺拔,叶子别致多彩,造型多样。它四季常青,婀娜多姿,别具一格,妙趣横生。当人们悠闲地漫步在翠绿的竹林下时,一种无限的舒适和遥远的感觉就会产生。难怪苏东坡说“食无肉,不如居无竹”。因此,在公园和乡村,片片竹林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培养和升华了人们的高尚情操。

竹子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不像松柏那样雄伟,不像桃李那样娇嫩,却以其端庄典雅的面貌和高尚的节操为人称道。它诚实无私,不做作,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树荫献给大地,把财富献给人民。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学特性升华为谦虚、正直等做人的精神风貌,纳入人格的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形成了中华民族性格、禀赋和审美精神的象征。的确,人们看到竹子,自然会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怕吃苦、刚直不屈的性格。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非常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审美意识和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竹子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都有优秀的诗词歌赋赞美竹子,创作了无数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竹子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呈。

工艺美术是审美与生活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产物,竹子是工艺美术的重要材料。几千年来,中国先民用竹子编织、雕刻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工艺品,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考古资料证实,竹编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春秋战国时期竹编艺术达到较高水平,尤以楚国最为发达,品种丰富,以技艺高超、风格独特著称。雕刻技术形成于商周,竹刻艺术作品留存于汉代,六朝文献中有竹刻艺术作品的记载。唐朝以后,著名的竹刻家大量涌现。宋代出现詹成,明代出现以朱祖孙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等竹刻家出现在金陵(今南京)。清代中叶,湖南邵阳、四川江安、浙江黄岩等地形成了双簧竹刻,成为竹刻艺术的主流,民国初年,出现了由张志宇在京发起的北派竹刻。竹子也是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题材,蕴含着喜庆、吉祥、长寿、幸福、富贵、兴旺、吉祥等吉祥内容。千百年来一直流行于民间装饰艺术中,广泛应用于雕塑、刺绣、印染、陶瓷、编织、剪纸等各种手工艺品的创作中。

竹子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竹子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管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都是用竹子做的。竹子对中国气质的起源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从周朝开始,竹子就被用于确定历代王朝的气质。所以在晋代以“丝竹”为乐名,有“丝不如竹”之说。在唐代,演奏乐器的艺人被称为“竹人”。可见,竹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竹子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古代先民崇拜竹图腾,将其作为图腾崇拜对象,将竹子作为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以竹子为教义崇拜竹子,追求竹子营造的环境。

竹子在民间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竹文化与口头文学艺术、娱乐活动和信仰习俗相关联;它进入了人类的仪式体系,在祭祀、婚丧、交际、节日、庭规等社区文化中形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竹子与中国的诗画

翠绿翠绿的竹子,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竹子神话、诗歌、绘画和书法,形成了中国竹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大量的竹诗,其中5首直接被提及,出现7次。有几十处间接引用。比如《冯伟之淇澳》诗中说,“看他使淇澳,青竹雄伟。”。历史上对《诗经》中关于竹子的上述记载有不同的看法,但其实提到竹子是无可争议的。《诗经》是春秋时期编纂的。此后,各朝代的各种古籍中都有竹诗画的记载。

在描述竹诗画的时候,不得不提几个爱竹的感人故事。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子祐)(王羲之之之子)曾“临时派人住在空房子里,命人种竹子。或问,何苦暂住?”他念叨了半天,指着朱说:“你怎么能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他一生热爱竹子,竹子是他的好朋友。到了宋代,苏东坡也对竹子大加赞赏。他在《隐僧鲁云轩》一诗中说:“你可以吃无肉,但你不能没有竹子。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瘦子可以胖,一般人治不好...".郑板桥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特别喜爱并擅长画竹子。他的竹画诗也有数百首,丰富多彩,别具一格。他在竹石的画眉上题诗:“我坚持青山不放松,根在破岩。尽管千难万险,但依然坚挺,东南西北风大。它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欣欣向荣的本性。在中国革命史上,许多先辈在竹子上作诗,方志敏烈士是最典型的。他写了对联,挂在卧室里勉励自己:“心中有三本奇书,山川秀美,园中四物,青松青竹白梅兰花。”就连他的孩子都以松、竹、李、兰命名,可见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在革命的艰难关头,他写出了长虹的史诗:“雪压竹头低,低者欲得浑。”一轮红日升起,依然与天空和谐。"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自古以来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也成为艺术家们推崇的典范。

竹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竹子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绘画题材。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尊为墨子画的鼻祖。元代的柯、高、倪瓒,明代的王弼、夏畅、徐渭,清代的石涛、、蒲华、吴昌硕等都画过大量的竹子,推动了竹子绘画艺术的发展,为竹子绘画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为止,中国的竹画艺术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势头,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竹画在唐代已经流行,中国画中的墨竹创立于唐代。宋代以后,画竹更为成功。著名的竹画家层出不穷。大诗人苏东坡是竹画大师,他的二儿子苏果是竹画大师。他最好的朋友文也是一位竹画大师,他有高超的竹画技巧。苏东坡“心中有计”的绘画理论,被历代墨家画家所遵循,为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画《墨竹图》堪称杰作,能得到“满姿潇洒,逼乱弹美景,疑风动,无笋而作”的婉约神韵。他的名篇《箫谷竹文书画鉴赏》是一部传世之作。文章说:“画竹必先在胸。”

历代著名的竹画家各具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子,十分传神,栩栩如生,所以白居易曾在《刷歌》中称赞“仰视忽如画,静听疑”。

清代竹画兴盛,“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中国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而郑板桥的竹画不仅表现了客观对象的自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个性、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他不仅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竹画,还留下了《竹上铭文六十九首》,盛赞“竹君、石大师、千岁友人、四季春”。

4.竹子与中国园林

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的造园历史始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的“筑台、筑沼、筑棺”,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据《尚书·龚宇》“竹箭,何处忆东南之美”,可见古人更早懂得欣赏美丽的竹林景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力修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进竹子到咸阳(见《集注》“始皇台空,四面宝穷,得云冈平原竹”)。这是竹子被用于园艺的最早记录。当时,种植竹子和建造竹园大多局限于建造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园艺还处于初级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从萌芽阶段进入发展时期。当时,受政治动荡和宗教思潮的影响,文人士大夫崇尚玄之又玄,游览名山大川,成为一种风尚。诗歌和萌芽的山水画讴歌了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刺激了园林,产生了不同于皇宫的“自然山水园”,竹子立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皇家森林和官员私人花园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发展起来。北魏著名的皇家园林“华林园”在《水经注》中介绍说:“竹柏层石荫,绣薄丛春边。”《洛阳伽蓝》记载了洛阳的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都是“桃李夏青竹柏冬青”。

唐代学者王维规划的“辋川别野”中,有“金竹岭”、“竹里关”等竹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霁亲自参与了“寿山艮狱”的规划。从宋徽宗亲笔书写的《艮狱录》可以看出,它是北宋园林中竹子造景的典型范例。南宋时,定杭州为都城,改称临安。贵族、官僚、富商在江南居住,皇宫、私家园林的繁荣不言而喻,促进了江南园林后来的发展。唐宋时期,竹子被广泛使用。北宋李所著《洛阳名园记》对19座私家园林进行了评述,并对贵人园、东施西园、辅政园、妙帅园等10座家居园林的竹景进行了专门描述。我们还可以从南宋时期细心的吴兴园林中得知,吴兴家的花园里也有竹子。竹子园艺已经进入了全盛时期。

明清园林继承唐宋传统,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庭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达到一个高峰。竹子与水、岩石、园墙建筑、竹林景观的结合,是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以及扬州个园、徽州逍遥堂等都成功运用于竹子造园,许多造园手法至今仍为现代人所采用。明清时期,出版了一批有关造园技术的理论著作,如王的《群芳谱》、屠隆的《山寨闲情笔记》、李渔的《居室随笔》等。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园冶》和《文震亨年谱》,这两部著作都对竹造园作了详细而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所景仰和效仿。明清时期的园林,尤其是竹园,进入了成熟阶段。

随着诗、书、画、园艺艺术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庭院造景,于是出现了盆景这种可以在屋内随时欣赏和玩耍的自然景物的缩影。据考证,中国盆景的出现是在唐代。宋代的许多名画上都可以看到竹子制成的盆景。到了明清时期,“寒年三友”盆景广为流传。竹子盆景的制作和欣赏都在其余考表和群芳谱中有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件翡翠制成的竹子盆景,这是乾隆皇帝李鸿80寿辰时大臣们赠送的珍品。如今有许多精美的竹盆景产品,如周寿娟先生的《竹林七贤》、《竹趣图》,以及扬州的《潇湘流水》、《翠叶图》、《竹林逸》、《东坡遗》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竹盆景作品。

中国盆景历来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深受东西方人民的喜爱。

动词 (verb的缩写)竹子与人们的生活

竹子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竹子用于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竹子在人类从筑巢、打洞到地面居住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作为建筑材料的竹子。汉代的甘泉宫和黄冈竹楼都是用竹子建造的,享有盛名。

从服装的角度来看,竹子在中国人服装的起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出现了竹鞋、竹帽、竹伞,以竹为布,以竹为冠,以竹为雨,一直沿用至今。在唐代,竹布是岭南地区一些郡县的重要贡品之一,竹子也是古人的装饰材料,表明了竹子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

从食用的角度来说,竹笋和竹荪是非常受欢迎的美味佳肴,竹子是历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根据先秦文献记载,三千多年前的竹笋就是餐桌上的佳肴。竹笋的吃法很多,可以烹饪成千上万种美味。竹子还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在中国最早的医学书籍中,就有用竹子治病的历史记载。竹子全身都是宝。由叶、果、根、茎制成的竹茹、竹汁都是疗效显著的药材。竹黄和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药。

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竹子在交通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工具和设施的起源和发展与竹子密切相关。古代人用竹子制作竹车、竹筏、船和桥梁工程,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的许多第一,为世界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考古资料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就开始用竹子制作竹制器皿。仰韶文化Xi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有竹编织物的印痕,南方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带有竹纹饰的印花陶器,浙江吴兴前山阳遗址出土了200多件竹器。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竹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竹器的生产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竹制手工业,竹器已经成为当时普罗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汉代竹器有60多种,晋代有100多种,唐宋有近200种,明清有250多种。比如芦苇、芦苇、碗、筷子、勺子、盘子、碗、蒸锅等。炊具,篮子,谷仓,谷仓和装物品的箱子,家具包括床,沙发,座椅,椅子,枕头,椅子,屏风,桌子和橱柜。

从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来看,竹子也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古代先民很早就发现了竹子的特殊防护作用,重视竹子在城市中的防护作用和民居建筑的安全。竹子在历代被用作栅栏墙,以防止小偷,保护城市和住宅建筑的安全。竹林因其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净化空气、防止风害等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不允许拿它来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由此可见,竹子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展现了竹文明的风采。所以,竹子与人生活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说:“吃笋、住竹瓦、扛竹筏、煮竹薪、穿竹皮、订竹纸、走竹鞋的人,一天不能没有这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