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进补的炖汤有哪些?

春天滋补汤

紫菜卷瘦肉汤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一般来说,春分后气温上升最快,白天长,夜晚短,日照充足。民间有云:“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一天长一条线。”然而今年春天惊雷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雷声,反而常常是“春寒料峭”。潮湿的天气让人焦虑和疲惫。所以今天的汤要用紫菜卷。紫菜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的海产品,具有清热、养心、补肾的作用。

材料:干紫菜20克,瘦猪肉300克,姜丝少许。

烹饪:紫菜浸泡,洗净;瘦肉洗净切片。油锅,爆香生姜,加入清水1500 ml(约6碗水),大火烧开,放入紫菜和瘦肉,滚后转中火,滚至熟,加入适量盐和香油。还有汤和蔬菜,供3~4人食用。

胡萝卜竹藤炖马蹄

二月和三月是儿童皮肤病和麻疹的高发季节。胡萝卜竹蔗马蹄煮水是广东这种治疗的常用汤,可以缓解麻疹,多用于治疗收获后期的麻疹。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作用,所以也是这个季节男女老少清热养阴的日常汤,尤其是仲春湿热的时候。汤中胡萝卜的作用非常广泛,有润燥、祛胃肠邪、助消化等作用。菱角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便、解毒化痰的作用;竹蔗有清热泻火、润燥解毒之功,再与白茅根配伍,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加清肝和胃、润肺生津之效。若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则应在收获期分次服用。

材料:胡萝卜、荸荠、竹蔗150 ~ 250克,白茅根15 ~ 30克。

烹饪: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段;菱角洗净不去皮;将竹竿洗净,切成段,断边;洗草根。一起放入陶罐中,加入1500ml水(约6碗水)煮约1.5h..

盛迪东珠甘汤

根据四时五脏与天人相应的理论,四时各有养生要点,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补肾。中药生地永滚猪肝汤是由神医医院的万寿地黄丸演变而来,有中药的微甜气味,但也润泽可口。比如,据古代医书记载,它有“调和颜色,益血管,调百结,强黑发齿,祛风散气,使病加重”的作用。汤里的天门冬鲜菊花具有清热凉血、清肝明目的功效,与理气健胃的陈皮、养血柔肝的猪肝、滋阴润燥的猪瘦肉配伍成汤,起到养肝血、疏肝理气、清肝热的作用。

材料:生地20g,天冬15g,鲜菊花10,干橘子1/4,猪肝和瘦猪肉150g,生姜3片。

烹饪:将生地、天冬、鲜菊花、陈皮浸泡,洗净,去皮去瓤;猪肝和瘦猪肉洗净,切成薄片,用65,438+0汤匙酱油、湿马蹄粉(或生粉)、生油和少许胡椒粉腌制65,438+00分钟。先将药材、陈皮、生姜放入铁锅内,加入1250 ml清水(约5碗),大火煮30分钟,加入猪肝、瘦肉、菊花瓣,滚至熟,加入适量盐、生油。鲜土茯苓猪月秀汤。

这几天春雨淅淅沥沥,湿漉漉的,雾蒙蒙的。这样的天气,家里的汤要用新鲜的土茯苓和月亮上的猪肉一起煮。其气味清新润泽,具有祛湿强筋、健脾益胃的作用,且不燥不寒,男女老少皆宜。

广东人下雨天爱喝鲜土茯苓、甲鱼之类的鲜汤,祛湿养生。性平,味甘、淡,入脾胃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的作用。比如《本草纲目》说“止泄”。《本草纲目》说它能“健脾胃,强筋骨,除风湿,利关节,止泻”。《本草返老还童》说能“祛湿热,益筋骨”。

材料: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月亮猪肉500克,生姜1~2片。

烹饪:新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猪的肉洗干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放入装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3000毫升清水(约12碗水),用武火煮约2个半小时,加入适量盐和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