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酒有什么药用价值?
闻名中外的“三蛇酒”是由眼镜蛇、金环蛇、松鼠蛇三种毒蛇调制而成,而“五蛇酒”则是由上述三种蛇加上有毒的银环蛇和另一种非毒蛇调制而成。随着蛇的药用价值的提高,目前,蝮蛇等毒蛇和红链蛇等非毒蛇逐渐成为浸泡蛇酒的好材料。作为传统药物,毒蛇有尖吻蝮和金钱蛇。尖吻蝮又叫尖吻蝮,钱花蛇是一种刚从蛇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蛇。不仅活蛇可以直接泡药酒,而且大部分都是头在中间烤成干蛇。
尤其是蝮蛇,特别有名。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其名著《捕蛇者》中勾勒了这样一幅画面。这位住在北京等皇帝的神医,带着一大群人,拿着一道圣旨,动员大家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腹地,寻找一种“咬人不设防”的剧毒蛇。这条“黑白相间”的蛇就是蝮蛇。据《本草纲目》记载,蕲蛇能治疗麻风病、痉挛、颈肿、恶疮、消除坏死肌肉、杀灭各种寄生虫等。,而且这些用法在很多医学经典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唐朝皇帝是不是也患有这些疾病,以至于要大规模采集这种毒药?作者的导师是从事蛇类研究的生物学家,尤其是对毒蛇的研究。他说《捕蛇者》里提到的毒蛇的医疗用途,其实只是一小部分,真的是泄密。孤帝之所以大量使用五步蛇,主要是为了作为高级滋补品。皇帝相当荒淫无耻,整天寻欢作乐,以至于未老先衰。为了恢复自己日渐衰退的性功能,他求助于蝮蛇。因为这药有壮阳、强身健体、永葆青春的作用。
另一个传说为导师的题目提供了另一个证据。唐日夜被杨贵妃的美貌迷住了。“夜短昼高,而皇帝,从那时起,放弃了他的早期听证会”指的是他。时间长了,他面黄肌瘦,四肢乏力,百病缠身。于是,太医向明太祖推荐服用湘西的一种民间保健酒。喝了几天,神清气爽,所有的病都渐渐好了。在保健酒浸泡过的一些药材中,尖吻蝮蛇是第一种。
现代研究也证实,蛇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牛肉以高蛋白食物著称,但蛇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高。蛋白质由许多氨基酸组成。人类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需要将蛋白质分解成部分,然后利用这些氨基酸加工成自己的蛋白质。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什么这八种氨基酸被称为“必需”?这是因为它们在人体内是不可或缺的,人体无法制造它们,需要依靠“进口”。蛇肉中含有这八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特别丰富,这种生化物质对预防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人们用蝮蛇产品做过动物实验,证明它能刺激脑垂体、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器官向血液中分泌激素,对协调和强化某些生理功能有特殊作用。
毒蛇有毒,大多用蛇头浸泡在酒里。人吃了这种酒不会中毒吗?没关系。蛇只要经过清蒸和酒浸泡,蛇毒早已被高温破坏。即使是不去毒囊生泡,蛇毒也比不上50°以上的米酒,一接触酒精就失去毒性。其实,只要我们的口腔和消化道没有伤口,即使吃了少量的蛇毒也没关系,因为蛇毒经不起消化道蛋白酶的“刀斧”切割,它们会被酶一个个破坏掉。
蛇酒虽有滋补作用,但通常作为祛风除湿的灵丹妙药。浸泡方法并不复杂:用毒蛇泡酒时,如果是活蛇,先剖腹去内脏,将蛇肉洗净蒸熟,然后放在50℃的温度下。在米酒里,存放三四个月就可以喝了。但也有很多人习惯用生吃的泡法,甚至直接用整条活蛇泡酒。蛇肉与酒的比例一般是0.5斤鲜蛇肉比1.5斤米酒。不同的药材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使用。
在中国的酒林中,蛇酒早就占据了非常显著的地位。唐宋时期用含草药的酒曲酿酒,再与毒蛇混合制成蛇酒,治疗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疾病。目前广东的三蛇酒,广西的五蛇酒和马蹄蛇酒,湖南的龟蛇酒,湖南的保健酒,北京同仁堂的北京虎骨酒的配方中都有一定量的毒蛇。这些品牌的蛇酒已成为老年人滋补、治病、强身健体的佳酿,被誉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神仙酒”。它们享誉海内外,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因此,本文介绍几种蛇酒及其家庭制作方法,仅供读者根据症状选择。
异国蛇酒
药方:蛇肉(有毒和无毒都有,但毒蛇疗效更好)、桂圆、红枣、五加皮、当归、黄芪、秦艽、川芎、灵仙、独活、党参、续断、杜仲、熟地、枸杞、白酒3000毫升。
制法:先将蛇肉煮熟,然后用干净纱布(双层)包好各种药物,将袋口与蛇肉绑在陶瓷缸中,倒入白酒盖好,再盖上几层塑料薄膜,扎紧,密封存放20 ~ 30天,每三天摇动1次,过期后打开。每次饭前服用30 ~ 50ml,每日2 ~ 3次。
适应症:此酒具有祛风除湿、强筋活络的功效。适用于风湿、手足麻木、筋骨松弛不畅、急性停筋、中风。