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诗歌的词义与诗性。还有松石怪石诗,迷梅图诗。

墨梅笔记】

1.墨梅:水墨画中的梅花。

2.西砚湖:写字画画后洗笔砚的池子。王羲之有“池中学书,池水全黑”的传说。这里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简要分析]

这是一首题诗。墨梅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和不求人,只是想给世人留下一股美德的芬芳。实际上,他以梅为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不媚俗的高尚情操。

前两句“西燕湖第一树,我家,朵朵淡墨痕”,直接形容莫美。画中池塘边的李树盛开,梅花都染上了淡淡的墨色。“西雁湖”是王羲之“池中学书,池水全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所以说“我家”。

三四句赞美莫美的节操。它以淡墨描画,外表虽不精致,却具有清丽、高贵端庄、幽僻超然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吸引人,取悦人,得到人的赞美,只想散发出一股香味,让它留在天地间。这两句话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从小家境贫寒,白天放牛,晚上在佛寺的长明灯下苦读。最后,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擅长诗歌和绘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爽,又不想巴结权贵,决定名利双收,隐居浙东九里山,以画米为生。“不为好色所赞,只为空留干坤”这句话,表现了诗人鄙俗、独立、自赏的性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抒发抱负。诗人将画风、诗风、人格有机融合。字面上赞美梅花,其实是欣赏一个人站着的德行。

【作者简介】

人物印章王冕(1287——1359),有一个苏字。元末聚集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他的绰号很多,有石、会稽、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殷珊野人、浮萍、竹冠草人、梅厝、樊牛翁、石灶、闲医、老龙、老存、翁梅等等。因为他的书房叫“朱宅”,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王朱宅或朱宅先生。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绘画大师。他是元代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格的花鸟画家。他画的《迷梅图》韵味十足,风雅绝伦,令人赞叹不已,对明清画坛影响深远。

朱墨:

这是郑板桥《包大中成阔年魏县署画竹》中的一首诗。全诗是:

雅斋躺着听小朱晓,怀疑那是人民疾苦的声音。

曹州县的一些小收藏家总是在意他们的感受。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员,衙门卧室外竹子的枝叶,都影响着我们的感情。实际意思是:虽然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员,但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这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任山东威县知县时所赠。一两句是比喻性的。第一句“我衙门卧听簌簌竹声”,写的是作者卧在我衙门的书房里,听到窗外微风吹竹,簌簌竹声,给人一种很凄凉,很冷飕飕的感觉。第二句“怀疑是人民疾苦的声音”,是作者冷竹声产生的联想。作者从自然界的风竹声想到了普通人的疾苦,那似乎是普通人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抽泣声,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政府心中的爱民情怀。三四句话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第三句,“曹州县的一些官员”,不仅写他们自己,也包括他们。可见,要为民解忧的,都是“父母”。这首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既照顾到了风竹书画诗词,又寄予了深厚的感情。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息息相关!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通过风吹竹摇的声音与人民生活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寄托了作者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员,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难能可贵。

郑板桥简介。

清代郑板桥是历史上杰出的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诗画三绝”享誉世界的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求学、教书、扬州卖画、进士、仕宦、山东为官、再扬州卖画。一、读书教学郑燮(1693-1766)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祖先从苏州的长门迁到兴化市的王头,明朝洪武年间迁到郑板桥,也就是第14代。其父郑智本,本名黎安,名梦阳,生于林。他是郑板桥故居的一位优秀学者,在家做弟子,有数百名学生。郑板桥出生于10月22日。当时他家已经没落,生活非常贫困。三岁那年,生母王福去世,十四岁那年,我失去了继母郑夫人。费护士是一位善良、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她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成为生活和感情的支柱。郑板桥三岁时就聪明识字了。到了八九岁,他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做文联了。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和父亲去周振的毛家桥学习。十六岁就跟家乡老祖宗卢中原先生学填词。二十岁左右,他被录取为秀才。23岁出嫁,许夫人。那是1998年秋天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于用几个小字写着《欧阳修& lt秋天的声音> & gt。26岁时,我一直在周振江村教书。三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此时的板桥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更加艰难。Do & gt诗,感叹郑声三十年无营“二、扬州卖画因为生活的艰辛,郑板桥30岁后弃馆到扬州卖画为生,真是救了穷人,也让他看起来很优雅。”在扬州卖画的十年间,也穿插了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的儿子死了,曾写诗悼念。三十二岁那年,我游历江西,在那里遇到了无良大师、满族学者陆宝。三十三岁游历北京,与禅尊肃及其家人的子女交朋友,高谈阔论,把人物隐藏起来,因此得了一个疯癫的名字。在他成名期间,他嫁给了康熙王子和沈骏的郧西国王,即紫琼崖的主人。三十五岁,通州客人。三十六岁,扬州天宁寺读书,手书& gt一人一个。37岁时,我担任& gt初稿。三十九岁,许夫人病危。郑板桥在扬州十年,结交了许多画友,如金农、黄慎等,这些画友与他的过去息息相关,对他的创作思维乃至人格都有很大影响。三、中举人、进士、官游1732、郑板桥,40岁,于< & lt德南街饮> & gt诗歌。为了深造,我去了镇江焦山读书。目前,峤山别峰寺有郑板桥书法木刻对联室,雍容华贵,鲜花不多。“1736年,乾隆元年,我44岁。在北京,我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在宫室,在五月,我参加了太和殿前的宫廷考试。我是中国二甲第八十八届进士,我是秀才出身”,专为& gt他还写了一首诗说:“我在钟馗也叫秀才,我是丹桂最好的秀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四十五,在北京待了一年左右,未果,回到南方扬州。在江西程的支持下,她嫁给了饶。菲伊护士的爪牙。1739,47岁时,为淮南交通督军于建增写了《七律四首》。1740,董48岁& gt前言。1741岁,49岁,进京,受到沈骏县王运喜的礼遇。第四,山东做官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为范县作诗、词集,范县还任县令。1743,51岁,将& gt几经修改,最终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高雯。1744年,饶生。在屠范期间,注重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养,百姓安居乐业。1746,乾隆十一年,54岁,从范县调到魏县。那是08年山东大饥荒,人吃人。威县原本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却连年天灾。救灾成为郑板桥治威县的重要内容。他开设仓库救济货物,使人有券供应,并修筑城池,从远近招募饥民做工,城中大户轮流开厂煮粥。我们封了小米的房子,住了一万多人。秋天,收成不好,捐款便宜,欠条销毁。活着的人不算。魏县饥民出粮,板桥慨叹。& lt逃离沙漠> & gt。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大都督刘统勋前往山东赈灾,板桥紧随其后。秋熟之际,威县灾情逐渐缓解,饥民也纷纷出关返乡。& lt欢驾行> & gt纪律。为了防止水的入侵,我们捐款倡导对魏县城墙进行大修。深秋,书& gt。1751年,海水泛滥,板桥前往威县北部的禹王台调查灾情。郑板桥的官方意图是如果他成功了,就会造福于人民,所以他在执政时可以同情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端,从法律和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在板桥屠杀潍坊期间,他勤政廉政,没有遗留问题,也没有对百姓不公,深得百姓拥护。威县富商众多,人与奢兼容。郑板桥崇尚文学,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里黄征旗人德保在山东参加主考,板桥在考场,互相唱和。1748年,甘龙巡视山东。郑板桥是一部书画史。他参与筹备,为皇帝登泰山安排一切。他在泰山上躺了40多天,常常以此为荣,在云干龙柬埔寨书画史上刻下了一枚印章。“1749,57岁,饶的儿子死在兴化。和沈艳芳参观郭的花园。重新排序& gt、& lt& lt诗歌笔记> & gt、& lt& ltWord money > & gt,还有手写的付梓。写于1750 < & lt;<板桥前言>;。。同年重修文昌庙,主张状元桥。& lt文昌神社> & gt。1751年,59岁,造< & lt稀有湖涂料> & gt横幅。1752年,主持了威县城隍庙的修缮工作,并撰写了< & lt城隍庙碑文> & gt。在< & lt文昌神社> & gt并且& gt过去,板桥力劝魏县士绅百姓培养良好的仪态和清廉的品行,在魏县百姓中有相当的影响。同年与魏县高合写一纸,作行书七言,化简树,引新二月花。”郑板桥在威县写了很多,他的& gt四十首歌特别受欢迎。第五,再卖画。扬州市民都是顺楚子弟,有空多读书。“关伟七年,板桥在吏治、诗词书画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名吏治对时代至关重要。”板桥为官十年,洞悉了官场的黑暗。他“为世界做贡献,让人民保持健康”的志向难以实现,而他重返赛场的意图与日俱增。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为人民谋福利,进了政府。到了潍方,百姓挡住去路,家家画像祭祀,自发在潍城岛庙为郑板桥立祠。卸任后,板桥以卖画为生,往返于扬州和兴化之间,与同道的画家和诗人交往。1754年,郑板桥访杭。过了钱塘,就去惠济,探俞穴,逛兰亭,往返路。1757,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交通专员于建增主持的修复虹桥,结识袁枚,并有诗词往来。这期间,板桥作了许多书画作品,广为流传。1766 65438+10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病逝,葬于兴化市城关阮庄,享年73岁。郑板桥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唐太宗莫争的儿子继承了田思。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松、菊等。,并以其优雅的外观和强烈的风格而闻名。他主张古法不容忽视,法要自然,可以写意。他提出了“目中有竹”、“胸中有竹”、“手中有竹”的三段式绘画理论,将深思熟虑的思想与娴熟的笔墨技巧相结合,板桥以草书为骨干画竹,收到了“不乱不疏,脱时代习气,大有力量”的艺术效果。板桥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意图是先写,利益在法外。板桥画的兰花,大多是山野的兰花,用浓重的草书笔触,写出兰花的灿烂自然。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头的轮廓,有时用兰竹,十分和谐统一。郑板桥的绘画给当时的清代书坛带来了新鲜的活力。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视其为珍宝,不惜重金购买,广为流传。《郑板桥画扇》相传,清代郑板桥晚年任魏县县令。秋天的一天,他隐姓埋名去市场,看到一个卖扇子的老太太在一堆没人管的扇子上发呆。郑板桥追上他,拿起一把扇子,只见那扇子洁白如雪,无字无图。现在已经错过了使用粉丝的季节,自然就没人买了。郑板桥在调查中了解到老太太家很穷,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店借了笔、墨和砚台,用钢笔泼墨。只见冉冉竹、香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飞舞在扇面上,配上诗情画意,使得扇面上的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一堆粉丝就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